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和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娜 李若雨 +3 位作者 肖文彬 张盈盈 彭诗艳 曾海斌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99-101,共3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全球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衡阳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产业积淀,成为全国油茶种植面积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地级市,被誉为“中国油茶产业核...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全球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衡阳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产业积淀,成为全国油茶种植面积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地级市,被誉为“中国油茶产业核心区”。然而,粗放经营、技术滞后及产业链附加值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实地调研、文献整合,系统解析了油茶的资源特性与价值、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油茶丰产技术体系构建及衡阳市油茶产业瓶颈与多维对策,以期为衡阳市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衡阳 丰产技术 种植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2′-联吡啶-6,6′-二甲酸构筑的两个二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2
作者 何丽芳 唐文杰 +5 位作者 罗尧泽 梁明勝 唐建新 吴雨萱 张复兴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1609,共9页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H_(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测定了配合物对人胃腺癌细胞(AGS)、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中心锡原子均为七配位的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除配合物2对MDA-MB-231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弱外,配合物对其它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烃基锡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δ冠状病毒(PDCoV)S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3
作者 陈濛濛 黄嘉瑶 +6 位作者 彭春婷 高翠翠 王婕 唐斯萍 唐青海 胡意 李小申 《猪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可导致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和死亡,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2012年在中国香港发布第一份报告以来,PDCoV已在美国、加拿大、...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可导致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和死亡,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2012年在中国香港发布第一份报告以来,PDCoV已在美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内地、泰国、越南和日本被发现,因此,PDCoV最近表现出全球传播趋势,给养猪业带来更大挑战和风险。PDCoV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等多形性,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25.4 kb,是现今已知的最小的冠状病毒。PDCoV编码15种成熟的非结构蛋白(nsp 2~nsp 16),四种结构蛋白(纤突(S)蛋白、包膜(E)蛋白、膜(M)蛋白、核衣壳(N)蛋白)和三种辅助蛋白(NS6、NS7和NS7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传染性 重大经济损失 水样腹泻 养猪业 非结构蛋白 猪肠道 核衣壳 纤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4
作者 唐青海 刘博 +6 位作者 谢金文 魏凤 谷英华 高翠翠 曹宗喜 张艳 王文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1,共10页
【目的】建立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为病毒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材料。【方法】合成猪腺病毒3型E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构建E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提取pCI-neo-E1质粒,转染原代... 【目的】建立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为病毒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材料。【方法】合成猪腺病毒3型E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构建E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提取pCI-neo-E1质粒,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新霉素G418筛选猪永生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RPECs)。检测RPECs的角蛋白18和19,通过细胞计数测定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别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毒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DBN-SX07株和猪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接种RPECs,同时将PEDV CV77毒株接种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将PCV2 DBN-SX07株接种猪肾细胞(PK15细胞),将PRV Bartha-K61株接种仓鼠肾成纤维细胞(BH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的滴度。【结果】PCR和测序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构建成功。将pCI-neo-E1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永生化细胞株,该细胞株表达角蛋白18和19,传代50代仍保持上皮样细胞形态,增殖活性良好,细胞周期及染色体核型特征与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一致。