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RS的南方丘陵区农村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34
1
作者 邹君 郑文武 杨玉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0-1017,共8页
采用GIS/RS的方法,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由年降水量,少雨期干旱指数,坡度指数,土壤蓄水能力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利用指数,水源可获得性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8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基于GIS/RS方法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衡阳盆... 采用GIS/RS的方法,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由年降水量,少雨期干旱指数,坡度指数,土壤蓄水能力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利用指数,水源可获得性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8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基于GIS/RS方法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衡阳盆地农村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衡阳盆地农村水资源系统脆弱度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南北低、中间高"的分布态势,北部的衡阳县、西部的祁东县和中部的衡南县是全区水资源脆弱性最高区域,而南部的常宁、耒阳和东北的衡东县是全区水资源脆弱性低值区。基于GIS/RS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但是,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GIS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细致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 南方丘陵区 GIS 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湿润区水资源脆弱度评价及其管理--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邹君 傅双同 毛德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湖南省衡阳市水资源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5级100分制方法对指标数值进行量化,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指标临界值的确定主要参考南方8省各指标的极值...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湖南省衡阳市水资源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5级100分制方法对指标数值进行量化,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指标临界值的确定主要参考南方8省各指标的极值。从评价结果来看,衡阳市水资源为强脆弱。其中,少雨期干旱指数、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水资源脆弱性贡献最大。因此,可以通过采取水资源管理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来降低水资源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 衡阳市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水资源脆弱区农业水资源管理方略探讨——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君 谢小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8-163,共6页
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和紫色土丘陵区——衡阳盆地为例,分析论述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地表物质组成和植被覆盖;耗水量大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调蓄水功能弱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等... 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和紫色土丘陵区——衡阳盆地为例,分析论述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地表物质组成和植被覆盖;耗水量大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调蓄水功能弱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一是强化地表雨水的资源化过程;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及建立节水型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盆地 水资源 脆弱性 种植结构 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生态农庄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湖南衡阳怡心园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惠军 黄翅勤 范胜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7-180,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郊生态农庄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衡阳怡心园生态农庄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怡心园生态农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城郊生态农庄 休闲旅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盆地农业水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5
作者 邹君 谢小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和紫色土丘陵区———衡阳盆地为例,分析论述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地表结构和物质组成,耗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农业... 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和紫色土丘陵区———衡阳盆地为例,分析论述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地表结构和物质组成,耗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水分管理的主要对策:一是强化地表雨水的资源化过程,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及建立节水型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盆地 水资源 种植结构 脆弱性 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以南岳衡山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窦银娣 刘云鹏 +1 位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32-5541,共10页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风景区内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结果表明:①从总量来看,不同...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风景区内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结果表明:①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②从阶段构成来看,公路和索道旅游交通系统运营使用阶段碳足迹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所占比率分别为79%和96%.而人行道旅游交通系统中建造施工和运营后期阶段能源消耗比较大;③从来源构成来看,在使用期内公路旅游交通的碳足迹比重最大,约占碳足迹总量的71%,其次是索道旅游交通占27%,人行道旅游交通仅占2%。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旅游风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目标,为旅游风景区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系统 生命周期 碳足迹 旅游风景区 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及其驱动因子——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松秀 田亚平 刘兰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91-2002,共12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不同适应能力区的适应性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不同适应能力区的适应性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适应能力的分布规律为衡阳市区最高,各县域适应能力呈现出盆地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规律。不同适应能力区适应性驱动因子各异,高适应能力区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条件,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是较高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规模和水土保持,热量和地形条件是极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高适应能力区因以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为主要驱动因子具有短暂性,较高适应能力区以良好的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作为驱动因子具有可持续性,因而较高适应能力区的发展潜力超过高适应能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适应能力 驱动因子 主成分分析 衡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山平塘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兰芳 谭青山 谭秉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2,共3页
山平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抗旱、农民饮水、水产养殖、农村环境用水等多种功能。衡阳市山平塘建设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管理不善,淤积严重,塘坝病险情况突出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加大投入,整修与兴建山平塘... 山平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抗旱、农民饮水、水产养殖、农村环境用水等多种功能。衡阳市山平塘建设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管理不善,淤积严重,塘坝病险情况突出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加大投入,整修与兴建山平塘,同时应积极推广机械化清淤,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山平塘的现代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平塘淤积 山平塘建设 山平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舜文化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育武 席满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94-1996,共3页
湖南舜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因外部条件的限制,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湖南舜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开发湖南舜文化旅游资源,将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关键词 舜文化 乡村旅游 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2006年间衡阳盆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运员 郑文武 +3 位作者 田亚平 邹君 刘晓燕 邓美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2,288,共6页
以1993、2000和2006年3个时期的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比分类法获得衡阳盆地土地覆盖信息,并基于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林地分布最广,1993―2006... 以1993、2000和2006年3个时期的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比分类法获得衡阳盆地土地覆盖信息,并基于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林地分布最广,1993―2006年林地和农田呈显著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年均增加32.77km2,反映了研究区城镇化速度较快;②生态服务价值组成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导致研究区水源涵养价值最高;③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以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和气体调节功能为主,5种功能的价值占到了总价值的84%以上;④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指数比较接近,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生态服务价值 衡阳盆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春霞 李友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66-14568,共3页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对衡阳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从衡阳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出发,制定了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城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衡阳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人居环...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对衡阳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从衡阳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出发,制定了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城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衡阳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 人居环境 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盆地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6期58-61,66,共5页
