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阳县粮食生产成效显著
1
作者 席加军 《湖南农业》 2025年第2期39-39,共1页
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坚持走“政府引导、协会牵头、联合体运作、企业主体、大户参与”的订单生产路子,全链条提升粮食产业效益。全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以上,总产量60万吨以上,其中优质稻100万亩以上、订单基地60万亩以上。
关键词 订单生产 订单基地 粮食播种面积 优质稻 产业效益 政府引导 衡阳县 成效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衡阳地区优质粮油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工作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匡速苗 谭咸彬 +4 位作者 凌丙英 刘春晖 刘华伟 罗仁秋 蒋振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43-45,共3页
湖南衡阳地区农业部门通过实施优质粮油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工作,成功筛选并推广了一批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稳产、抗性好、便于机械操作的水稻和油菜新品种。该举措加速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普及,提升了粮油作物的单产,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 湖南衡阳地区农业部门通过实施优质粮油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工作,成功筛选并推广了一批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稳产、抗性好、便于机械操作的水稻和油菜新品种。该举措加速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普及,提升了粮油作物的单产,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与高产。针对当前工作,进一步提出要加大人才引进、强化粮油新品种的安全跟踪评价及加速品种更新换代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新品种 展示示范 推广 实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3
作者 邓晓梅 罗文卫 罗晨曦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近年来,衡阳县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优势,以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努力推动全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新跨越。本文介绍衡阳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品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现新跨越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三熟制区域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忠秀 杨敏 曲亮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9-11,共3页
为筛选适合衡阳县"稻—稻—油"三熟制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在10月下旬晚播条件下,对湘油420、湘杂油415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来看,宝油12、丰油730能在5月1日前收获,湘油415、湘油42... 为筛选适合衡阳县"稻—稻—油"三熟制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在10月下旬晚播条件下,对湘油420、湘杂油415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来看,宝油12、丰油730能在5月1日前收获,湘油415、湘油420、湘油104能在4月28日前成熟收割,基本不影响当地早稻的抛栽;从抗性来看,J520、T5533的抗病性优于对照丰油730,抗倒性强;从产量来看,J520、T5533、湘油420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综合来看,湘油420表现为极早熟,抗倒性和抗菌核病强,产量高,适合在衡阳县作为"稻—稻—油"三熟栽油菜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稻—稻—油”三熟制 品种比较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水稻低镉品种推广应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凌丙英 任福生 +7 位作者 谭咸彬 唐小涵 胡琳琳 刘彪 邓尧平 聂峰 谭争 胡友良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96-99,共4页
阐述了衡阳县镉污染现状及水稻控镉具体做法,从加大低镉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大低镉品种政府采购、大力推进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对低镉吸附品种臻两优8612的推广等方面对衡阳县水稻低镉品种推广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低镉水稻... 阐述了衡阳县镉污染现状及水稻控镉具体做法,从加大低镉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大低镉品种政府采购、大力推进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对低镉吸附品种臻两优8612的推广等方面对衡阳县水稻低镉品种推广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低镉水稻品种推广应用既安全利用了耕地,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县 水稻 低镉品种 现状分析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倩 黄明刚 雷苗琳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1期28-30,32,共4页
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水稻二化螟为害逐年加重,为害周期加长。为减少二化螟的为害,衡阳县农业植保部门积极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项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阐述衡阳县二化螟发... 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水稻二化螟为害逐年加重,为害周期加长。为减少二化螟的为害,衡阳县农业植保部门积极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项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阐述衡阳县二化螟发生为害的特点,分析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防控关键技术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湘黄鸡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庆益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28-30,共3页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必须从建立标准化的种质资源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支持、创建产品品牌等方面入手,来做大做强湘黄鸡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黄鸡 开发利用 现状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2019年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平 陈利民 +1 位作者 陈灿 江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要求,在衡阳县西渡镇的河潮泥上进行了黄瓜"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30 325.5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 655.0 kg/hm2,增产9.6%,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总量控制试...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要求,在衡阳县西渡镇的河潮泥上进行了黄瓜"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30 325.5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 655.0 kg/hm2,增产9.6%,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优化氮区(在增施菜籽饼1 440 kg/hm2的基础上,氮肥施165 kg/hm2)产量较高,达到37 573.5 kg/hm2,4个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通过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河潮泥土种植黄瓜最佳施氮量为150.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37 312.8 kg/hm2。在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优化施肥 最佳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县 致力建设“三型三好”高标准农田
