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阳市晚稻干旱评估模型研究
1
作者 贺红志 李涵茂 +1 位作者 罗永 陈健翔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干旱对衡阳市晚稻的影响,开展晚稻干旱评估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晚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降水量建立了晚稻干旱指数K_(dry),结合历史干旱特征年份,确立的晚稻干旱等级指标。晚稻干旱等级指标:65<... 为了更好地评估干旱对衡阳市晚稻的影响,开展晚稻干旱评估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晚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降水量建立了晚稻干旱指数K_(dry),结合历史干旱特征年份,确立的晚稻干旱等级指标。晚稻干旱等级指标:65<K_(dry)≤80为轻旱,80<K_(dry)≤90为中旱,K_(dry)>90为重旱。抽穗-灌浆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最高,拔节-孕穗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次之;乳熟-成熟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最低。拔节-成熟期发生干旱的概率也非常高。本研究对晚稻干旱评估取得较好结果,为晚稻干旱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能为晚稻干旱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晚稻 干旱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贺京 陈涛 +3 位作者 方丽 陈玉梅 李勇峰 贺红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12-13813,13844,共3页
对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衡阳虫害发生面积是病害的近4倍,而病害的危害严重程度是虫害的2倍以上;虫害与病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分别为57.83%和42.17%;夏季强降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随着气候变暖,低温天... 对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衡阳虫害发生面积是病害的近4倍,而病害的危害严重程度是虫害的2倍以上;虫害与病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分别为57.83%和42.17%;夏季强降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随着气候变暖,低温天气对当地虫害越冬的抑制作用在减弱,而对迁徙性害虫的影响微乎其微;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中、晚稻破口至抽穗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则不利于稻曲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水稻 病虫害 天气气候 L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智生 李涵茂 +2 位作者 戴平 方丽 贺红志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质量和服务水平,对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收集双季早稻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生育期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分析气温稳定通过10℃和12℃的初日和"5月低温"农业气象灾害... 为了提高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质量和服务水平,对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收集双季早稻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生育期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分析气温稳定通过10℃和12℃的初日和"5月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段,得出衡阳双季早稻最适宜播种时段为3月20日-4月10日。基于农业气象条件、农业气象指标和农业活动开展情况,建立了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方法,并进行了预报和服务,取得了较好的预测和服务效果。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测技术可应用到双季早稻的春耕春播服务中,为早稻的播种育秧提供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稻 播种期 预报 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指标在湖南春玉米种植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4
作者 陆魁东 黄晚华 +2 位作者 方丽 周玉 谢佰承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8-554,共7页
根据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61—2004年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资料,结合玉米生态习性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计算了玉米生长期内相关的灾害指标。得出玉米吐丝-成熟期干旱、高温热害及播种-出苗期的连阴雨3个气象灾害指标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大,... 根据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61—2004年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资料,结合玉米生态习性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计算了玉米生长期内相关的灾害指标。得出玉米吐丝-成熟期干旱、高温热害及播种-出苗期的连阴雨3个气象灾害指标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大,在分析该3个灾害指标的地域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该3个指标出现概率,引进"无级变速"原理,进行春玉米种植区划。区划结果表明:湖南大部分地方适宜种植春玉米,从区划结果与实际产量对比分析比较,湖南玉米的高产区均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内;低产区大多都在较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只是湘东南山地低产区在最适宜区范围内,与实际情况不吻合。原因可能是这一区域玉米生长期内光、温资源不足,加之土壤肥力较差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 高温热害 连阴雨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湘北早稻产量动态预报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涵茂 帅细强 +2 位作者 戴平 方丽 贺红志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14-116,119,共4页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产量 气象因子 气象产量 动态预报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民 张敏 +2 位作者 李涵茂 戴平 戴鹏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利用衡阳地区1981—2010年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蒸发量、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衡阳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衡阳地区1981—2010年年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蒸发量要高于中部... 利用衡阳地区1981—2010年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蒸发量、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衡阳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衡阳地区1981—2010年年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蒸发量要高于中部和中南部。衡阳市区和衡阳县蒸发量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年代际变化、月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年蒸发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地区 蒸发量 变化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山县西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文艺 李涵茂 +3 位作者 陈忠 戴平 戴鹏飞 刘文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5期97-99,共3页