以亚热带丘岗山区的典型区域——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衡阳盆地雨水资源化的初步设想:一是强化雨水就地利用,构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二是积极推广庭院雨水集蓄,发展庭院经济;三是... 以亚热带丘岗山区的典型区域——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衡阳盆地雨水资源化的初步设想:一是强化雨水就地利用,构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二是积极推广庭院雨水集蓄,发展庭院经济;三是适当发展雨水集蓄小型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分保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资源利用 丘岗区 衡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13
作者 周松秀 陈国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由于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在开发的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以促进衡阳市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可持...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由于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在开发的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以促进衡阳市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保护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九嶷山斑竹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初探
14
作者 刘天曌 杨载田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九嶷山斑竹文化是以其特有的斑竹为载体,以弘扬中华道德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说中的中华初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与其妻"二妃"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故事情节为线索,而演绎出的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体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形成和发展... 九嶷山斑竹文化是以其特有的斑竹为载体,以弘扬中华道德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说中的中华初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与其妻"二妃"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故事情节为线索,而演绎出的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体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形成和发展自有其历史地理环境背景,其文化的特质,是对舜帝所创造道德文化的弘扬,传统竹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人生完美的昭示。其旅游开发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开发、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嶷山 舜帝 “二妃” 文化资源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郑文武 田亚平 +3 位作者 邹君 邓运员 刘晓燕 邓美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
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5类11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 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5类11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耕地适宜性以临界适宜性和一般适宜性为主,耕地不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63%,主要分布在山区;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2%,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与耕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大致相当;林地适宜性整体较高。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和基于TM数据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现有耕地的适宜性以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类型为主,不适宜区域占耕地总面积的10.56%,主要分布在衡南县东部和西部以及衡阳县南部区域;现有建设用地整体适宜性较高,且分布集中,主要位于衡阳市区。据此提出衡阳盆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空间分析 南方丘陵区 衡阳盆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及与水汽输送关系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一民 章新平 +2 位作者 孙葭 黄一斌 魏乃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6,共9页
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和搭载在Aura卫星上的TES观测仪所反演的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全球日大气中HDO、H2O资料,对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不同水汽来源及输送强度变化对... 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和搭载在Aura卫星上的TES观测仪所反演的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全球日大气中HDO、H2O资料,对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不同水汽来源及输送强度变化对降水中同位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汽中同位素值随高度增加而贫化,水汽中同位素较降水中同位素大为贫化,降水中同位素为冬春富集、夏秋贫化,水汽中同位素则表现出春夏富集、秋冬贫化,水汽、降水中同位素存在着较大波动。通过对长沙冬、夏季所有降水事件的水汽输送轨迹的分析发现: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输送的海洋性气团,降水中同位素贫化;冬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的大陆性气团,降水中同位素富集。另外,长沙2010~2012年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与降水同位素的关系再次证明环流效应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大气水汽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环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鹏 况福民 +2 位作者 邓育武 田亚平 欧阳山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选择衡阳市为研究区,并选取水土流失率、退化土地治理率、坡耕地>25°百分比等19个能反映该区域土地利用特点的指标,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指数加法模型,研究2006—2010年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结果表明:... 选择衡阳市为研究区,并选取水土流失率、退化土地治理率、坡耕地>25°百分比等19个能反映该区域土地利用特点的指标,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指数加法模型,研究2006—2010年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结果表明:2006—2010年衡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即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评价等级为临界安全与较不安全水平,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仍不乐观。研究认为,加强全民生态安全意识,增大水土流失治理率,切实协调好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体系,发展生态农业,综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是生态安全前提下衡阳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壤丘陵区 土地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法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理论基础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沈时兴 金菊良 +2 位作者 宋松柏 王文圣 刘兰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1-1488,共8页
针对常用的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的不足,文章从方法论和实证角度阐述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计算方法、预测方法、评价方法及决策分析方法等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采用根据实际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系统的背景分析构建... 针对常用的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的不足,文章从方法论和实证角度阐述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计算方法、预测方法、评价方法及决策分析方法等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采用根据实际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系统的背景分析构建集对和联系数,建立基于联系数的数学模型和解析基于联系数的数学模型这一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的方法论,综合分析处理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深入开展基于集对分析的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预测、评价、决策分析、优化、模拟、推理和控制研究,既可进一步认识和处理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系统的复杂特征,也有助于丰富、发展和完善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是水文水资源学和集对分析研究的新发展方向,在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分析、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系统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集对分析 理论基础 方法论 统计水文学 模糊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衡阳人居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最 邓美容 +2 位作者 刘沛林 王金国 田亚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参考当前人居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位三类独立指标出发,选取25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建了一种新的多指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 参考当前人居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位三类独立指标出发,选取25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建了一种新的多指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湖南省衡阳市主城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和SuperMap Deskpro软件进行了衡阳城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衡阳城市内部人居适宜度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结果说明本文所提出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定量评价 生态位适宜度 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意象图: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景区规划新设想 被引量:32
20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1 位作者 陈建设 刘沛林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4期21-27,共7页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为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链→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5个基本步骤,指出可从资源类旅游意象、产品类旅游意象、市场类旅游意象3个层面确定具体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旅游意象调研的4大基本方法:传统问卷调查、绘制心智地图、旅游意象游戏法和旅游意象访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意象 游客感知 旅游景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