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水水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安国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1期38-40,46,共4页
在对衡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衡水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新战略;并提出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两方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衡水生态环境... 在对衡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衡水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新战略;并提出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两方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衡水生态环境,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现状 水危机 水危机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资源高度开发利用的平原区加强水文观测的意见
2
作者 高文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7-47,共1页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本来就很少有固定流域界限,特别是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水系、河流更难划清;大量开采地下水,又使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变的更加复杂。对此,用传统的方法仅仅在河道出口断面建控制站进行水文常规观测,...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本来就很少有固定流域界限,特别是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水系、河流更难划清;大量开采地下水,又使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变的更加复杂。对此,用传统的方法仅仅在河道出口断面建控制站进行水文常规观测,是无法收集探求平原水文规律的资料的。必须配合现正进行的站队结合这项水文改革,对水文站网进行调整,对观测方法部署作相应改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平原区复杂的水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利用 平原区 控制站 观测方法 出口断面 平原地区 常规观测 转化关系 洪水流量 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城区雨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探讨
3
作者 刘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34-135,138,共3页
根据衡水市水资源的特点,降水量分布不均,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80%左右。结合降水不均的特点,提出了衡水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资源利用进行分析。通过对衡水市降雨径流关系分析,径流系数为0.18,按枯水年计... 根据衡水市水资源的特点,降水量分布不均,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80%左右。结合降水不均的特点,提出了衡水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资源利用进行分析。通过对衡水市降雨径流关系分析,径流系数为0.18,按枯水年计算,单位面积集水量为481m^3/hm^2。雨水利用可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矛盾。阐述了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现状分析 雨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 雨水收集 衡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分析在衡水湖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付学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6-44,共9页
现代水资源水利工程通常是在多目标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扩建的。本文根据资源水利的治水思路和方略,运用系统规划理论,对衡水湖供水方案的选择、需水模型中水量在时间和行业上的最佳分配等做了大量计算。
关键词 动态规划 供水模型 需水模型 系统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现状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及可采量分析
5
作者 尹俊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9-32,共4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衡水市地下水的大量的开采,使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深层地下水,由于强烈的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浅、深层水头差加大,漏斗中心理深及漏斗面积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咸水向深层...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衡水市地下水的大量的开采,使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深层地下水,由于强烈的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浅、深层水头差加大,漏斗中心理深及漏斗面积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咸水向深层地下水的运移速度相对加快。针对此情况,本文用近10年的观测及用水资料,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量进行校核计算,并与以往的评价成果进行对比,对深层地下水亦采用理论均衡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市县的年限制开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现状条件 衡水市 浅层地下水 可采量 深层地下水 可开采量 计算区 校核计算 均衡法
全文增补中
水价在合理利用水资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学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
近两年来,水的商品特性突出起来,直接表现为水价的调整越来越频繁。水价的提高对节约用水的作用如何评价?不同行业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有多大?通过对上述问题分析,论证了调控水价在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合理利用水资源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 水资源 供水 需水 水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次降雨径流关系推算平原区地表水资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彦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7,共3页
1 前言 平原区的地表水资源评价往往由于评价区内资料缺乏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加上近年来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造成使用传统方法来推求某一区域的地表水资源量困难更大。本文试图采用次降雨径流... 1 前言 平原区的地表水资源评价往往由于评价区内资料缺乏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加上近年来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造成使用传统方法来推求某一区域的地表水资源量困难更大。本文试图采用次降雨径流关系来椎求平原区的区域地表水资源量,以期达到提高计算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地表水资源量 平原区 前期影响雨量 地下水埋深 流域下垫面 降雨径流量 水资源分区 评价方法 年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96·8”洪水水文特性
8
作者 张彦增 高文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16,30,共4页
受8号台风的影响,1996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发生了1963年以来的待大暴雨洪水。由于这次暴雨强度大,时间集中、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子牙河、南运河、大清河各河系相继发生洪水。衡水市上游的岗南、黄壁庄、岳城等大型水库库满泄洪。... 受8号台风的影响,1996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发生了1963年以来的待大暴雨洪水。由于这次暴雨强度大,时间集中、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子牙河、南运河、大清河各河系相继发生洪水。衡水市上游的岗南、黄壁庄、岳城等大型水库库满泄洪。上游各河的洪水给地处子牙河、南运河水系中下游的衡水市造成了很大威胁,尤以滹沱河洪水给衡水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次对“96·8”洪水在衡水市的水文特性加以分析,为今后的防洪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8”洪水 衡水市 洪水传播时间 黄壁庄水库 水文特性 洪峰流量 中山站 损失率 南运河 运河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衡水市水文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瑞星 张家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27-129,共3页
水文信息化是近年来水文行业在水文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频繁提及和关注的一个新课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水文信息,成为水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支持... 水文信息化是近年来水文行业在水文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频繁提及和关注的一个新课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水文信息,成为水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代表了GIS的发展方向。建立WebGIS支持下的实时水文信息查询系统,实现水文信息的直观化、图像化发布,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实时、准确、权威的水文信息查询、统计和分析服务,从而提高各相关部门的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详细介绍了基于WebGIS的衡水水文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信息化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查询系统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探讨
10
作者 胡景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A01期39-41,共3页
地热资源是绿色资源,对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环境意义重大,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现分析了开发地热资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地震、地面沉降、热污染及有害物质污染,并提出了建议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热水资源 开发利用 环境影响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水温变化特征与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研究
11
作者 张学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A01期42-45,共4页
