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化工程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曙光 李福勤 +2 位作者 候明刚 何绪文 刘双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131,135,共4页
介绍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参数。预处理采用中和絮凝沉淀及机械过滤工艺,其后采用反渗透除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矿井水中加入25mg·L-1的PAC和0.6mg·L-1的PAM后,絮凝沉淀效果好,再经过滤及反渗透工艺处理,出... 介绍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参数。预处理采用中和絮凝沉淀及机械过滤工艺,其后采用反渗透除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矿井水中加入25mg·L-1的PAC和0.6mg·L-1的PAM后,絮凝沉淀效果好,再经过滤及反渗透工艺处理,出水的电导率稳定在30μS·cm-1,可直接用于配乳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高矿化度 混凝沉淀 机械过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德海 赵曙光 +1 位作者 吴东升 刘双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5,共4页
根据已建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对新建的矿井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实践表明,改进后的矿井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大大减轻后续工艺的负荷,适应了进水水质变化大的要求,使后续的预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沉淀及快滤... 根据已建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对新建的矿井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实践表明,改进后的矿井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大大减轻后续工艺的负荷,适应了进水水质变化大的要求,使后续的预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沉淀及快滤)及反渗透脱盐工艺的运行更加稳定。矿井水中加入50 mg/L PAC和1 mg/L PAM后,絮凝沉淀效果能满足后续工艺水质要求。预处理后再经反渗透工艺处理,出水的电导率稳定在15~20μS/cm,可直接用于饮用水及配乳液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设计 混凝沉淀 过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