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医护理病历质量管理
1
作者 雷艳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5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浅谈中医护理病历质量管理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雷艳玲笔者在本院创“二甲”活动中,对1993年的护理病历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的同时,实施质量管理的7条措施。通过半年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1994年7月在院“二甲”评审检... 浅谈中医护理病历质量管理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雷艳玲笔者在本院创“二甲”活动中,对1993年的护理病历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的同时,实施质量管理的7条措施。通过半年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1994年7月在院“二甲”评审检查中,中医护理病历取得了达标上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病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整合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焦蕉 唐继云 +4 位作者 刘佳琴 唐麒 李东芳 胡广生 蒋益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59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_(5)、β_(5)、β_(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标本,按照TNM分期分为结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_(5)、β_(5)、β_(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标本,按照TNM分期分为结直肠癌Ⅰ期组(n=5)、Ⅱ期组(n=19)、Ⅲ期组(n=14)与Ⅳ期组(仅肝转移,n=12)。另收集2018年8月-2020年5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0名健康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血清标本进行外泌体提纯,运用纳米微粒追踪分析(NTA)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_(5)、β_(5)、β_(6)的表达水平。随访追踪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26例(52.0%),女24例(48.0%),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平均年龄58岁;TNM分期Ⅰ期5例(10.0%),Ⅱ期19例(38.0%),Ⅲ期14例(28.0%),Ⅳ期(仅肝转移)12例(24.0%)。随访截至2021年2月,随访时间5~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无病例脱落或失访。NT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清外泌体的粒径分布集中在50~150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各组血清外泌体中ALIX、HSP70等标志性蛋白均有表达,证实提取物为外泌体;各组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_(5)、β_(5)、β_(6)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整合素α_(5)、β_(5)的表达水平随着TNM分期增加而升高,肝转移Ⅳ期患者α_(5)、β_(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P<0.05),而整合素β_(6)表达与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整合素α_(5)、β_(5)及TNM分期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整合素α_(5)及病理分化程度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泌体整合素α_(5)、β_(5)与结肠癌肝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外泌体整合素α_(5)及病理分化程度与结肠癌预后有关,外泌体整合素α_(5)、β_(5)可能成为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整合素 外泌体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中DSA机射线出束总剂量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凤刚 王娟娟 +4 位作者 Raja 尤泽 李武 廖力 刘厂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与DSA机射线出束总剂量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4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射线出束总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5 G...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与DSA机射线出束总剂量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4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射线出束总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5 Gy为标准剂量组(n=173),≥5 Gy为超剂量组(n=5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风险因素差异,并将P≤0.2风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超剂量(≥5 Gy)相关风险因素。结果J-CTO评分(OR=13.371,95%CI=2.784~64.231,P=0.001)、射线出束时长(OR=1.684,95%CI=1.133~2.504,P=0.010)与射线出束总剂量超量(≥5 Gy)显著相关。结论J-CTO评分及射线出束时长可预测CTO-PCI术中射线出束超剂量(≥5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辐射剂量 职业暴露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床旁介入护士辐射强度分层图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凤刚 王娟娟 +3 位作者 陆从容 廖力 杨逸辉 邓祺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射频消融(RFA)术中DSA机不同采集帧数对术中患者左侧床旁配合护士不同站立位置辐射强度的大小及衰减情况,并绘制出辐射强度分层图,以便为介入护士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进而减少辐射。方法 基于标准体模下,模拟心脏RFA,依... 目的 探讨心脏射频消融(RFA)术中DSA机不同采集帧数对术中患者左侧床旁配合护士不同站立位置辐射强度的大小及衰减情况,并绘制出辐射强度分层图,以便为介入护士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进而减少辐射。方法 基于标准体模下,模拟心脏RFA,依次使用3种不同采集帧数,测量患者左侧床旁不同水平及垂直位置(共77个位置)辐射强度参数,共获取数据231组,并进行观察性分析、研究、绘图和总结。结果 不同采集帧数在相同床旁位置产生的辐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辐射强度与帧数大小呈正相关性,辐射强度乘以帧数增加的相应倍数后,3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采集帧数下,与射线发射球管不同水平位置产生的辐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辐射强度与离射线发射球管水平距离大小呈负向相关性;辐射强度分层图绘制成为可能。结论 辐射强度分层图的设计应用可为介入护士提供射线辐射规避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帧数 射线防护 介入护士 射频消融 辐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酮A通过调节mTOR/HIF-1α途径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若霞 田莎 +2 位作者 熊家青 田雪飞 黄新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草酮A(Lico A)通过mTOR/HIF-1α途径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检测HK-2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LDH活性及TNF-α、IL-6、IL-1β、MDA、SOD、GSH-Px含量;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究甘草酮A(Lico A)通过mTOR/HIF-1α途径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检测HK-2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LDH活性及TNF-α、IL-6、IL-1β、MDA、SOD、GSH-Px含量;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mTOR/HIF-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表明,Lico A对正常HK-2细胞无毒性,且增强了顺铂诱导的HK-2细胞活力(P<0.05);Lico A降低了顺铂诱导的HK-2细胞LDH活性,并降低了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氧化应激因子MDA、SOD、GSH-Px含量(P<0.05)。