9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4期40-42,共3页
地处衡山之南、湘江中游的衡阳县,不仅是湖南省农业大县,也是我国南方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9年还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近年来,衡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建设"民生型、友好型、生态型"和"质量好、工艺好、效益... 地处衡山之南、湘江中游的衡阳县,不仅是湖南省农业大县,也是我国南方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9年还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近年来,衡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建设"民生型、友好型、生态型"和"质量好、工艺好、效益好"的"三型三好"高标准农田,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工程,举全县之力推进项目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生产基地 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 发展现代农业 衡山 农业大县 生态型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衡阳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现状分析及思考
10
作者 任福生 谭咸彬 +12 位作者 凌丙英 罗仁秋 刘彪 谢卫君 唐敏 欧阳艳 唐小涵 陈雁斌 王建 邓尧平 刘桂友 聂峰 谭争 《中国种业》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衡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梳理,对收集特色种质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分...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衡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梳理,对收集特色种质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诸如野生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地方品种大量消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经费不足、优质产品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 农作物 普查 保护 分析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周年内变化及与磷肥利用率的关系
11
作者 黄晶 周玲红 +5 位作者 高菊生 李冬初 刘立生 邹平 刘淑军 张会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红壤区稻田土壤磷素有效供应是保障水稻丰产的关键,土壤磷素有效性与磷形态转化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于不同施肥下双季稻关键生育期无机磷形态的变化及其与水稻磷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仍不明确。基于1982年开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定位试验,选... 红壤区稻田土壤磷素有效供应是保障水稻丰产的关键,土壤磷素有效性与磷形态转化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于不同施肥下双季稻关键生育期无机磷形态的变化及其与水稻磷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仍不明确。基于1982年开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定位试验,选择不施肥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氮磷钾(NPK)和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NPKM)处理,监测双季稻关键生育期无机磷组分变化以及磷肥利用率,并解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之间无机磷总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NPKM>NPK>M>CK,施肥后无机磷总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分蘖期和齐穗期。NPK和NPKM处理在早、晚稻不同生育时期的Al-P、Fe-P和Ca-P含量均显著高于M和CK处理(P<0.05),各处理晚稻生长季的Al-P、Fe-P和Ca-P平均含量高于早稻生长季,增幅分别为4.6%~19.8%、0.2%~8.6%和3.4%~23.3%,各处理晚稻季的O-P平均含量较早稻降低了8.4%~35.0%。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早稻和晚稻季各无机磷组分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相同,各处理Al-P、Fe-P、O-P和Ca-P含量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均值的大小顺序分别为NPKM>NPK>M>CK、M>CK>NPK>NPKM、CK>M>NPK>NPKM和CK>M>NPK>NPKM。早稻、晚稻的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吸磷量均随着施肥而显著增加(P<0.05),MPKM处理的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吸磷量显著高于NPK和M处理(P<0.05),增幅为25.1%~33.3%,但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磷肥利用率未呈显著差异。早稻营养生长期的Al-P和Olsen-P含量对早稻产量和吸磷量的相对重要性更突出;晚稻则是营养生长期的Fe-P、生殖生长期的Al-P对晚稻产量和吸磷量的相对重要性更突出。有机无机配施情况下需要通过优化磷肥用量,并加强早稻和晚稻的分蘖期和齐穗期磷肥调控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关键生育期 无机磷形态 磷肥利用率 长期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蛋白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抗病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汤丽雯 王小榕 +9 位作者 彭文晖 张永莉 张成龙 巩养仓 贺云新 江又红 赵世浩 屠小菊 刘爱玉 周仲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3,共8页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棉区棉花大田种植的植物免疫蛋白产品并确定其最佳喷施浓度,加快植物免疫蛋白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采用大田试验,以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不同的...