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不规则心律的超声观察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星 刘宁 +3 位作者 刘书海 刘文瑞 王鹏 郝振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06-3207,共2页
目的:总结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产前超声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胎儿预后。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不规则心律的胎儿进行研究,回顾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结合产后随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新生儿均存活。产后心律恢复正... 目的:总结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产前超声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胎儿预后。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不规则心律的胎儿进行研究,回顾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结合产后随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新生儿均存活。产后心律恢复正常的为89例(86.4%);出生后持续存在心律失常现象的为14例(13.6%)。其中窦性心律不齐6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偶发房早5例(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频发房早伴偶发二联律、并有房间隔缺损者1例。结论:大多数胎儿不规则心律的预后良好,多数可自行消失。超声多普勒是检测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分析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的转归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恩林 马星 +3 位作者 刘文瑞 平泽 吴南 刘书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1-633,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单纯室间隔缺损(VSD)在宫内及出生后2年内的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选择诊断为单纯VSD的65名孕妇为随访对象,记录单纯VSD的发生部位、大小和愈合率.结果65例胎儿中,15例(23.08%)宫内自然愈合,8例...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单纯室间隔缺损(VSD)在宫内及出生后2年内的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选择诊断为单纯VSD的65名孕妇为随访对象,记录单纯VSD的发生部位、大小和愈合率.结果65例胎儿中,15例(23.08%)宫内自然愈合,8例(12.31%)于出生后12个月内愈合,17例(26.15%)于出生后13~24个月愈合,25例(38.46%)未愈合.24个月内肌部缺损、膜部缺损及干下型缺损的自然愈合率分别为81.25%(26/32)、43.33%(13/30)、33.33%(1/3).肌部缺损的愈合率高于膜部缺损(P<0.05).VSD<3.0mm的愈合率明显高于VSD>3.0mm者(P<0.01).结论小的肌部及膜部VSD有较高的宫内及出生后婴儿期自然愈合率,出生后24个月内的自然愈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胎儿疾病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骶尾部皮脂腺囊肿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凤琴 秦丽 王晓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1-821,共1页
1病历简介 患者,男,65岁。发现骶尾部无痛性肿物2年,因近日生长加快来院就诊。查体:骶尾部向外突出一约7cm×5cm大小的肿物,边界清,皮肤表面光滑,形态欠规则,可推动,局部皮肤颜色正常。
关键词 皮脂腺疾病 超声检查 骶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霞 赵玉珍 +2 位作者 孙心平 杨漪 薛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39-4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3D CPA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 46例 ,评定血管分型 (I~III型 ) ,计算肿瘤血管指数 (VI)。结果 ① 3 6例肾恶性肿瘤中 3D CPAIII型 2 6例 ,II型 10例 ;10例良性肿瘤 3D...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3D CPA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 46例 ,评定血管分型 (I~III型 ) ,计算肿瘤血管指数 (VI)。结果 ① 3 6例肾恶性肿瘤中 3D CPAIII型 2 6例 ,II型 10例 ;10例良性肿瘤 3D CPAI型 6例 ,II型 4例。以 3D CPAIII型诊断肾恶性肿瘤敏感性为 72 .2 % ,特异性为 10 0 %。②恶性肾肿瘤VI为 (0 .3 418± 0 .15 5 6)条 /cm3 ,良性肾肿瘤VI为 (0 .1948± 0 .0 5 73 )条 /cm3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以VI >0 .2 5条 /cm3 诊断恶性肾肿瘤敏感性 77.8% ,特异性 80 %。结论  3D CPA可清晰、完整、立体显示肾肿瘤的血管分布 ,其血管分型、血管指数有助于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诊断 血管分型 肿瘤血管指数 多普勒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肿瘤的三维和二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霞 赵玉珍 +2 位作者 孙心平 杨漪 薛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肾肿瘤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二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多普勒技术 血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孟令茜 郭迎春 +4 位作者 高志云 马星 刘文瑞 杨漪 彭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3-87,共5页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α 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弹性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结果中有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有31例健康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实验组颈动脉IMT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β、Ep、PWVβ和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肱动脉IMT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β、PWVβ与AI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中,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弹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与老年人颈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受年龄的影响,动脉IMT值改变无法体现RA和动脉粥样硬化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可将ET技术当成一种早期发现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的诊断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 老年人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