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南县优质晚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试验
1
作者 何红丽 谢瑞林 郑丽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7期79-81,16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衡南县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晚稻新品种,2022年引进13个晚稻优质稻新品种进行展示和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两优1566、邦两优香丝苗、邦两优香占、又香优龙丝苗、农两优998、广8优龙... 为筛选出适宜在衡南县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晚稻新品种,2022年引进13个晚稻优质稻新品种进行展示和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两优1566、邦两优香丝苗、邦两优香占、又香优龙丝苗、农两优998、广8优龙丝苗等6个品种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较抗倒,抗病能力较强,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衡南县晚稻优质稻主导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新品种 抗性 产量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军晖 田琴琴 +5 位作者 罗谷林 刘冠 罗召国 王水怀 刘颖成 易镇邪 《作物研究》 2024年第3期225-229,共5页
2021—2023年,衡南县组织实施了较大面积的双季杂交稻高产技术攻关与示范。本文在总结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攻关示范成效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针对该模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双季稻生产效益、提高科... 2021—2023年,衡南县组织实施了较大面积的双季杂交稻高产技术攻关与示范。本文在总结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攻关示范成效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针对该模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双季稻生产效益、提高科技支撑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双季杂交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杂交稻 示范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推广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娜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4期7-9,共3页
湖南省衡南县通过对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技术推广应用受诸多因素制约。为有效提升农户科学施肥技能,从而实现农作物高效增产,探讨分析了衡南县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推广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建设高效土壤检测诊断服务... 湖南省衡南县通过对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技术推广应用受诸多因素制约。为有效提升农户科学施肥技能,从而实现农作物高效增产,探讨分析了衡南县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技术推广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建设高效土壤检测诊断服务系统、基于土壤-作物需求耦合构建精准施肥策略、强化农民科学施肥知识技能培训、建设技术推广体系与服务平台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 科学施肥 技术推广 土壤检测 湖南省衡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杂交中稻种性安全评价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卫东 陈祖方 +5 位作者 吴先浩 周飞云 刘亚丽 杨玲玲 封春芳 何华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8,11,共4页
为掌握衡南县主要中稻品种种性安全,评价品种在种性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为衡南县品种退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8—2019年对近几年审定的17个中稻品种进行了种性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800、隆两优1988、隆两优1308、隆两优1... 为掌握衡南县主要中稻品种种性安全,评价品种在种性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为衡南县品种退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8—2019年对近几年审定的17个中稻品种进行了种性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800、隆两优1988、隆两优1308、隆两优1377、隆两优华占、隆两优1319、晶两优华占这7个品种可作为中稻栽培品种在衡南县大面积推广;Y两优900、Y两优957、Y两优17、梦两优534这4个品种可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梦两优华占、Y两优9918、兆优5455、C两优651这4个品种建议在有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情况下作中稻谨慎推广种植;湘两优900不宜在衡南县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品种评价 种性安全 衡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稻谷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5
作者 肖丹 彭思李 甘宗恒 《花卉》 2017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6个乡镇(办事处、片区服务中心),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98.63万亩,其中水田86.49万亩,旱土12.14万亩。属粮食种植优势区域,粮食生产成绩突出,多次荣...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6个乡镇(办事处、片区服务中心),总人口113.74万人,乡村人口74.7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98.63万亩,其中水田86.49万亩,旱土12.14万亩。属粮食种植优势区域,粮食生产成绩突出,多次荣膺国省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属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制度改革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2019年烟草校正试验总结
6
作者 肖孟操 刘军晖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4期98-102,共5页
试验表明:在我县烤烟生产区,习惯区施肥总量(纯量)为N8.8公斤/亩,P2O512.6公斤/亩,K2O36.7公斤/亩,配方区为N11公斤/亩,P2O511公斤/亩,K2O27公斤/亩的施肥量情况下,无论习惯区和配方区,产量和产值、均价均较无肥区有大幅度增加,习惯区... 试验表明:在我县烤烟生产区,习惯区施肥总量(纯量)为N8.8公斤/亩,P2O512.6公斤/亩,K2O36.7公斤/亩,配方区为N11公斤/亩,P2O511公斤/亩,K2O27公斤/亩的施肥量情况下,无论习惯区和配方区,产量和产值、均价均较无肥区有大幅度增加,习惯区亩产增加149.7kg,增产254.9%,配方区亩产增加119.0kg,增产202.6%,习惯区产值增加3067.23元,增加339.4%,配方区产值增加2645.67元,增加292.7%;习惯区均价增加3.64元/kg,增加23.6%,配方区均价增加4.59元/kg,增加29.8%。配方区较习惯区亩产减产30.7kg,减产14.7%,亩产值增少421.57元,减少10.6%,均价增加0.95元/kg,增加5.0%。习惯区和配方区在生长发育时期上没有明显区别,株高、茎围等生物学性状差别不大。生产中应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氮,控施磷肥,适当减少钾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肥料配方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一季晚稻品种在衡南县的生态适应性鉴定
7
作者 李卫东 资晖军 +3 位作者 陈珂 谢瑞林 罗召国 程锋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2期79-81,共3页
