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国安 王宝娟 丁红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6-517,共2页
患者男,63岁。因关节疼痛3年、多发结节1.5年,于2006年8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剧痒,在当地医院按“瘙痒症”治疗无效。10d后,出现四肢乏力,肘、膝关节肿痛,经药物治疗后疼痛稍缓解,但经常复发,疼痛时重时... 患者男,63岁。因关节疼痛3年、多发结节1.5年,于2006年8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剧痒,在当地医院按“瘙痒症”治疗无效。10d后,出现四肢乏力,肘、膝关节肿痛,经药物治疗后疼痛稍缓解,但经常复发,疼痛时重时轻,且肿痛进行性加重。1.5年前因头部、面部、项部出现结节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不理想。2个月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网状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宋红娟 王宝娟 +4 位作者 李秋梅 刘丽丽 张恒 马国安 丁红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即灭荨汤组(...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即灭荨汤组(灭荨汤+枸地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和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每组各1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慢性荨麻疹症状积分变化,并于治疗2疗程后客观评价各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灭荨汤组风团评分(0.59±0.70)分、瘙痒评分(0.75±0.66)分、总积分(1.35±1.24)分、复发率(1个月13.33%、3个月18.67%、6个月2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33%),灭荨汤组湿热内蕴证疗效(81.82%)显著低于风寒束表证(97.50%)、风热袭肺证(96.30%)、血虚风燥证(9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对慢性荨麻疹转归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不仅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而且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是慢性荨麻疹安全、高效的较为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灭荨汤 枸地氯雷他定片 盐酸西替利嗪 抗组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型毛母质瘤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国安 王宝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336,333-334,共4页
患儿男,15岁。主诉:左上臂肿物3个月余。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臂出现一绿豆大红色结节,因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结节逐渐增大、变软,遂于2016年2月26来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患儿既往体健... 患儿男,15岁。主诉:左上臂肿物3个月余。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臂出现一绿豆大红色结节,因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结节逐渐增大、变软,遂于2016年2月26来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患儿既往体健,否认发病前病变部位有蚊虫叮咬史及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均正常。全身未触及增大的浅表淋巴结。皮肤科检查:左上臂一直径为1.3cm的半球形暗红色肿物,假水疱外观,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图1A),质软,压之则下陷,抬起则复原,有空泡感(图1B、C),疱底可触及一质硬结节,边界清楚,无明显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下部可见边界清楚、周围有结缔组织包绕的以影细胞为主的肿瘤团块,局部可见嗜碱性粒细胞、过渡细胞、钙化灶及巨细胞反应;肿瘤团块上部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管增生、扩张及淋巴水肿(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水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