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密度、骨代谢及骨小梁数量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兆文 李杰 霍玉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骨密度、骨代谢及骨小梁数量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33~49岁,平均年龄41.23岁;身体质量指数18.... 目的探讨基于骨密度、骨代谢及骨小梁数量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33~49岁,平均年龄41.23岁;身体质量指数18.87~30.28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58 kg/m^(2);骨折时间3~6 d,平均骨折时间4.56 d;上肢骨折95例,下肢骨折105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脂代谢异常3例;受伤因素,交通事故72例,机械伤53例,高处坠落75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肢体功能、骨代谢指标、骨小梁、骨密度及并发症等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优50例,良33例,一般10例,差7例,优良率为83.00%;对照组患者优20例,良30例,一般29例,差21例,优良率为50.00%;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5.59±9.41)min vs(95.09±9.13)min]、骨折愈合时间[(18.55±2.88)d vs(25.67±2.91)d]、住院时间[(8.19±0.99)d vs(14.53±1.54)d]和术中出血量[(119.54±10.21)mL vs(241.33±11.92)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20.59±1.87)分vs(15.66±1.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明显降低,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基端前肽(PINP)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TH[(24.43±5.01)ng/L vs(38.89±4.76)ng/L]和CTX[(463.21±50.21)ng/L vs(499.03±48.8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83.32±17.01)g/L vs(72.19±9.87)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小梁数量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0.73±0.17)g/cm^(2)vs(0.62±0.15)g/cm^(2)]和骨小梁数量[(4.02±0.29)U/mL vs(3.11±0.21)U/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不连(χ^(2)=3.886,P=0.049)和术后伤口感染(χ^(2)=4.781,P=0.029)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vs 13%、1%vs 17%。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优良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恢复肢体功能,并纠正骨密度、骨代谢和骨小梁指标异常表达,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降低骨不连率和皮肤坏死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 四肢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 骨小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李忠 尹祖昌 +3 位作者 闫菁辉 王铁铸 孟宪卿 王清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137例,L223例,L1121例,L123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定位椎弓根钉。观察组患者给予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钉。对比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骨代谢、骨愈合、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低于对照组[(9.8±2.9)°vs(13.5±3.0)°。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高于观察组[(14.2±3.4)%vs(8.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骨钙素(BG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19.23±6.34)μg/L vs(182.54±5.17)μg/L、(112.72±2.18)μg/L vs(93.67±2.69)μg/L、(7.52±0.36)μg/L vs(4.21±0.14)μg/L。P<0.05]。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07.58±4.25)μg/L vs(92.12±4.19)μg/L、(296.57±8.04)μg/L vs(237.28±7.82)μg/L。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0±0.27)μg/L vs(1.52±0.51)μg/L、(1.06±0.14)μg/L vs(1.35±0.28)μg/L、(0.98±0.27)μg/L vs(1.19±0.42)μg/L。P<0.05]。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除第1天观察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外[(3.88±0.54)分vs(3.31±0.43)分。P<0.05],其他不同时间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降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提高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促进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高度 骨代谢 COBB角 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 椎弓根技术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江 樊巍 +2 位作者 李兰涛 孟宪卿 汪兆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病程早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局部及全身炎症表现,X线检查未...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病程早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局部及全身炎症表现,X线检查未见异常,曾在外院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加重,局部炎性体征明显并伴有全身炎性反应,后经关节穿刺抽出脓液并经细菌培养证实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予肩关节切开引流并持续关节腔灌洗及敏感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成人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较少见,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注意与肩关节周围炎等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炎 化脓性 误诊 肩关节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镇痛及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倩 董慧领 +4 位作者 张崇 齐英花 陈庆国 张长青 柳永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1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高龄单膝术后镇痛及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单膝置换术的300例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A组和B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高龄单膝术后镇痛及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单膝置换术的300例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A组和B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镇痛,A组患者于术后行盲探股神经置管镇痛,B组患者行持续静脉镇痛。记录各组术后镇痛、镇静情况及谵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B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 <0.05),镇静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盲探股神经置管和持续静脉镇痛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提高了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了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股神经置管 单膝置换术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