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部巨大遗传性多发性毛根鞘囊肿
1
作者 王展 韩莉 冯会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6-238,共3页
患者女,68岁。因头皮多发肿物40年,破溃伴疼痛2个月就诊。患者4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黄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多并增大至鸡蛋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一肿物破溃伴疼痛,患者自行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 患者女,68岁。因头皮多发肿物40年,破溃伴疼痛2个月就诊。患者4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黄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多并增大至鸡蛋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一肿物破溃伴疼痛,患者自行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遂于2022年5月22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5年,自行口服降糖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病情稳定。家族中患者祖父、伯父、父亲、堂兄、侄女和儿子均有类似头皮多发肿物。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头皮可见7个直径1.5~12.0 cm近肤色类圆形质中肿物,表面光滑,隆起于头皮,肿物可推动;枕部肿物直径10 cm,基底较宽,表面可见直径4.5 cm溃疡,有渗出,并可见软骨样物质(图1A~C),伴明显触痛。身体其他部位无类似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根鞘囊肿 多发性 遗传性 巨大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型钙化上皮瘤及皮肤镜表现
2
作者 韩莉 冯会敏 +1 位作者 韩占栋 刘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47,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左腋下出现水疱样肿物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腋下发现绿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明确诊治,于2020年2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均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左腋下出现水疱样肿物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腋下发现绿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明确诊治,于2020年2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均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左腋下一直径1.3 cm类圆形半透明囊性肿物,呈水疱样,表面光滑(图1),触之较软,有压痛,其他部位无类似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上皮瘤 水疱型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37、miR-223-3p、PARP14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
作者 冯玉俊 王林娜 +1 位作者 赵正历 刘海楠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8-603,共6页
目的 探究miR-637、miR-223-3p、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4(PARP14)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73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637、miR-223-3p... 目的 探究miR-637、miR-223-3p、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4(PARP14)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73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637、miR-223-3p、PARP14表达;所有患者随访3年,根据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患者癌组织miR-637、miR-223-3p、PARP14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miR-637 mR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miR-223-3p、PARP14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637 mRNA在临床分期Ⅲ~Ⅳ期、包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为低表达(P<0.05),PARP14 mRNA在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2 cm、包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为高表达(P<0.05),miR-223-3p mRNA在肿瘤直径≥2 cm、包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为高表达(P<0.05)。死亡组癌组织miR-637mRNA表达量低于生存组,miR-223-3p、PARP14表达mRNA表达量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癌组织miR-637 mRNA表达量升高为影响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23-3p、PARP14 mRNA表达量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癌组织miR-637、miR-223-3p、PARP14表达联合检测预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值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癌组织miR-637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癌组织miR-223-3p、PARP14高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甲状腺患者癌组织miR-637、miR-223-3p、PARP14 mRNA呈异常表达现象,上述指标mR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且miR-637、miR-223-3p、PARP14联合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RNA-637 微小RNA-223-3p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4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疹性汗管瘤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俊峰 李鑫 姜秋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1-712,711,共2页
患者女,27岁。主诉:面部及胸腹部起淡黄色小丘疹10年。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下眼睑周围分别有十几个针尖至小米粒大的淡黄色丘疹,出汗或日晒后略有痒感,未予重视,皮疹渐增多并波及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屈侧等部位。... 患者女,27岁。主诉:面部及胸腹部起淡黄色小丘疹10年。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下眼睑周围分别有十几个针尖至小米粒大的淡黄色丘疹,出汗或日晒后略有痒感,未予重视,皮疹渐增多并波及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屈侧等部位。近5年来自觉月经期前1~3d皮损增大肿胀,色泽也略有加深,遂于2012年5月18日来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管瘤 发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状角化不良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峰 牛晓暐 +1 位作者 何春霞 姜秋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0-610,共1页
