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阶段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分析——以衡水市武邑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桂侠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说法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经济贫困地区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树牢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说法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经济贫困地区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树牢高质量发展之志、鼓足"弯道超车"之气,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完全具有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贫困地区 “弯道超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引领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玮 《成才之路》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遵循。文章分析高校军事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探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出“课程思政”引领下... 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遵循。文章分析高校军事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探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出“课程思政”引领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要做好五个方面:要强化“课程思政”引领作用,加强军事理论课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凸显军事理论课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军事理论课程的育人效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军事理论课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苗宇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文章从北关村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入手,探讨该村在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该村智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文章从北关村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入手,探讨该村在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该村智慧养老服务的创新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从而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 北关村 解决策略 老年人 农村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融合路径探赜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玮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能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契合,以教育理念为基点,以课程内容重构为抓手,以理论研究为桥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探索二者相互融合的新路径,实现传统家训文化在新时代、新领域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文化 立德树人 高校 育人目标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诗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分析
5
作者 崔锁江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儒诗在广义上包括中国古代一般文人创作的以儒学为主题的诗歌。狭义的儒诗则是儒者创作的诗歌。其内涵可以划分为景物、志行、道学、心性、颂圣等五大主题。道学诗给人造成刻板印象,被看作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儒诗。儒诗的基本形态深受儒... 儒诗在广义上包括中国古代一般文人创作的以儒学为主题的诗歌。狭义的儒诗则是儒者创作的诗歌。其内涵可以划分为景物、志行、道学、心性、颂圣等五大主题。道学诗给人造成刻板印象,被看作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儒诗。儒诗的基本形态深受儒家诗学的影响,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各自的儒学思想,在诗歌文学研究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诗 儒学 儒者 道学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质量文化现状调查研究:以H高校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伏彬 步玉恩 +1 位作者 董建梅 王静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86-91,共6页
质量文化建设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的亮点,以H学校教职工为调查对象,开展质量文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高校质量文化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亟需加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及管理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转... 质量文化建设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的亮点,以H学校教职工为调查对象,开展质量文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高校质量文化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亟需加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及管理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转变观念,强化内涵发展思路,以人文本,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理顺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质量文化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质量文化 审核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QP的分布式系统消息可靠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魏连秋 张义红 +3 位作者 张建光 马倩 邢春燕 刘伟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12期51-53,共3页
在分布式环境下,各模块子系统需要通过消息系统来进行通信,消息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子系统中进行处理,一旦消息系统发生问题,如消息丢失、消息阻塞、消息系统瘫痪,将使整个业务系统的处理效率低下甚至崩溃而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对消息系... 在分布式环境下,各模块子系统需要通过消息系统来进行通信,消息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子系统中进行处理,一旦消息系统发生问题,如消息丢失、消息阻塞、消息系统瘫痪,将使整个业务系统的处理效率低下甚至崩溃而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对消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在研究了现有的可靠性传输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MQP改进的可靠性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springboot和RabbitMQ实现消息可靠传输、消息可靠存储、消息可靠消费,可对投递异常及消费异常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QP springboot RabbitMQ 消息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度”考核模式: 基于全国32所高校目标考核文件的思考
8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5-68,共4页
“质-量-度”考核模式是基于全国32所高校目标考核办法总结提炼出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主要以相关哲学原理、管理学理论和相关政策为基础,意在总结和展现我国高校目标考核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和民意测评等关键... “质-量-度”考核模式是基于全国32所高校目标考核办法总结提炼出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主要以相关哲学原理、管理学理论和相关政策为基础,意在总结和展现我国高校目标考核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和民意测评等关键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正在实施和后续有意实施目标考核的高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目标考核 考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张力下基层惯用非正式减压手段引致执行悖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经过层层传递,从中央到地方难免受区域特点、地方实情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变通调适,以变通、共谋为代表的非正式运作正是基层摆脱政策执行困境的常用手段,其中又以变通方式下的主动加码最为常见。但主动加码之下也并未真... 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经过层层传递,从中央到地方难免受区域特点、地方实情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变通调适,以变通、共谋为代表的非正式运作正是基层摆脱政策执行困境的常用手段,其中又以变通方式下的主动加码最为常见。但主动加码之下也并未真正带来工作效果的显著改善,反而出现延伸扩展中的敷衍行为,推陈出新中的半途而废,聚焦开局中的“面子工程”。这就需要上级与地方协调,消减政策张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行为融合,提升结果重要性;环境与感受同构,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组织 执行悖论 政策张力 非正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合相分:儒学与名教价值体系的关系史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锁江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年第6期47-56,共10页
名教的创立源于先秦法家与儒家的名分思想。秦始皇设立的皇帝制度、董仲舒的儒术国家化与三纲的确立是名教在秦汉时期成型的重要标志。名教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魏晋玄学代表着对名教的反思。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成为维护... 名教的创立源于先秦法家与儒家的名分思想。秦始皇设立的皇帝制度、董仲舒的儒术国家化与三纲的确立是名教在秦汉时期成型的重要标志。名教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魏晋玄学代表着对名教的反思。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成为维护名教的重要手段。明末以来的启蒙思想家逐渐开始批判名教,由此开启了儒学与名教相分离的进程。近代学者对以君、父、夫为核心的名教价值体系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脱离名教纠缠的儒学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教 教化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造: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突破口——以“公共教育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第4期65-69,共5页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课程改造为突破口,变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转向行动体系的课程设计,遵循工作过程特征和学生认知特点,解构学科体系的知识排序,重构工作过程的知识序列,通过课程改造推动人才培养类型乃至学校...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课程改造为突破口,变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转向行动体系的课程设计,遵循工作过程特征和学生认知特点,解构学科体系的知识排序,重构工作过程的知识序列,通过课程改造推动人才培养类型乃至学校的整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课程改造 公共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备课的“六部曲”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义红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1期70-71,共2页
高校教师教学虽然没有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但职业良心也驱使他们尽心做好教学工作。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愉快而高效的学习过程,必须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对高校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多地取决于备课充分与否,要精心设... 高校教师教学虽然没有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但职业良心也驱使他们尽心做好教学工作。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愉快而高效的学习过程,必须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对高校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多地取决于备课充分与否,要精心设计教学全过程,做好备课工作的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备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3
作者 边双燕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文化自信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自信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路径选择
14
作者 郭文飞 茹亚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从党和国家、社会、高校3方面入手,传承优良作风,加快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弘扬革命精神,积极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促进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发扬西柏坡精神,激...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从党和国家、社会、高校3方面入手,传承优良作风,加快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弘扬革命精神,积极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促进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发扬西柏坡精神,激励高校勇往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西柏坡精神 传承 弘扬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望纪念改革开放40年
15
作者 付敏 《广东蚕业》 2018年第9期88-89,共2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建设与改革的新篇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短短四十年,中国人民用改革与创新的时代精神与实践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取得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建设与改革的新篇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短短四十年,中国人民用改革与创新的时代精神与实践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爱诠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6
作者 张义红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年第3期198-199,共2页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与其他社会职业有相同的地方,但因为其培养人的职业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又具有其特殊特征。高校教师的教育职责有其特殊性,文章从爱的角度阐述高校...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与其他社会职业有相同的地方,但因为其培养人的职业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又具有其特殊特征。高校教师的教育职责有其特殊性,文章从爱的角度阐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乡村民众文化素养的培育策略
17
作者 高春菊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1期1-2,共2页
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村民众文化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现代新型农民,应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培育现代政... 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村民众文化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现代新型农民,应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培育现代政治素养;完善教育事业,培育基础文化素养;强化参与意识,培育公共精神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众 文化素养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