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速铁路夕发朝至旅客列车需求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天伟
杨晓霞
董泽生
-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北京铁路局衡水车务段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87,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基金专项项目(E2016210133)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QN2015154)
-
文摘
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需求对于制订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至关重要。以旅客出行关心的直接费用、时间损失、疲劳恢复等因素构建计算模型,通过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将时间损失和疲劳恢复转化为直接费用,并对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进行不同取值,得到综合费用。结果表明,在1 500~3 000 km的范围内,随着时间价值的提高,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可能性逐渐缩小;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主要的服务客户应为时间价值在50元/h以下并且距离不宜超过2 400 km的客流;高速铁路夕发朝至"D"字头列车较"G"字头列车对旅客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卧列车
需求分析
时间价值
-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Overnight EMU Sleeper Train
Demand Analysis
Time Value
-
分类号
U292.3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京沪线廊坊—万庄拨线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邸晓新
-
机构
北京铁路局衡水车务段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京沪线廊坊—万庄间拨线施工方案优化前后的施工封锁时间、列车限速条件、对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施工方案优化前后的封锁时间和列车限速延时,以及分析施工优化方案的经济效果,说明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使施工过程安全、顺利、高效,还能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施工和运输双嬴。
-
关键词
铁路
施工方案
京沪线
线路拨接
-
分类号
U215.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关于快运货物直达列车组织工作的探讨
- 3
-
-
作者
李志信
-
机构
衡水车务段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3-14,共2页
-
文摘
1986年7月20日铁道部以铁运(1986)713号文发布了《快运货物运输办法》和《快运货物直达列车组织办法》,衡水车务段在分局的领导下全力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起了路内外的注目,《京铁工人》、《衡水日报》、《河北电视台》都曾报导过。
-
关键词
直达列车
组织工作
河北电视台
广州北站
运用车
货物运输
运价号
社会经济效益
牵引动力
牵引重量
-
分类号
F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发挥优势 走向市场 把多经企业推向快车道
- 4
-
-
作者
曹福全
-
机构
衡水车务段实业开发总公司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3期25-26,共2页
-
文摘
1 发挥优势,广开财源,不断拓宽经营渠道1.1 发挥零散货物多的优势,创办无轨火车站石德线周围有18个县市,乡镇企业众多,零散货物资源丰富。但由于货主对铁路运输信息不灵,运一批货往往要跑上几百里,往返好几趟,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经营渠道
广开财源
运输组织工作
北京铁路局
多元经营
堆装货物
多元化经营
发送量
专用线
-
分类号
F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不摘车作业好
- 5
-
-
作者
窦宝益
-
机构
衡水车务段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3期65-66,共2页
-
文摘
利用列车在站停留时间,进行卸、装或卸后装,仍随本次列车挂走,这就是不摘车作业。
-
关键词
停留时间
作业车
摘挂列车
车辆小时
列车密度
运输组织工作
机车小时
软件组织
计算在内
中间站
-
分类号
U2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编组站有中断服务的驼峰解体作业过程研究
- 6
-
-
作者
林枫
马昆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衡水车务段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20140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19YJ186)。
-
文摘
驼峰解体作业过程是车列在编组站作业的重要环节,对车列在编组站停留时间影响较大。为提升铁路服务水平,提高车列在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满足托运人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基于排队论理论构建解体系统"有中断服务的M/En/1"排队论模型,并采用有色Petri网的排队系统仿真模型对车列在驼峰解体过程中的作业指标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排队论得到的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最小值的差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车列在解体系统内平均停留时间为56.9min,该结果与实际作业情况基本符合,验证了编组站有中断服务的驼峰解体作业过程模型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提高车列在编组站作业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解体系统
排队论
补充变量法
有色PETRI网
-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Queuing Theory
Method of Supplementary Variables
Colored Petri Net
-
分类号
U292.16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