PEDV CV77毒株感染猪RPECs 24 h后,CPE明显,滴度为10^(5.25)TCID_(50)/mL,低于其在Vero细胞中的滴度(10^(8.125) TCID_(50)/mL)。PCV2 DBN-SX07毒株感染猪RPECs后可产生明显CPE,病毒滴度为10^(6.125)TCID_(50)/mL,略高于其在PK15细胞上的滴度(106.0 TCID_(50)/mL)。PRV Bartha-K61毒株感染猪RPECs后,CPE明显,病毒滴度为10^(8.75)TCID_(50)/mL,略低于其在BHK上的滴度(108.875 TCID_(50)/mL)。【结论】成功构建了永生化猪视网膜细胞系,可用于猪源病毒的培养,尤其是培养PCV2可产生明显CPE,易于观察,为后续开展疫苗工艺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细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永生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伪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与亮氨酸协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青瑶 殷运菊 +5 位作者 王敏 潘俊毅 李凤娜 赵生国 陈国顺 郭秋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绿原酸组(B组)和亮氨酸+绿原酸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绿原酸及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试验期25 d。试验结束后称重,统计试验猪生长性能;通过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屠宰后进行胴体分割,测定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肉品质、背部脂肪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组育肥猪生长性能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C组育肥猪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45 min,B、C组育肥猪背最长肌pH均显著提高(P<0.05),B组背最长肌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B、C组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血清葡萄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背部脂肪组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和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ACAT、LP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育肥猪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GSH-Px和SOD活性及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添加0.05%绿原酸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及胴体瘦肉率;添加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可以显著促进肌内脂肪沉积,降低背部脂肪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亮氨酸 育肥猪 抗氧化能力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内溶素的表达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铖 吴慧蓉 +6 位作者 唐艺彤 李小申 赵婷芳 高翠翠 杨海 胡意 唐青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1195,共5页
为制备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内溶素(Endolysin)并分析其抑菌活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endolysin基因,克隆至低温表达载体pCold GST、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表达菌株pCold-endolysin/Rosetta(DE3),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与... 为制备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内溶素(Endolysin)并分析其抑菌活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endolysin基因,克隆至低温表达载体pCold GST、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表达菌株pCold-endolysin/Rosetta(DE3),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与预期一致,插入序列正确。将该重组菌经终浓度0.2 mmol/L IPTG诱导2 h表达重组endolysin蛋白(r-endolysin),采用GST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目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采用Bradford法测定r-endolysin浓度。经滴板计数后采用活菌稀释计数法测定r-endolysin蛋白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裂解活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endolysin分子量约35 ku,且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纯化后获得35 ku单一目的条带,蛋白浓度经测定为0.54 mg/mL。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组相比,EDTA+r-endolysin组的抑菌效果极显著增强(P<0.0001),且呈时间依赖性,EDTA+PBS组的抑菌效果优于r-endolysin+PBS组。本研究所制备的r-endolysin蛋白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新型抑菌制剂奠定了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内溶素 原核表达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胆囊收缩素与生长抑素的融合表达与鉴定
7
作者 赵婷芳 赵铖 +5 位作者 黄嘉瑶 刘婷 曾沛暄 黄晶 唐青海 唐斯萍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研究旨在运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猪胆囊收缩素与生长抑素融合蛋白(rpCCK-SS)。人工合成猪胆囊收缩素与生长抑素融合基因(pCCK-SS),分别克隆至pET28a和pCold GST载体中,转化BL21 (DE3)或Transetta (DE3),构建重组表达菌株,采用双酶切... 研究旨在运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猪胆囊收缩素与生长抑素融合蛋白(rpCCK-SS)。人工合成猪胆囊收缩素与生长抑素融合基因(pCCK-SS),分别克隆至pET28a和pCold GST载体中,转化BL21 (DE3)或Transetta (DE3),构建重组表达菌株,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通过进行SDS-PAGE检测和Western blot鉴定优化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结果显示,pCCK-pSS基因全长693 bp,共编码231 aa;BL21 (DE3)-pET28apCCK-SS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25 kDa,以包涵体形式存在;Transetta (DE3)-pCold-pCCK-SS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50 kDa,在上清与沉淀中均有表达,以沉淀中的包涵体形式为主,最优表达条件为15℃、0.25 mmol/L IPTG浓度诱导8 h。研究表明,试验成功运用两个表达载体表达了rpCCK-SS,且pCold GST的表达效果优于pET28a,为进一步开发新型促生长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胆囊收缩素 猪生长抑素 低温诱导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Cap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8