由于衡水湖水源大部分由黄河调水,每年冬季一次性调水,使湖水调换周期长,水温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通过对衡水湖水温监测资料分析,衡水湖水温比一般河流或湖泊的水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对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有积... 由于衡水湖水源大部分由黄河调水,每年冬季一次性调水,使湖水调换周期长,水温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通过对衡水湖水温监测资料分析,衡水湖水温比一般河流或湖泊的水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对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有积极作用。掌握其湖水水温变化规律,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湖水资源和热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变化特征 水生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评价体系与绿水问题探讨
12
作者 郝跃颖 郭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在综述绿水概念及水资源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将绿水纳入到水资源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绿水评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估算绿水量的尺度问题,区域绿水量评估方法欠缺和水文气象基础数据匮乏问题。绿水概念的提出和评价方法的出现... 在综述绿水概念及水资源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将绿水纳入到水资源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绿水评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估算绿水量的尺度问题,区域绿水量评估方法欠缺和水文气象基础数据匮乏问题。绿水概念的提出和评价方法的出现不仅为水资源评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现实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水合一"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 蓝水 水资源评价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拟在土壤水分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华北平原衡水实验站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宝根 王仕琴 宋献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70,共7页
受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水循环主要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和蒸发为主,其中,非饱和带对降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衡水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的典型代表点,利用HYDRUS-1D建立了一维数值模... 受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水循环主要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和蒸发为主,其中,非饱和带对降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衡水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的典型代表点,利用HYDRUS-1D建立了一维数值模型,以平水年2005年夏季作为模拟期,通过计算降水入渗量、蒸散发量、土壤水储存量的变化及地下水补给量等,揭示了该实验点的土壤水分运动特征以及土壤水在降水和地下水转化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降水后土壤水和地下水都得到补给,土壤水储量增加,但由于强烈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分别占降水补给量的63%和12%),水分消耗较快,因此总的入渗补给量为25%,土壤总储量增加不大;此外,土壤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土壤深层水分在饱和和非饱和状态之间频繁转换,其间没有明确的界面分割,由此说明土壤水在"三水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入渗 HYDRUS-1D 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丁二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6期87-89,共3页
采用2010年衡水湖监测数据,运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衡水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TN、TP、TN/TP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衡水湖叶绿素a浓度在时间上变化规律与TP的变化较为一致,为7月、8月>9月>10月>... 采用2010年衡水湖监测数据,运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衡水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TN、TP、TN/TP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衡水湖叶绿素a浓度在时间上变化规律与TP的变化较为一致,为7月、8月>9月>10月>6月、11月>5月,其对数与TP的对数呈明显正相关,与TN/TP的对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TN的对数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总氮 总磷 相关分析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尹俊岭 张学知 张家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8-130,97,共4页
衡水湖是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的一个人工湖泊,水源供给主要靠外流域调水。水体相对静止,水量交替缓慢,来水量水质复杂多变,对湖水水质影响较大。为净化水质,衡水湖采用以水生植物进行水质净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来水量水质... 衡水湖是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的一个人工湖泊,水源供给主要靠外流域调水。水体相对静止,水量交替缓慢,来水量水质复杂多变,对湖水水质影响较大。为净化水质,衡水湖采用以水生植物进行水质净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来水量水质、湖水水质监测,分析水生植物对氮、磷物质的净化作用;在不同水生植物区进行取样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净化效果最好的是沉水植物区,依次分别为荷花区、蒲草区、芦苇区。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 净化水质作用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学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外流域调水补充水源、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湿地营养物质的措施、利用种子库、植物繁殖体等途径恢复植被等措施。确定恢复目标为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恢复传统景观等,并对恢复后的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北方干旱地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湿地恢复目标 功能评价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水质现状评价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熊洋 张彦增 +1 位作者 尹俊岭 崔希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衡水湖是河北省国家重点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是衡水市区生活用水、电厂工业用水及周围灌区的重要水源地,对衡水市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水质现状评价、水质趋势分析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衡水湖 水质评价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学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0-112,155,共4页
衡水湖湿地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北温带生物密集湿地,国际上不同候鸟南北迁徙路线的密集交汇区,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最理想的栖息地。根据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 衡水湖湿地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北温带生物密集湿地,国际上不同候鸟南北迁徙路线的密集交汇区,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最理想的栖息地。根据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评价。按照湿地生物多样性评分标准,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功能评价 湿地保护 衡水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对降水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希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28,42,共4页
以衡水湖及周边24个雨量站1974年-2010年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分别计算了湖区、10km半径影响区、10~20km环形影响区、20~30km环形影响区的平均降水量,据此对衡水湖湿地的降水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降水形成机理探寻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以衡水湖及周边24个雨量站1974年-2010年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分别计算了湖区、10km半径影响区、10~20km环形影响区、20~30km环形影响区的平均降水量,据此对衡水湖湿地的降水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降水形成机理探寻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衡水湖湿地由近及远降水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反映了衡水湖湿地对周边区域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区域气候影响 降水量变化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农业种植结构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安国庆 韩奎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86-188,共3页
通过对衡水市农业用水矛盾、不同作物缺水量、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效益分析,衡水市取消13.333万hm^2麦田改种棉花,每年可节水4~5亿m^2,可为农民增收4亿元左右,同时也可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 通过对衡水市农业用水矛盾、不同作物缺水量、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效益分析,衡水市取消13.333万hm^2麦田改种棉花,每年可节水4~5亿m^2,可为农民增收4亿元左右,同时也可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因此,结合衡水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推广种植冬小麦一玉米农业种植结构,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推广种植棉花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农业用水,为保护和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种植结构 用水量分析 效益 衡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