患者女,66岁。因头皮肤色结节2年于2012年2月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头顶出现黄豆大的肤色类圆形结节,不痛不痒,未予重视。皮疹缓慢增大至樱桃大后不再有明显变化,但在梳头或搔抓后常会有角化物脱落。既往体健,家... 患者女,66岁。因头皮肤色结节2年于2012年2月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头顶出现黄豆大的肤色类圆形结节,不痛不痒,未予重视。皮疹缓慢增大至樱桃大后不再有明显变化,但在梳头或搔抓后常会有角化物脱落。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不良 疣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皮瘤1例
6
作者 李俊峰 冯会敏 +1 位作者 韩莉 姜秋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1-531,共1页
患者女,67岁。左足拇趾屈侧肿物3年,于2014年4月11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拇趾屈侧出现一黄豆大丘疹,走路时有轻度疼痛,自行忍耐未诊治。该丘疹进行性增大。因长期走路压迫和摩擦逐渐变为扁平状并紧贴在... 患者女,67岁。左足拇趾屈侧肿物3年,于2014年4月11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拇趾屈侧出现一黄豆大丘疹,走路时有轻度疼痛,自行忍耐未诊治。该丘疹进行性增大。因长期走路压迫和摩擦逐渐变为扁平状并紧贴在拇趾屈侧面,病程中无破溃及渗液。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常年口服硝苯地平(20mg,每日2次),血压控制可,否认左足拇指有外伤史,婚育史无特殊.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角皮瘤 指(趾)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汗腺汗孔瘤1例
7
作者 李俊峰 何春霞 +1 位作者 韩莉 姜秋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8,共1页
患者男,52岁。因右侧足跟外侧缘淡红色结节10年于2011年8月8日来我科就诊。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外踝下方一绿豆大圆顶状隆起的结节.无自觉症状,病程中无破溃及渗液,皮损逐渐增至蚕豆大,近1年来自觉轻度瘙痒,因经常搔抓皮疹... 患者男,52岁。因右侧足跟外侧缘淡红色结节10年于2011年8月8日来我科就诊。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外踝下方一绿豆大圆顶状隆起的结节.无自觉症状,病程中无破溃及渗液,皮损逐渐增至蚕豆大,近1年来自觉轻度瘙痒,因经常搔抓皮疹表面逐渐粗糙,偶有出血。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小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色素性荨麻疹1例
8
作者 李俊峰 南海峰 +1 位作者 高阳 姜秋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0,共1页
患者女,49岁。因全身起色素性皮疹伴瘙痒7年于2013年1月1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有两三处玉米粒大的棕褐色斑,伴轻度瘙痒,遇热或搔抓后可出现皮肤发红或风团,未予重视。
关键词 荨麻疹 色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晓娟 石劲松 +3 位作者 张玲染 徐小溪 侯素平 张清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与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 2,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ESCC组织...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与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 2,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ESCC组织和48例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LCE1和RFT2在ESCC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1%(74/87)、14.6%(7/48)及74.7%(65/87)、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1及RFT2表达与ESCC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最长径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ESCC组织中PLCE1与RFT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646,P<0.05)。结论 PLCE1和RFT2均在ESCC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长径密切相关,提示PLCE1与RFT2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PLCE1 RFT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肿瘤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洪博 王文智 +2 位作者 邱雷 刘艳彩 刘铁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3-1305,共3页
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传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相互补充、综合应用的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新技术也逐渐... 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传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相互补充、综合应用的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新技术也逐渐增加。免疫组化单一染色方法由于提供组织信息有限,且着色在2张或多张切片上,位置分离,加大了病理医师对结果判读的难度。双染技术可以弥补单一染色的不足,该技术可在同一切片上同时或先后进行两种不同染色,如免疫组化双染、免疫组化与特殊染色、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等。本文着重介绍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各肿瘤组织中的诊断应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鳞癌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 子宫颈组织 双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洪博 王文智 +2 位作者 邱雷 刘艳彩 刘学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6-957,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7天入院。B超示左侧乳腺内非匀质低回声结节(BI-RADSⅣa类)。外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抬高、内陷及溢液;双乳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区,大小3 cm×2 cm,边...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7天入院。B超示左侧乳腺内非匀质低回声结节(BI-RADSⅣa类)。外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抬高、内陷及溢液;双乳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区,大小3 cm×2 cm,边界不清,质略硬,活动度较差,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乳腺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低级别腺鳞癌 化生性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娟 石劲松 +1 位作者 王林娜 孙晓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5-836,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左侧有多个肿物,局部无红肿、疼痛,患者无发热,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未经任何治疗,肿物逐渐增大,为求明确诊治入院。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部左侧皮肤... 患者男性,4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左侧有多个肿物,局部无红肿、疼痛,患者无发热,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未经任何治疗,肿物逐渐增大,为求明确诊治入院。