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宫内病变 被引量:17
1
作者 尹晓燕 王淑玲 +2 位作者 张莹 魏建华 徐俊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宫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8例超声提示不同宫内病变患者接受择期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29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提示宫腔内病变,病理确诊221例,宫腔造影诊断198例,...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宫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8例超声提示不同宫内病变患者接受择期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29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提示宫腔内病变,病理确诊221例,宫腔造影诊断198例,宫腔镜诊断206例。超声宫腔造影、经阴道超声、宫腔镜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9.59%、74.16%、93.21%。结论对于宫内病变的诊断,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与宫腔镜的诊断准确性基本一致,且具有简便、易操作等优点,在妇科临床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子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程非特异性腰痛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
作者 郝振民 邓宇光 +2 位作者 郭振宁 吴冬倩 张胜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程非特异性腰痛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 目的: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程非特异性腰痛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剪切波超声成像以及超微血管成像测量。分别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急性组、亚急性组以及慢性组患者的多裂肌、竖脊肌的肌肉厚度、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弹性模量值、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肌肉厚度、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弹性模量值与功能障碍、疼痛情况以及姿势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病程患者的多裂肌肌肉厚度、血流速度、弹性模量值、血流阻力指数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高于对照组,前屈腰部活动度、后伸腰部活动度、左腿前侧、左腿后内侧、右腿前侧、右腿后内侧低于对照组。结论:SWE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程非特异性腰痛及功能障碍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郭迎春 孟令茜 +4 位作者 高志云 马星 刘文瑞 杨漪 彭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00-26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α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弹性模量(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值、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膨大指数(AI)等颈动脉弹性参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对各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Ep、β、PWVβ及AI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IMT、Ep、β、PWVβ呈正相关(P<0.05);IMT、Ep、β、PWVβ与AC呈负相关(P<0.05)。结论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检查,可以在血管壁形态、结构尚未出现影像学特征改变之前通过相关参数变化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 类风湿关节炎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5通过靶向调控CDC42基因表达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磊 邱明宪 +3 位作者 张慧荣 张金萍 赵静 康肖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分析miR-185以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miR-185是否通过调控CDC42影响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骨肉瘤的的28例... 目的:分析miR-185以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miR-185是否通过调控CDC42影响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骨肉瘤的的2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CDC42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miR-185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DC42基因与miR-185间的靶向关系。根据转染物不同,将MG63细胞分为miR-185 mimic组、miR-NC组、miR-185 inhibitor组、NC-inhibitor组、CDC42组(转染CDC42过表达载体)及阴性对照(NC)组,采用划痕愈合实验、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85和CDC42表达对MG63细胞迁移、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构建骨肉瘤MG6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qPCR法和WB法检测过表达或敲降miR-185对移植瘤组织中Ki67与CDC4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miR-185表达明显降低,而CDC42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CDC42是miR-185的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miR-185 mimic组MG63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均受到抑制(均P<0.01),而CDC42组MG63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均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均P<0.01);与miR-185组相比,miR-185+CDC42组MG63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均升高、S期细胞比例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85 mimic组移植瘤组织中Ki67、CDC42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iR-185 inhibitor组则相反(均P<0.01)。结论:在骨肉瘤组织中,miR-185呈低表达而CDC42呈高表达,miR-185能够通过负调控CDC42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85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MG63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孟令茜 郭迎春 +4 位作者 高志云 马星 刘文瑞 杨漪 彭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3-87,共5页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α 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弹性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结果中有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有31例健康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实验组颈动脉IMT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β、Ep、PWVβ和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肱动脉IMT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β、PWVβ与AI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中,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弹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与老年人颈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受年龄的影响,动脉IMT值改变无法体现RA和动脉粥样硬化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可将ET技术当成一种早期发现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的诊断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 老年人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hook双刃刀内路小梁切除术与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治疗POAG的术后早期疗效研究
6
作者 段颖 崔明霞 +2 位作者 张阳 树玲博 李楠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Kahook双刃刀(KDB)内路小梁切除术与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术后早期疗效研究。方法选取120例(120眼)POAG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KDB内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6... 目的探讨Kahook双刃刀(KDB)内路小梁切除术与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术后早期疗效研究。方法选取120例(120眼)POAG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KDB内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62例(62眼)患者为A组,采用GATT治疗的58例(58眼)患者为B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均为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均为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5.16%)与B组(39.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并发症主要为前房积血、眼压反跳,B组并发症主要为前房积血、睫状体脱离。结论KDB内路小梁切除术与GATT均能够有效降低POAG患者眼压,减少术后降眼压药物的使用,且手术并发症差异不明显。临床中对于术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意愿及实际情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Kahook双刃刀内路小梁切除术 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 眼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