2020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实施了15个一季晚稻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试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建两优华占、C两优华占、准两优608、隆两优534、Y两优19、隆两优1212、C两优608、C两优87、隆两优1308等10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 2020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实施了15个一季晚稻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试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建两优华占、C两优华占、准两优608、隆两优534、Y两优19、隆两优1212、C两优608、C两优87、隆两优1308等10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较耐肥抗倒,无其他缺陷,综合评价好。Y两优9918、华两优148、两优168等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一般,抗病性一般,综合评价一般。冈优140、C两优277两个品种产量较低,丰产性差,抗病能力弱,不耐肥抗倒、结实率较低,综合评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适应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再生稻品种品比试验
8
作者 尹文军 李卫东 +4 位作者 陈祖方 周飞云 杨玲玲 罗颖 吕柏荣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衡南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再生稻新品种,2019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以Y两优1号为对照,对在全县种植面积较大的Y两优900等12个水稻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隆两优华占、晶... 为了筛选出适宜衡南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再生稻新品种,2019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以Y两优1号为对照,对在全县种植面积较大的Y两优900等12个水稻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4个品种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生育期适中,可作为再生稻品种大面积推广;准两优608再生能力强,生育期短,有效穗少,丰产性稍差,建议在寒露风偏早地区作再生稻种植;Y两优9918抗性一般,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1988生育期较长,作再生稻品种都有一定风险,建议进一步试验;C两优华占、隆两优97再生能力不强,建议不作再生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 品比试验 衡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措施研究
9
作者 周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5期211-213,共3页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期间,虽然能明显提高生猪产出率,但也增加了生猪患病风险,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受养殖环境影响极大。若不谨慎处理,会对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针对猪呼吸道疾病的现...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期间,虽然能明显提高生猪产出率,但也增加了生猪患病风险,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受养殖环境影响极大。若不谨慎处理,会对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针对猪呼吸道疾病的现状提出部分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旨在推动生猪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呼吸道疾病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土肥管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秋燕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29-30,共2页
简述了农业信息时代背景下做好土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相关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自动掌控土肥施肥时机、智能监管实际土肥施肥用量、科学规划土肥施肥时长及秸秆覆盖还田。
关键词 农业信息 土肥管理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11
作者 王水怀 《湖南农业》 2021年第11期38-38,共1页
2021年以来,衡南县统筹全县农业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主导产业中的支撑作用,让农业科技人员走出办公室,去到农业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员 农业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服务 产业支撑 衡南县 乡村产业 生产一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力争打造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标杆县
12
作者 李卫东 《湖南农业》 2021年第8期54-54,共1页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禾苗长势好离不开优质的种子。2021年,衡南县在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的同时,大力开展水稻展示评价与试验示范工作,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目前,衡南县水稻新品种入户率达到98%、水稻良种覆盖...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禾苗长势好离不开优质的种子。2021年,衡南县在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的同时,大力开展水稻展示评价与试验示范工作,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目前,衡南县水稻新品种入户率达到98%、水稻良种覆盖率超过96%。衡南县种子管理中心始终把水稻安全跟踪评价与新品种展示示范、水稻试验等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覆盖率 新品种展示 水稻安全 水稻新品种 现代农业 跟踪评价 衡南县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中药材产业谋发展
13
作者 王水怀 《湖南农业》 2020年第8期33-33,共1页
近年来,衡南县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33公顷,种植中药材农户1.46万户,中药材产量约2.3万吨,中药材加工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中药材加工量达1.6万吨,产值突破8亿元。
关键词 中药材加工 加工产业 中药材种植 万户 中药材产业 资源优势 衡南县 规模以上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季减氮增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德超 田琴琴 +3 位作者 王罕 陈秋红 黄新杰 易镇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8,共9页
为探明减氮增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以杂交稻品种创两优669为材料,在3个施氮水平(N1:180 kg/hm^(2);N2:153 kg/hm^(2);N3:126 kg/hm^(2))与2个株行距(M1:20.0 cm×16.7 cm;M2:16.7 cm×16.7 cm)条件下开展了2 a大田试... 为探明减氮增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以杂交稻品种创两优669为材料,在3个施氮水平(N1:180 kg/hm^(2);N2:153 kg/hm^(2);N3:126 kg/hm^(2))与2个株行距(M1:20.0 cm×16.7 cm;M2:16.7 cm×16.7 cm)条件下开展了2 a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减氮降低再生稻叶面积指数(LAI),但合理减氮范围内增密可提高主季和再生季的LAI,互作处理N1M2与N2M2的LAI较高;减氮和增密均降低再生稻叶片SPAD值,但密度影响不显著;减氮导致干物质质量下降,而增密可显著提高干物质质量,互作处理N1M2与N2M2干物质质量较高。减氮降低再生稻产量,但在合理减氮范围内增密可提高产量,互作处理N1M2与N2M2产量较高。减氮显著降低主季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再生季再生率、有效穗数,但增密对穗数有弥补作用,合理减氮增密(N2M2)能够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从而获得较高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合理减氮增密主要通过提高主季和再生季的LAI和干物质质量,提高主季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再生季的有效穗数,进而提高再生稻产量。综合来看,减氮增密处理N2M2(施N 153 kg/hm^(2)、株行距16.7 cm×16.7 cm)可以节氮15%,并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氮肥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平 贺格生 《湖南农业》 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