通过2016年西瓜3个播种期种植试验,对西瓜关键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分析,结合西瓜产量产值以及衡山县30年气候资料,得出了衡山县西瓜种植高产高效的种植时段为5月上旬—5月下旬,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西瓜的播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获... 通过2016年西瓜3个播种期种植试验,对西瓜关键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分析,结合西瓜产量产值以及衡山县30年气候资料,得出了衡山县西瓜种植高产高效的种植时段为5月上旬—5月下旬,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西瓜的播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获得西瓜的高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山县 西瓜种植 气象条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在衡邵盆地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涵茂 陈健翔 +2 位作者 贺红志 唐语馨 韩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10-114,共5页
利用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NDWI)对衡邵盆地进了干旱监测分析。结果表明,NDWI能很好地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过程,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时段和区域与降水量严重偏少的时段和区域有很好的吻合性。此外,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邵盆... 利用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NDWI)对衡邵盆地进了干旱监测分析。结果表明,NDWI能很好地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过程,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时段和区域与降水量严重偏少的时段和区域有很好的吻合性。此外,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邵盆地中部的农业耕作区,能间接地反映农业干旱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WI 植被指数 干旱监测 衡邵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连阴雨对油茶PSⅡ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涵茂 卿晨雨 +4 位作者 宋忠华 陈梦醒 罗永 许翔 陈健翔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4-27,81,共5页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油茶不同月份和秋季连阴雨期间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开展秋季连阴雨对油茶叶片PS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5—8月,油茶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各月份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无显著...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油茶不同月份和秋季连阴雨期间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开展秋季连阴雨对油茶叶片PS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5—8月,油茶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各月份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油茶新叶前期PSⅡ中Q_(A)向Q_(B)的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后期,新叶前期电子传递速率可能受到抑制。2020年9月17—28日,发生了中度秋季连阴雨天气,该时期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阴雨寡照天气对油茶光合系统没有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可以认为,秋季中度连阴雨天气对油茶的光合系统没有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油茶 P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双季超级晚稻PSⅡ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涵茂 戴平 +4 位作者 陆魁东 方丽 戴鹏飞 贺红志 李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持续天数的双季超级晚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研究干旱胁迫对晚稻叶片PS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对超级晚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参数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20 d后,超级晚稻的DI_0/RC和...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持续天数的双季超级晚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研究干旱胁迫对晚稻叶片PS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对超级晚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参数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20 d后,超级晚稻的DI_0/RC和ψ_O显著增加,φ_(PO)、RC/CS和VJ显著降低;干旱胁迫30 d后,超级晚稻的ABS/RC、TR_0/RC、DI_0/RC和VJ都显著增加,φ_(PO)、ψ_O和φ_(EO)显著降低。说明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开始显著影响超级晚稻的P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晚稻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PS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晚稻农田蒸散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平 李涵茂 +4 位作者 方丽 戴鹏飞 黄晚华 贺红志 梁晓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73-76,共4页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期日平均蒸散量为7.78 mm/d,该段时期内稻田总蒸散量为451.16 mm。基本能反映稻田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但因波文比通量观测系统本身因素的影响,双季晚稻田蒸散量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蒸散量 估算 太阳净辐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旱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平 李涵茂 +5 位作者 方丽 戴鹏飞 黄晚华 肖健 贺红志 李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70-3873,共4页
基于2014、2015年6~9月的太阳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湘南旱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表明,6~9月,旱地土壤热通量季节和月变化都呈逐渐减少趋势;5和10 cm晴天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日变化趋势一致;5和10 c... 基于2014、2015年6~9月的太阳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湘南旱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表明,6~9月,旱地土壤热通量季节和月变化都呈逐渐减少趋势;5和10 cm晴天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日变化趋势一致;5和10 cm土壤日均热通量与太阳日均净辐射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土壤热通量 变化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6年衡南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文艺 李涵茂 +3 位作者 陈忠 戴平 戴鹏飞 刘文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6期123-125,140,共4页
利用衡南县1955—2010年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探讨了近56年衡南县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衡南县年平均气温为17.9℃,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11℃·10a^(-1),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18℃·10a^(-1... 利用衡南县1955—2010年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探讨了近56年衡南县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衡南县年平均气温为17.9℃,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11℃·10a^(-1),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18℃·10a^(-1)、-0.02℃·10a^(-1)、0.11℃·10a^(-1)、0.17℃·10a^(-1),气候趋于变暖;年降水量的倾向率为13.6mm·10a^(-1),春、夏、秋、冬季降水量的倾向率分别为-5.5mm·10a^(-1)、15.3mm·10a^(-1)、-4.6mm·10a^(-1)、7.5mm·10a^(-1),年降水量和夏、冬季的降水量处于增加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处于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