TUNEL染色表明Lico A降低了顺铂诱导的HK-2细胞凋亡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ico A降低了Bax蛋白表达,增加了Bcl-2蛋白表达,并降低了p-mTOR和HIF-1α蛋白表达(P<0.05);采用MHY1485和DMOG通路激活剂激活mTOR/HIF-1α通路后逆转了Lico A对HK-2细胞的保护作用,HK-2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及TNF-α、IL-6、IL-1β、MDA、SOD、GSH-Px含量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Lico A通过抑制mTOR/HIF-1α途径保护顺铂诱导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酮A mTOR/HIF-1α途径 HK-2细胞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的应用解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宇平 郑俊 +1 位作者 习珊珊 周小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为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新鲜成人尸体5具,行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CT扫描与三维重建。2乳胶灌注标本5具,层次解剖股前内侧区,重点观测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股神经的位置关系。... 目的为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新鲜成人尸体5具,行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CT扫描与三维重建。2乳胶灌注标本5具,层次解剖股前内侧区,重点观测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股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与股神经阻滞相关的结构位于腹股沟韧带与经股骨大转子的平行线之间,两直线间的距离为(5.8±1.6)cm。股深动脉恰于平行线水平与股神经相交(85%)。结论 1股神经阻滞的安全区域位于腹股沟韧带与其平行线之间;2直接体绘制方法可用于对血管及其它器官定位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阻滞麻醉 股动脉 三维重建 数字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61
7
作者 李想 刘灿 +3 位作者 周维 何明艳 熊文婧 让蔚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0,346,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5年宫颈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描述和分析该人群在该时期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19提取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宫颈癌发病与死... 目的通过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5年宫颈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描述和分析该人群在该时期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19提取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的全部数据,计算每年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运用Joinpoint软件分析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随时间(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1)2005~2015年全国、城乡宫颈癌标化发病率整体趋势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城市、农村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9%、3.3%、4.4%;(2)全国、城乡宫颈癌发病重点人群均为25~45岁女性人群,宫颈癌首发年龄提前到25岁,有年轻化趋势。(3)2005~2015年全国、城乡宫颈癌标化死亡率整体趋势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城市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9%、7.8%;农村宫颈癌标化死亡率整体高于城市,城乡差距随年份的增加逐渐缩小。(4)全国宫颈癌年龄别死亡率各年份65岁后快速上升。结论结合中国2005~2015年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30岁前,应加大对育龄妇女的排查力度,积极制订并完善宫颈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Joinpoi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丹参饮结合miR-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若霞 李正阳 +4 位作者 任婷 童巧珍 黄政德 黄新艳 田雪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联合miR-21对IRI心肌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保护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为四组:空白组,心肌细胞IRI模型组,miR-21组,miR-21联合加味丹参饮组(JWDSY组),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和PTEN信号通...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联合miR-21对IRI心肌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保护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为四组:空白组,心肌细胞IRI模型组,miR-21组,miR-21联合加味丹参饮组(JWDSY组),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和PTEN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电镜可见模型组细胞线粒体明显受损,JWDSY组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减轻;ELISA法检测模型组cTnI升高,JWDSY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发现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36.79±2.12),JWDSY组细胞凋亡明显降低(14.65±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TEN表达升高,P-Akt表达降低,JWDSY组PTEN表达降低,P-Akt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联合加味丹参饮可通过降低PTEN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IRI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丹参饮 MIR-21 PTEN AKT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慧明 许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对剖宫产产后出血(PPH)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前置胎盘剖宫产PPH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按剖宫产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分别记录患者术前(T0)及估...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对剖宫产产后出血(PPH)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前置胎盘剖宫产PPH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按剖宫产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分别记录患者术前(T0)及估计出血量达500 ml(T1)、800 ml(T2)、1000 ml(T3)、>1200 ml(T4)以及临床评估出血停止后2小时(T5)、4小时(T6)、8小时(T7)、24小时(T8)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ScvO_2。