我国畜牧业已经走上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之路,更加注重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规模场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需要切实加强其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一、饲养管理为了保证青年猪(中猪)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 我国畜牧业已经走上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之路,更加注重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规模场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需要切实加强其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一、饲养管理为了保证青年猪(中猪)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壮,应根据该阶段的生理特性,给猪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疫病防控 规模化猪场 饲养管理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营养丰富 我国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浅析
16
作者 程锋 王水怀 +2 位作者 刘献春 何红丽 罗圈桂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0期44-46,共3页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挥着关键的粮食供应作用。然而,水稻高产栽培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害虫的严重危害。其中,稻飞虱是水稻种植的主要虫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确保水稻高产栽培需要...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挥着关键的粮食供应作用。然而,水稻高产栽培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害虫的严重危害。其中,稻飞虱是水稻种植的主要虫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确保水稻高产栽培需要对稻飞虱防治提高重视,并加强研究。为深入分析水稻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本文分析了水稻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与优化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 农业防治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 综合防治技术 主要虫害 水稻种植 粮食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炜 唐春生 +6 位作者 刘新民 高家樟 黄守行 罗学义 曹国平 肖青 张益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危害 ,分别对不同杂交组合按新分级标准系统调查田间病情 ,并进行多种田间小区药剂试验和综防示范 ,探讨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结果表明 ,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组合的抗性密切...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危害 ,分别对不同杂交组合按新分级标准系统调查田间病情 ,并进行多种田间小区药剂试验和综防示范 ,探讨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结果表明 ,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组合的抗性密切相关 ,稻曲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可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拟合 .防治稻曲病的药剂以瘟曲克星的防效最好 ;防治适期足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 ;对感病组合药剂防治施药两次比施药一次效果好 ;以推广抗病组合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规律 两系杂交稻 稻曲病 逻辑斯蒂方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发生为害特点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文军 甘宗恒 +5 位作者 李伟兵 谢瑞林 段宝锋 张冬元 徐旺 曾筠 《花卉》 2017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针对水稻二化螟病虫害防治问题,从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入手,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合理选择病虫害防治的时间与方法,做好二化螟病虫害监测工作,以确... 针对水稻二化螟病虫害防治问题,从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入手,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合理选择病虫害防治的时间与方法,做好二化螟病虫害监测工作,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就防治结果来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有着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二化螟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穗期赤斑黑沫蝉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春生 高家樟 +1 位作者 罗学义 萧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笼罩接虫试验表明,水稻初期受赤斑黑沫蝉危害后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受害叶面积和秕谷率增加,并得出了早稻穗期产量损失(y)与每丛禾赤斑黑沫蝉数量(x)的回归方程。根据目前稻谷价格、防治费用等,导出赤斑黑沫蝉防治指... 笼罩接虫试验表明,水稻初期受赤斑黑沫蝉危害后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受害叶面积和秕谷率增加,并得出了早稻穗期产量损失(y)与每丛禾赤斑黑沫蝉数量(x)的回归方程。根据目前稻谷价格、防治费用等,导出赤斑黑沫蝉防治指标为每丛禾0.23头,经大田验证,与实际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赤斑黑沫蝉 防治指标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稻曲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春生 江毛生 +6 位作者 高家樟 曹国平 刘承龙 谢炜 罗学义 肖青 唐春莲 《湖南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38-41,共4页
本文采用Iwao法测定了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病穗、病粒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病穗、病粒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抽样以平行线式抽样方法最佳。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 本文采用Iwao法测定了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病穗、病粒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病穗、病粒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抽样以平行线式抽样方法最佳。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稻曲病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