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祥匣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1期60-62,共3页
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地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为社会居民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 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地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为社会居民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绿色化发展,逐步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基于此,该文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康敬宁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修复技术凭借环境友好和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一项为期24个月的实地试验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场地种植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并接种特定的根际促生菌,土壤中的... 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修复技术凭借环境友好和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一项为期24个月的实地试验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场地种植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并接种特定的根际促生菌,土壤中的铅、镉、铬去除率分别实现了67.8%、58.4%、52.3%的显著效果。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提升2.5倍,微生物数量增加3.2倍。实验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为污染场地生态功能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复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及治理经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婷 王自发 +10 位作者 何立涛 崔延斌 孙欢欢 陆芊芊 陈曦 赵域圻 王涛 雷山东 王海波 耿伟 马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0-1738,共9页
衡水市作为“2+26”城市中典型的低GDP、高污染城市,其空气质量排名常年处于74个重点城市的后10位.自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工作开展以来,衡水市开展了大量污染成因研究及污染治理工作,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从空... 衡水市作为“2+26”城市中典型的低GDP、高污染城市,其空气质量排名常年处于74个重点城市的后10位.自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工作开展以来,衡水市开展了大量污染成因研究及污染治理工作,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从空气质量变化、排放源、污染物来源解析及气象条件与排放贡献等方面,梳理了衡水市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及治理经验.结果表明:①衡水市的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PM10和PM2.5治理成效明显.2018年衡水市ρ(PM10)和ρ(PM2.5)年均值比2017年分别下降了25.12%和19.73%,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54.84%和51.22%,但O3污染形势逐渐严峻,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由55d(2013年)增至125d(2018年).②相比于2016年,衡水市2017年SO2、NOx、CO、PM10、PM2.5、BC、OC、VOC的排放总量均大幅下降.③2013—2018年导致衡水市PM2.5下降的因素中,气象因素占8.0%,排放源因素占92.0%,说明衡水市通过减排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较为显著.④硝酸盐已经取代硫酸盐成为秋冬季颗粒物二次转化中最重要、占比最高的成分.研究显示,衡水市高ρ(PM2.5)主要以本地排放和临近地区输送为主,为有效控制衡水市PM2.5污染的发生与发展,应采取本地排放控制与“2+26”城市联防联控相结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市 污染成因 减排效果 治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PM_(2.5)和O_(3)污染的关联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彦坤 徐蕾 +13 位作者 杨婷 张聘 崔延斌 茆磊 赵晶 危硕 呼亚飞 陈碧璇 李亮 赵有宇 王富婷 李弘毅 李颖 牛春霞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67-1476,共10页
近年来,PM_(2.5)-O_(3)复合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为深入探究京津冀地区复合污染的防控特性,本文以衡水市为例,基于2021年5月—2022年9月衡水市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的观测资料,根据污染物浓度对研究日进行分类,并重点探究... 近年来,PM_(2.5)-O_(3)复合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为深入探究京津冀地区复合污染的防控特性,本文以衡水市为例,基于2021年5月—2022年9月衡水市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的观测资料,根据污染物浓度对研究日进行分类,并重点探究不同污染类型及不同光化学水平下PM_(2.5)与O_(3)的关联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2021年5月—2022年9月衡水市污染类型中,清洁日(低浓度PM_(2.5)-低浓度O_(3))占比最大,达48.3%.(2)日均PM_(2.5)/CO(二者浓度之比,下同)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呈冬季(0.09)>春季(0.08)>秋季(0.06)>夏季(0.04)的特征,春季大气氧化性较强.(3)随着光化学活性水平的提高,PM_(2.5)浓度、PM_(2.5)/CO以及PM_(2.5)中二次气溶胶的比例均有所增加.(4)PM_(2.5)与O_(3)协同增长时段主要发生在风速为1.3~1.8 m/s、温度为25.8~32.1℃、相对湿度为34.3%~60.5%的气象条件下,集中发生在轻度光化学活性水平(52.9%)情况下,说明低风速、高温和低湿情况有利于PM_(2.5)-O_(3)复合污染的发生,轻度光化学活性水平下可促进PM_(2.5)中二次气溶胶的生成.研究显示,O_(3)促进PM_(2.5)中二次组分的生成,而气象条件也是导致PM_(2.5)-O_(3)复合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光化学活性 协同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Z滤波的京津冀2013~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域圻 杨婷 +3 位作者 王自发 何立涛 吴林 崔延斌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9,共11页
通过国务院“大气十条”等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开展科学分析研究,可为后续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科学精准治理提供有效科技支撑。由于气象条件是影响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重... 通过国务院“大气十条”等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开展科学分析研究,可为后续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科学精准治理提供有效科技支撑。由于气象条件是影响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治理效果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区分气象条件和减排措施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具体贡献。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3~2018年86个监测站点逐日PM2.5浓度以及欧洲中期气象预报中心(ECMWF)气象再分析资料,采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分析PM2.5浓度观测序列的时频特性,将其分解为短期天气影响分量、中期季节变化分量以及长期趋势分量3个部分,针对分解浓度序列建立气象因子回归模型,实现定量评估气象和减排对治理效果的具体贡献。在研究时间段内,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PM2.5浓度的长期分量显著下降(22.2%~58.0%),其中邢台市下降幅度最大(58.0%)。整体分析表明,气象条件和排放源均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改善,但减排措施是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决定性原因,具体贡献为气象条件的影响占18.5%,排放源的影响占81.5%。逐城分析表明,唐山市的气象条件最有利于PM2.5浓度的减小(29.2%),而衡水市的减排措施最有利于PM2.5浓度的减小(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 滤波 PM2.5 浓度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宏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8期13-15,共3页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国家开始出台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并且在技术层面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其中多种环境监测技术与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不过整体上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从...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国家开始出台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并且在技术层面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其中多种环境监测技术与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不过整体上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从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出发,讨论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要性,阐述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希望给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治理 环境工程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