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邪农村建设的文化学分析——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门徒会调研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洪炎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0-222,216,共4页
世纪之交,邪教在我国部分农村活动猖獗。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农村邪教的个案调研,指出邪教是危害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恶魔,其产生原因在于农村主规范文化失范及其维持力量的弱化,同时指出无邪农村建设的关键... 世纪之交,邪教在我国部分农村活动猖獗。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农村邪教的个案调研,指出邪教是危害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恶魔,其产生原因在于农村主规范文化失范及其维持力量的弱化,同时指出无邪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主文化建设与对农民的教育及其利益、需要合理、正当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 农村邪教 无邪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是目的”:一种理想的功利论——康德的功利思想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强调应遵循“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将自我对功利的追求与他人对功利的追求相统一,反对以个人的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指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至善的人...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强调应遵循“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将自我对功利的追求与他人对功利的追求相统一,反对以个人的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指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至善的人生是道德与幸福统一的人生。其三,为了实现“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提出要履行职责,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提出并论证灵魂不休、上帝存在的假设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是目的 有限理性 功利论 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