作者 朱钰英 高翠翠 +6 位作者 唐青海 刘婷 赵婷芳 曾沛暄 赵铖 胡意 李小申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旨在扩增PCV3病毒的Cap基因,体外表达PCV3 Cap蛋白。[方法]试验分别建立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PCV3-Cap和p Cold-PCV3-Cap,转化Rosetta(DE3)表达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诱导表达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蛋... [目的]研究旨在扩增PCV3病毒的Cap基因,体外表达PCV3 Cap蛋白。[方法]试验分别建立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PCV3-Cap和p Cold-PCV3-Cap,转化Rosetta(DE3)表达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诱导表达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蛋白鉴定。[结果]PCV3 Cap蛋白在p ET28a原核表达系统中无表达;Rosetta-p Cold-PCV3-Cap在诱导温度为15℃、IPTG浓度为1.0 mmo L/L、诱导4 h的条件下,能够表达分子量约为25 k Da的Cap蛋白,且为可溶性表达。[结论]试验成功制备了PCV3 Cap蛋白,为制备PCV3疫苗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PCV3) CAP蛋白 原核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对猪的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小武 曾淑娟 +5 位作者 张嘉欣 尹怡萍 刘莹莹 杜云德 米春英 杨灿 《猪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猪只具有和人类非常相似的耳蜗,小型猪耳蜗的精细结构包括前庭鳞片、鼓膜鳞片、鼓膜鳞片、齿状骨、齿状骨韧带和耳蜗隔断,可以感知声音。声振动的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猪只的听觉范围从42~40.5 kHz,最佳灵敏度区域从250~16 kHz。音乐... 猪只具有和人类非常相似的耳蜗,小型猪耳蜗的精细结构包括前庭鳞片、鼓膜鳞片、鼓膜鳞片、齿状骨、齿状骨韧带和耳蜗隔断,可以感知声音。声振动的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猪只的听觉范围从42~40.5 kHz,最佳灵敏度区域从250~16 kHz。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动 听觉范围 小型猪 耳蜗 齿状骨 鼓膜 学习和记忆能力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植物学课程思政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新 王帅 王娜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5期87-90,共4页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意识,着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首先对植物学课程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植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指出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意识,着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首先对植物学课程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植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指出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探讨高师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可为其他高师院校教师开展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生物科学 植物学 思政元素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安鸡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曲正 柳序 +3 位作者 杨清丽 陈继发 贺长青 曲湘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为评定东安鸡肉营养价值,试验随机选取32只体重相近的健康东安鸡进行屠宰,测定和比较胸肌和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和胆固醇含量。结果显示:(1)胸肌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为评定东安鸡肉营养价值,试验随机选取32只体重相近的健康东安鸡进行屠宰,测定和比较胸肌和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和胆固醇含量。结果显示:(1)胸肌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是腿肌的1.06~1.32倍,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含量是腿肌的1.05~1.55倍;(2)胸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主要是棕榈酸,其含量是腿肌的1.13倍(P<0.05)。腿肌中棕榈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3)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腿肌(P<0.05)。研究表明,东安鸡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但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东安鸡胸肌肉优于腿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安鸡 胸肌 腿肌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病毒S1蛋白特异性小分子抗体Fab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姣雄 赵婷芳 +9 位作者 张倩 唐青海 高翠翠 赵铖 张妍 全飞杨 刘婷 杨灿 杨海 王文秀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68-2583,共16页