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棉区棉花大田种植的植物免疫蛋白产品并确定其最佳喷施浓度,加快植物免疫蛋白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采用大田试验,以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不同的植物免疫蛋白(普绿通、新疆中农科、润绿翠)和3种不同喷施浓度(50%、75%、100%)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棉花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品质、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探究不同植物免疫蛋白及浓度喷施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抗病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3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的株高和果枝数,在蕾期两者较CK分别增加21.69%、26.45%;P3处理花铃期叶片SPAD值较CK提升了15.29%;P1处理在花铃期叶面积指数较CK增加了43.09%;P3处理下棉花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较CK均显著上调;P1、P3处理的单株成铃数、产量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植物免疫蛋白喷施各处理对棉花的纤维品质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整齐度指数显著增加,黄度降低。综合分析表明,植物免疫蛋白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其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均有提高,其中普绿通喷施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各处理,且以100%浓度(P3)处理效果最佳。在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分别一次性喷施100%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300 g/hm2,对提高棉花长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具有显著影响,这为植物免疫蛋白在湖南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蛋白 棉花 生长发育 纤维品质 产量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与密度对长江流域机采棉株型和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隋鲁鹏 徐姣 +10 位作者 成芳 张永莉 谢章书 荣志凌 王方园 朱家军 李飞 刘爱玉 江又红 赵世浩 周仲华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4,I0012-I0017,共20页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最优行距和种植密度。【方法】202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和衡阳市开展大田试验,以JX0010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主区为3种等行距处理,分别为90 cm(L1)、83 cm(L2)和76 cm(L3),副区为3种种植密度处理:6...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最优行距和种植密度。【方法】202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和衡阳市开展大田试验,以JX0010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主区为3种等行距处理,分别为90 cm(L1)、83 cm(L2)和76 cm(L3),副区为3种种植密度处理: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和90000株·hm^(-2)(D3),比较不同处理下棉花株型指标、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以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同一行距处理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呈升高趋势,单株果枝数、茎粗和第4果枝长度整体呈降低趋势。L1D3处理的第1果枝节位高度较高。盛蕾期,同一行距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单株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呈增加趋势。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和吐絮期,L1D3处理的茎秆、叶片、生殖器官及单株的干物质质量均较高。盛花期和盛铃期,同一行距下,D2处理的P_(n)较大;吐絮期,随密度增加,P_(n)呈升高趋势,L1D3处理的P_(n)较高。盛蕾期至吐絮期,同一行距下,随密度增加,SPAD值和LAI(盛蕾期长沙L1处理除外)呈升高趋势。L1D3处理的单株结铃数最多。同一行距下,随密度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升高,L1D3处理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在岳阳和衡阳试验点均显著高于除L2D3之外的其他7个处理。【结论】本试验条件下,JX0010棉花适宜的行距为90 cm、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行距 密度 产量 株型 光合性能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诱抗剂奥香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成龙 成芳 +11 位作者 叶淑娟 张永莉 汤丽雯 杨忠龙 吴碧波 巩养仓 贺云新 江又红 屠小菊 刘爱玉 刘春林 周仲华 《作物研究》 2025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探究新型植物诱抗剂奥香敏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施用浓度,以及明确可能的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早熟棉JX0010为试验材料,以常规农药处理为对照组1(CK1),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组2(CK2),设置3个奥香敏浓度处理,分别为10 mM(... 为探究新型植物诱抗剂奥香敏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施用浓度,以及明确可能的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早熟棉JX0010为试验材料,以常规农药处理为对照组1(CK1),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组2(CK2),设置3个奥香敏浓度处理,分别为10 mM(A1)、15 mM(A2)和20 mM(A3),对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品质以及斜纹夜蛾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奥香敏处理棉花的第一果枝高度、果枝数、株高均显著高于CK2,A2处理花铃期的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CK2。A1、A2、A3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1和CK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CK2,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CK2。不同浓度奥香敏处理的单铃质量、籽棉产量和各项纤维指标显著高于CK2,与CK1则无显著差异。奥香敏对棉田斜纹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A2、A3处理表现更好。综合分析,奥香敏能促进棉花的生长和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农药,为棉花的绿色生产提供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植物诱抗剂 奥香敏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五三四”路径 提升环境整治水平
15
作者 席加军 《湖南农业》 2025年第1期34-35,共2页
近年来,衡阳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五个到位”“三个重点”“四大提升”路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先后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环境整治 五个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 整治提升 示范县 衡阳县 学习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衡阳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16
作者 粟亮 谭咸彬 +5 位作者 凌丙英 刘兰兰 唐小涵 任福生 邓尧平 刘桂友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
