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东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主要做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志华 赵铁坪 李俊科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衡东县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以改善衡东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青山绿水衡东为工作目的,以执法队伍建设、法律宣传、制度建设三方面为主要抓手,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从源头上... 衡东县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以改善衡东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青山绿水衡东为工作目的,以执法队伍建设、法律宣传、制度建设三方面为主要抓手,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从源头上控制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 做法 衡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炎高速公路不同施工类型区水土流失分异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训凤 赵辉 +1 位作者 王东生 罗建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2,共3页
采用坡面径流小区法和钢钎法,对高速公路施工期不同施工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工类型区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分异规律明显,因施工扰动破坏原地表覆被和土体结构,其值均大于自然未扰动坡面,尤以高陡开挖或回填... 采用坡面径流小区法和钢钎法,对高速公路施工期不同施工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工类型区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分异规律明显,因施工扰动破坏原地表覆被和土体结构,其值均大于自然未扰动坡面,尤以高陡开挖或回填坡面增幅最大,说明高速公路施工扰动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仅与土壤或母质类型有关,而且与施工期有关;高陡开挖和回填边坡是高速公路施工期需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监测 施工类型区 分异规律 衡炎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植被自然修复的可行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东生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3期51-54,65,共4页
植被减少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增加地表植被,使生态趋于平衡。实行封禁治理,重视植被自然修复功能,使生态循环良性化,符合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是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 植被减少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增加地表植被,使生态趋于平衡。实行封禁治理,重视植被自然修复功能,使生态循环良性化,符合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是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从衡东县金花港、白莲港等示范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成效来看,重视植被自然修复能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自然修复 生态建设 可行性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紫色页岩地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的确定——以湖南衡阳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辉 郝志敏 +2 位作者 齐实 王文中 罗建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通过2003~2004年两年的径流小区试验,运用反推法和经验公式确定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取值,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衡阳紫色页岩地区的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取值范围在0.34~0.37之间,为正确认识当地土壤特性从而提出有效... 通过2003~2004年两年的径流小区试验,运用反推法和经验公式确定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取值,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衡阳紫色页岩地区的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取值范围在0.34~0.37之间,为正确认识当地土壤特性从而提出有效减小水土流失危害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页岩 土壤可蚀性因子K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紫色岩裸露区沟道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辉 黄勇 +3 位作者 罗建民 廖行 尹超云 王文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0,共3页
以衡东县栗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地调查的方法调查流域内植物种类、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等,采用现场测量的方法测量沟道长度、沟谷比降、平均沟坡坡度;谷坊规格、淤积长度、淤积宽度等因子,分析研究南方丘陵紫色岩母质裸露地区... 以衡东县栗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地调查的方法调查流域内植物种类、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等,采用现场测量的方法测量沟道长度、沟谷比降、平均沟坡坡度;谷坊规格、淤积长度、淤积宽度等因子,分析研究南方丘陵紫色岩母质裸露地区沟道综合治理措施布局及其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紫色岩母质裸露地区沟道治理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紫色岩裸露地区 沟道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崩岗侵蚀成因及综合防治体系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辉 罗建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20,共4页
湖南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崩岗25 443处,崩岗区面积3 796.59 hm2,崩岗侵蚀模数达2.0万~2.5万t/(km2.a)。在介绍湖南崩岗类型、崩岗的规模分类与发育现状及崩岗危害的基础上,从岩性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与土壤、降雨、植被等方面分析了崩岗... 湖南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崩岗25 443处,崩岗区面积3 796.59 hm2,崩岗侵蚀模数达2.0万~2.5万t/(km2.a)。在介绍湖南崩岗类型、崩岗的规模分类与发育现状及崩岗危害的基础上,从岩性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与土壤、降雨、植被等方面分析了崩岗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崩岗的不同分区提出了综合防治崩岗的思路和应采取的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崩岗侵蚀 成因 综合防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岩半裸露地区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中 王冬生 +4 位作者 黄勇 赵辉 张萍 尹超云 刘硕 《湖南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8-20,12,共4页
通过现场调查和样方调查法,分别调查衡阳市紫色岩半裸露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母岩、土壤等因子以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物搭配、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并采用对比研究法,进行品种及其模式的配置试验,评价不同植物品种适应... 通过现场调查和样方调查法,分别调查衡阳市紫色岩半裸露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母岩、土壤等因子以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物搭配、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并采用对比研究法,进行品种及其模式的配置试验,评价不同植物品种适应性与不同搭配模式植物种群的适应性及保水、保土能力,最终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宜的植物与植物配置模式,为紫色岩地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岩 半裸露地区 植物选择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源港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东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53,共2页
龙源港小流域通过“监督+封禁+造林+退耕”式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减蚀率达到77%,降水拦蓄率提高12.5个百分点,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5.6%提高到了47.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 202.8元提高到了2 860.6元。介绍了治理模... 龙源港小流域通过“监督+封禁+造林+退耕”式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减蚀率达到77%,降水拦蓄率提高12.5个百分点,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5.6%提高到了47.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 202.8元提高到了2 860.6元。介绍了治理模式、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和配套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龙源港 衡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