为表达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V)S1蛋白,制备其特异性小分子抗体Fab,为CCV的防治提供新材料。采用PCR扩增CCV S 1基因全长及其截短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或pGEX4T-1中,转到BL21(DE3)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构... 为表达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V)S1蛋白,制备其特异性小分子抗体Fab,为CCV的防治提供新材料。采用PCR扩增CCV S 1基因全长及其截短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或pGEX4T-1中,转到BL21(DE3)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表达菌株;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重组蛋白;纯化蛋白分别与ISA71AVG或ISA201VG佐剂配伍乳化后制备免疫原,免疫蛋鸡,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提取得到CCV S1蛋白的卵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滴度,用胃蛋白酶水解卵黄抗体制备小分子抗体Fab。结果显示,S1蛋白全长无表达,CCV S1-a和CCV S1-b分子量分别为79 ku和68 ku。在免疫后第35天2种佐剂组的卵黄抗体滴度可达1∶128000。制备小分子抗体Fab最佳酶切条件为卵黄抗体与胃蛋白酶混合质量比20∶1、pH值4.1、37℃酶切8 h。完整的IgY可以与CCV呈特异性反应,胃蛋白酶处理后制备的小分子抗体Fab可以有效阻断CCV的感染性。综上,本研究成功表达了CCV S1的2个截短片段蛋白,制备了卵黄抗体及其小分子抗体Fab,为进一步开展犬冠状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冠状病毒 原核表达 佐剂 卵黄抗体 小分子抗体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和褪黑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晶 何琼 +5 位作者 刘微 曹丽敏 李玉中 刘最 李应龙 刘宇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4-9,共6页
为了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以辣椒材料NJ2、TJ7和CT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和MT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GA_(3)和MT均能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高效促进辣椒... 为了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以辣椒材料NJ2、TJ7和CT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和MT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GA_(3)和MT均能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高效促进辣椒种子萌发的GA_(3)最低临界浓度为0.9 mmol/L,比较合适的浓度为0.9~1.2 mmol/L;促进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佳MT浓度为150 μmol/L,在此浓度下辣椒材料的胚根长和胚芽长,NJ2分别比CK增加102.45%和65.61%、TJ7分别比CK增加119.85%和31.07%、CT3分别比CK增加69.23%和28.27%,然而,当MT浓度为250 μmol/L时,辣椒材料NJ2的胚根和胚芽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胚根长和胚芽长分别比CK降低44.60%和4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褪黑素 辣椒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植物新、老叶片表面润湿性差异分析
14
作者 王帅 吴丹 +5 位作者 曹丽敏 王志新 常艳芬 王娜 江伟民 刘健晖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陆生植物叶片表面的润湿性是植物对环境中降水因素进行长期适应的结果,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于常绿植物叶片表面润湿性与叶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该研究测量8种常见常绿植物的新叶(当年生叶)和老叶(往年生叶... 陆生植物叶片表面的润湿性是植物对环境中降水因素进行长期适应的结果,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于常绿植物叶片表面润湿性与叶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该研究测量8种常见常绿植物的新叶(当年生叶)和老叶(往年生叶)叶片表面的接触角(CA)和单位面积最大持水量,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叶片表面润湿性在新叶与老叶之间的差异。结果可知,随着叶龄的逐渐增加,常绿植物的叶片表面润湿性很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至于在不同叶龄的叶片之间表面润湿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多数常绿植物的新叶可能比老叶具有更强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润湿性 常绿植物 叶片 叶龄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a型和2b型Ca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15
作者 赵婷芳 高翠翠 +9 位作者 唐青海 赵铖 蔡林娜 侯鑫军 刘婷 全飞杨 胡意 刘会敬 杨灿 杨海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a型(PCV2a)和2b型(PCV2b)Cap蛋白,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优化PCV2a Cap基因和PCV2b Cap基因密码子、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转化BL21(DE3)、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菌株,通过优化原核表达的温度、IPTG浓度等条件进行蛋白表达,采用SD...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a型(PCV2a)和2b型(PCV2b)Cap蛋白,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优化PCV2a Cap基因和PCV2b Cap基因密码子、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转化BL21(DE3)、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菌株,通过优化原核表达的温度、IPTG浓度等条件进行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鉴定。结果显示:重组PCV2a-Cap蛋白和PCV2b-Cap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0 kDa,在不同温度下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37℃下以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的Cap蛋白表达量最高。试验成功制备了PCV2a-Cap蛋白和PCV2b-Cap蛋白,为制备PCV2二价疫苗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原核表达 诱导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D163基因的克隆及截短原核表达