通过对衡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科研院所创新、种业监管服务、种业企业发展4个方面的种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衡阳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就衡阳种业的发展提出健全种业监管服务体系、构建财政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五... 通过对衡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科研院所创新、种业监管服务、种业企业发展4个方面的种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衡阳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就衡阳种业的发展提出健全种业监管服务体系、构建财政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五化”种业生产(试验)基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业 发展 建议 衡阳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创建风采(12) 大产业有大作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仕嫦 《湖南农业》 2020年第6期31-31,共1页
(续第5期第33页)衡阳县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县,先后14次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衡阳县优质稻产业园成功创建"湖南省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近年来,该县依托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和优势,把优质稻全产业链作为县内... (续第5期第33页)衡阳县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县,先后14次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衡阳县优质稻产业园成功创建"湖南省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近年来,该县依托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和优势,把优质稻全产业链作为县内农业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来打造,以粮油为主的农产品加工、物流、研发龙头企业全面集聚园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体化融合的优质稻全产业链格局基本成型。2019年,全县粮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集聚区产值80亿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经济支柱产业 农业主导产业 生产先进县 农产品加工 产业园 集聚效应 优质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台源乌莲
18
作者 罗文卫 邓晓梅 《湖南农业》 2023年第1期26-26,共1页
1.地域范围衡阳台源乌莲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衡阳县台源镇、西渡镇、岘山镇、三湖镇等26个乡镇(园区)443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15000公项。2.品种特性衡阳台源乌莲又称白花莲,藕节小,籽粒饱满、椭圆形,壳莲千粒重约1300克,壳莲表面深... 1.地域范围衡阳台源乌莲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衡阳县台源镇、西渡镇、岘山镇、三湖镇等26个乡镇(园区)443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15000公项。2.品种特性衡阳台源乌莲又称白花莲,藕节小,籽粒饱满、椭圆形,壳莲千粒重约1300克,壳莲表面深褐色、乌亮,口感细腻,味甘而香。蛋白质含量≥15.5克/100克,还原糖含量≥7克/100克,锌含量≥20毫克/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含量 地理标志 蛋白质含量 地域范围 锌含量 品种特性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9
作者 覃业玲 谢章书 +11 位作者 李佳芮 张宁 成芳 张永莉 李肖 王文斌 李飞 贺云新 刘爱玉 吴碧波 邹平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210 kg/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够促进棉铃向中、下部及内围果节集中,改善蕾铃脱落情况,但在多雨年份会显著增加秋桃比例,存在晚熟风险;早播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在2022年,A1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A2提高16.3%和15.3%;在2023年,A1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A2的显著提高37.4%、39.9%;种植密度对成铃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2022年,B3的籽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提高10.0%、20.6%,皮棉产量分别提高7.7%、21.6%;2023年,B3的籽棉产量较B2、B1的分别显著提高16.5%、23.5%,B3的皮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显著提高15.8%、24.1%;施氮量对蕾铃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2022年C2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2的籽棉产量较C1、C3的分别提高11.7%、12.2%;2023年C1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1的籽棉产量较C2、C3的分别提高39.8%、41.3%。综上,湖南棉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考虑天气条件,在短季栽培一次性施肥模式下,建议氮肥用量减至15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蕾铃脱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栽培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鉴定及防控
20
作者 丁琳 梁海迪 +6 位作者 赵辉 丁佳丽 凌丙英 胡秋龙 王玉生 任佐华 谭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0-177,共8页
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严重影响油菜生产的土传病害,为鉴定评价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与寻找防控方法,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与田间病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05个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温室盆栽试验中,3... 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严重影响油菜生产的土传病害,为鉴定评价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与寻找防控方法,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与田间病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05个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温室盆栽试验中,3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5.24%;6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占供试品种总数的64.76%。大田试验中,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81%;4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44.76%;54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1.43%。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中,100 g/L氰霜唑悬浮剂稀释10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37%和78.79%,1 kg土壤添加1.2 g生石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52%和49.75%。结果对于油菜栽培品种的选择与根肿病的防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抗性鉴定 防控 芸薹根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