对照组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估算失血量情况,或查血常规示Hb<70 g/L时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研究组在监测以上指标基础上,以ScvO_2<70%时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出血量、累计出血量、累计补液量、累计红细胞输注量以及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cvO_2、Hb比较,在T4~T6时间点,研究组Scv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b在T4~T8时间点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为1115.00±124.71 ml,低于对照组为1250.00±107.6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ScvO_2比较,研究组(66.65±1.50)%高于对照组(63.15±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Hb比较,研究组为81.35±2.74 g/L,高于对照组为68.50±1.1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累计出血量与累计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输血量比较,研究组为4.30±0.62 U,少于对照组为5.50±0.67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MODS、ARDS、DIC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ScvO_2可以作为剖宫产PPH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敏感指标,能及时反映机体氧供与氧耗的平衡状态,并减少患者输血量,控制不合理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 产后出血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刚 阳旭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共20例应用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俯卧位,运用彩超与X光相结合的方... 目的:探讨运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共20例应用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俯卧位,运用彩超与X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工作通道,并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单通道完成手术18侧肾,一期建立双通道手术4侧肾。平均手术时间为(67.1±16.5)min,一期手术清除结石16侧肾,多期治疗清除残余结石4侧肾,总净石率90.9%(20/22)。2例残留结石需要联合ESWL治疗各1次;无一例输血;1例术后出现38.5℃以上的发热;2例胸膜损伤,保守治愈;没有肝脾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的病例。结论:脊柱畸形导致泌尿系统及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异常,并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手术风险增加。根据患者畸形具体情况,充分评估患者手术耐力,应用实时彩色超声结合X线引导穿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确保相对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脊柱畸形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荆苷对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慧 蒋峰华 张慧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7-563,共7页
目的探讨牡荆苷(Vitexin)对大鼠脓毒症(Sepsis)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Sep组)、牡荆苷低剂量组(Vit-L组)、牡荆苷高剂量组(Vit-H组)和高剂量牡荆苷+... 目的探讨牡荆苷(Vitexin)对大鼠脓毒症(Sepsis)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Sep组)、牡荆苷低剂量组(Vit-L组)、牡荆苷高剂量组(Vit-H组)和高剂量牡荆苷+PGC-1α特异性抑制剂组(Vit-H+SR-18292组),另设置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1次/天,连续3天。ELISA法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qRT-PCR法检测肾组织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组大鼠肾组织损伤严重,血清中Scr、BUN、NGAL、KIM-1含量和肾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肾组织中SOD活性、mtDNA含量以及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Sep组比较,Vit-H组大鼠肾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Scr、BUN、NGAL、KIM-1含量及肾组织中MDA含量显均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活性、mtDNA含量以及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Vit-L组大鼠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Vit-H组比较,SR-18292干预可显著抑制牡荆苷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牡荆苷对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PGC-1α表达,促进肾脏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苷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生物合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名方抗肿瘤
12
作者 刘思源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19期65-65,共1页
基本情况 陆某,女,73岁,2005年被确诊为患了乳腺癌,行左乳根治术、化疗等治疗。2009年10月起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现象,就诊后经检查发现"双肺有散在小结节、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确诊为乳腺癌并双肺转移。患者因年龄偏大,病情属中晚期... 基本情况 陆某,女,73岁,2005年被确诊为患了乳腺癌,行左乳根治术、化疗等治疗。2009年10月起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现象,就诊后经检查发现"双肺有散在小结节、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确诊为乳腺癌并双肺转移。患者因年龄偏大,病情属中晚期,无法再次接受手术及化疗,故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巧用 中医治疗 乳腺癌 确诊 化疗 咳嗽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前列腺汤治疗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69例
13
作者 何巍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696-697,共2页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劳淋”范畴。其发病与湿热内侵 ,注于下焦 ;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瘀久化热 ;饮食不节 ,内伤脾胃 ,酿成湿热 ;忍精不泄 ,败精瘀浊停留 ,内扰精室等有关。采用复方前列腺汤治疗尿道炎后慢性前列...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劳淋”范畴。其发病与湿热内侵 ,注于下焦 ;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瘀久化热 ;饮食不节 ,内伤脾胃 ,酿成湿热 ;忍精不泄 ,败精瘀浊停留 ,内扰精室等有关。采用复方前列腺汤治疗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 69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复方前列腺汤 慢性前列腺炎 尿道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