16
作者 刘雪晴 张可 +6 位作者 唐青海 薛姣雄 隆泽桧 高翠翠 刘之睿 苏荣 唐斯萍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克隆猪CD163 (pCD163)基因、体外表达CD163蛋白。(方法)采用RT-PCR扩增猪CD163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将猪CD163的两个截短基因片段(1-1749 bp和1717-3348 bp)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 (目的)研究旨在克隆猪CD163 (pCD163)基因、体外表达CD163蛋白。(方法)采用RT-PCR扩增猪CD163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将猪CD163的两个截短基因片段(1-1749 bp和1717-3348 bp)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Transetta(DE3)菌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鉴定。(结果)结果表明,pCD163开放阅读框为3348 bp(GenBank:OM321546),编码1116 aa,蛋白分子量为120.5 kDa,该基因与已经测定的人、绿猴、牛、狼的CD163的核苷酸相似性依次为87.8%、88%、87.4%和88%,pCD163基因与抹香鲸和牛的CD163基因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狼和绿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pCD163截短片段1-1749蛋白分子量为92 kDa,截短片段1717-3348蛋白分子量为85 kDa,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结论)试验成功克隆了pCD163基因,两个截短基因片段在原核细胞中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后续开展该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CD163蛋白 进化分析 诱导 表达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市麻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17
作者 赵丹 王晓娟 +5 位作者 张亚兰 杨灿 唐小武 刘会敬 易诚 张旗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对特色羊品种柞市麻羊的生产性能及肉质性状进行详细的介绍。采集柞市麻羊的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采用国标法测定其胴体性能、肉质性状、质构特性、肌纤维特性以及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月龄柞市麻羊的宰前活重介于2... 试验旨在对特色羊品种柞市麻羊的生产性能及肉质性状进行详细的介绍。采集柞市麻羊的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采用国标法测定其胴体性能、肉质性状、质构特性、肌纤维特性以及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月龄柞市麻羊的宰前活重介于20.00~26.50 kg、胴体重介于8.50~11.40 kg、屠宰率介于42.50%~43.01%。麻羊羊肉粗蛋白含量介于9.13%~12.25%,粗脂肪含量介于0.93%~1.08%,钙、磷含量分别介于2.24%~3.36%和0.31%~0.42%。麻羊胸部肌肉的红度(a*值)和黄度(b*值)低于腿部,亮度(L*值)则相反;麻羊胸部肌肉的系水力较腿部好,p H和熟肉率低于腿部,新鲜腿部肌肉剪切力值低于胸部,蒸煮后则相反。麻羊胸部肌肉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高于腿部,黏附性、回复性、内聚性以及弹性没有较大差异。麻羊胸部的肌纤维密度、细胞直径以及细胞面积都高于腿部。综上说明,柞市麻羊羊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蛋白质肉食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广泛的养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市麻羊 生产性能 肉质性状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砧木根系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18
作者 陈柱波 许彦明 +4 位作者 陈永忠 王瑞 唐炜 王娜 张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分析不同油茶砧木品种根系形态结构特征,为油茶砧木筛选和优化嫁接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7个油茶砧木品种(‘XL82’‘GY12’‘GY13’‘GY14’‘EX4’‘8F-1’‘YX’),以油茶‘XL210’为接穗,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总... 通过分析不同油茶砧木品种根系形态结构特征,为油茶砧木筛选和优化嫁接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7个油茶砧木品种(‘XL82’‘GY12’‘GY13’‘GY14’‘EX4’‘8F-1’‘YX’),以油茶‘XL210’为接穗,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总长度、根表面积等9个根系性状指标,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对砧木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系形态指标存在差异。‘EX4’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连接数、节点数、根尖数和分叉数最大,分别为492.97 cm、117.17 cm 2、7.11 cm 3、1589.30个、1716.30个、985.00个、730.33个;‘8F-1’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55;‘XL82’的平均直径最大,为0.84 cm。细根(d≤2.00 mm)在总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中占比较高,‘GY12’在d≤2.00 mm径级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中占比最高,‘8F-1’在d>5.00 mm径级根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中占比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多个根系形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5.619%,‘EX4’综合得分最高。聚类分析将7个油茶砧木品种分为3类,‘EX4’根系形态指标值最高,‘GY12’‘8F-1’‘GY14’和‘YX’根系形态指标值中等,‘XL82’和‘GY13’形态指标值最低。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一致。‘EX4’砧木在根系形态结构特征方面表现优良,可作为油茶‘XL210’的优良砧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砧木 根系形态结构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