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部左侧皮肤隆起,可触及多个圆形肿物,最大者4 cm×3 cm大小,无红肿,肿物无触痛,质硬,活动度差,未闻及血管杂音。 B超示:左侧颈部及颌下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最大者3.1 cm×2.1 cm大小,边界清,外形尚规则,呈类圆形,内可见较多动静脉血流信号。 CT示:左侧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炎并右下肺炎性改变,两侧胸腔少许积液。全麻下经左颈部斜形切口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术中于胸锁乳突肌两侧可见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大者4 cm × cm大小,表面呈灰褐色,边界欠清,常规切除颈部部分淋巴结,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B细胞淋巴瘤 CD30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误诊非典型腺瘤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雷 刘洪博 +1 位作者 张梅 郭莲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患者男性,65岁。一周前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而人院,无疼痛不适感。外科检查:颈部不对称,甲状腺右侧可触及一大小4cm×3cm肿物,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B超示(右侧)甲状腺多发实性及囊性结节。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甲... 患者男性,65岁。一周前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而人院,无疼痛不适感。外科检查:颈部不对称,甲状腺右侧可触及一大小4cm×3cm肿物,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B超示(右侧)甲状腺多发实性及囊性结节。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外侧见一大小4cm×3cm×3cm的结节,游离甲状腺右叶上下级,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切除甲状腺右叶大部,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变梁状肿瘤 甲状腺肿瘤 非典型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恶性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娟 孙晓玲 +1 位作者 王林娜 侯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57,共2页
患者女性.34岁,因发现右侧外阴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自诉4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不详,6个月前自觉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外阴肿物,建议观察未治疗,近6个月肿物增大不明显,活动时偶有疼痛.
关键词 外阴肿瘤 恶性血管球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BP2通过Wnt/β-catenin通路调控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 康朋朋 +2 位作者 种肖宇 胡景玉 张长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CRAB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与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配对正常子宫内膜组... 目的:探讨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CRAB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与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配对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共24对;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An3ca、KLE。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B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RABP2的表达情况,采用WB法检测An3ca及KLE细胞中敲低CRABP2表达的效率,并以EDU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CRABP2表达后的An3ca及KLE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及WB法检测敲低CRABP2表达后的An3ca及KLE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关键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D1、MMP7及MMP9)的表达情况。以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观察敲低CRABP2表达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和移植瘤组织中Ki67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CRABP2在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转染靶向CRABP2的shRNA后,An3ca、KLE细胞中CRABP2的表达降低(均P<0.01);敲低CRABP2表达后An3ca及KLE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均降低(均P<0.01),并且Wnt/β-catenin通路受到抑制(P<0.01)。成瘤实验显示敲低CRABP2表达后,裸鼠体内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CRABP2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发挥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 WNT/Β-CATENIN通路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2-1493,共2页
患者女性,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偶有咳痰、胸闷不适4年”入院。CT检查示左肺下叶囊性占位(图1)。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后纵隔,大小8.0 cm×8.0 cm×7.0 cm,壁厚,张力高,与左肺下叶、主动脉、壁层胸膜关系紧密。肿物与周围组... 患者女性,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偶有咳痰、胸闷不适4年”入院。CT检查示左肺下叶囊性占位(图1)。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后纵隔,大小8.0 cm×8.0 cm×7.0 cm,壁厚,张力高,与左肺下叶、主动脉、壁层胸膜关系紧密。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物基底处与主动脉紧密无间,保留部分主动脉基底处囊壁,移除肿物。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室管膜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部脂肪瘤1例
17
作者 刘洪博 夏志云 华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72,共1页
患者女性,5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性腹痛5天入院。体检: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冠心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神清语利,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剑突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女性,5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性腹痛5天入院。体检: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冠心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神清语利,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剑突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内镜示:胃窦黏膜下层见低回声病变(脂肪瘤、胃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肿瘤 脂肪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