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法治发展的中国实践——工商行政指导千份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莫于川 《法治研究》 2014年第4期21-43,共23页
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当代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本问卷调查旨在针对行政指导在全国工商... 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当代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本问卷调查旨在针对行政指导在全国工商系统实践现状作定量分析,通过对有效答卷的定量分析,力求系统深入地分析行政指导在工商机关的开展状况、主要方式、内在动因、外部条件、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及对策、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的情况、对行政指导的评价及建议等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为工商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关在转型发展新时期有效推进行政指导、建设法治工商和服务性工商提供实证性的参考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改革 管理方式创新 行政指导 工商干部 相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方法的变革与发展
2
作者 郎佩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144,共3页
行政方法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行政效能所采取的方式、手段、途径的总称。政府的行政目标代表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表明了政府的价值追求,而这一行政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恰当而适度的行政方法。对此,毛泽东早在1934... 行政方法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行政效能所采取的方式、手段、途径的总称。政府的行政目标代表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表明了政府的价值追求,而这一行政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恰当而适度的行政方法。对此,毛泽东早在1934年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方法 变革与发展 行政目标 方法问题 行政效能 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教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安排的行政法社会学思考
3
作者 莫于川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的决定,是积极回应社会呼声的正确决策,但后续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很大难度、很高成本,深化认识、形成共识、汇聚合力并非易事,须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个复杂事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的决定,是积极回应社会呼声的正确决策,但后续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很大难度、很高成本,深化认识、形成共识、汇聚合力并非易事,须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个复杂事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背景、异化过程具有特殊国情,因其缺乏正当性、有效性且严重违背人权原则,在当代行政法制史上处于尴尬地位、扮演恶人角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必须令其寿终正寝;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法治发展潮流出发,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新型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矫正法制,运用法治方式抓好废止劳教制度和法规后的制度衔接,这是非常复杂、极为艰巨的法治建设工程,从许多迹象看,能否推动其往正确方向前进还有颇多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养 制度改革 工作衔接 矫正法制 行政法社会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复议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莘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2,共3页
1.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9年4月4日《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前,据统计,我国当时已有近百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行政复议作了规定,其内容涉及公安、工商管理等20多种行政管理活动。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的普遍性已经展现... 1.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9年4月4日《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前,据统计,我国当时已有近百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行政复议作了规定,其内容涉及公安、工商管理等20多种行政管理活动。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的普遍性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时期行政复议的规定具有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展望 行政管理活动 工商管理 普遍性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良法求善治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9-41,共3页
良法和善治,离不开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作用相互间的良性互动,离不开一系列机制制度和观念认识的支撑,离不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以良法求善治,应当确保良法存在,确保法律实施的实效性,确保司法的公平正义性,做到规范和... 良法和善治,离不开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作用相互间的良性互动,离不开一系列机制制度和观念认识的支撑,离不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以良法求善治,应当确保良法存在,确保法律实施的实效性,确保司法的公平正义性,做到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同时也强调依法保障和实现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法 善治 政府法律顾问 公职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行政服务机构的产生、运行与完善 被引量:1
6
作者 郎佩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5,共3页
近些年来,顺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潮流,我国各地都出现了综合行政服务机构。综合行政服务机构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与政府打交道的便捷方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在职能定位、机构性质、领导体制、内外关系、人员管理、资... 近些年来,顺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潮流,我国各地都出现了综合行政服务机构。综合行政服务机构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与政府打交道的便捷方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在职能定位、机构性质、领导体制、内外关系、人员管理、资金投入、法律规范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以期使我国综合行政服务机构健康发展、规范运作,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行政服务机构 服务型政府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权法定在黄岛的成功实践
7
作者 王成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78,共1页
职权法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行政法治的基础。职权法定就是关于机构构成和法律地位以及职责权限法律后果的明晰,核心是保证机构和人员充分依法履职并只向法律负责,包括机构、人员编制、职级岗位、薪资待遇、物质保障、职权与职责... 职权法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行政法治的基础。职权法定就是关于机构构成和法律地位以及职责权限法律后果的明晰,核心是保证机构和人员充分依法履职并只向法律负责,包括机构、人员编制、职级岗位、薪资待遇、物质保障、职权与职责、权力行使与责任追究程序等的明晰和具有上位法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权法定 成功实践 黄岛 责任追究程序 法律后果 职责权限 法治国家 行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思维深化审批制度
8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65-65,共1页
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案》指出。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这些规定揭示了依法行... 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案》指出。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这些规定揭示了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其实,推行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样应当运用法洽思维和法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批制度改革 法治思维 国务院机构改革 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 职能转变 履行职责 法定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品安全执法中的证据能力及证据转换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253,共11页
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证据的转换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执法中取得的证据,只有符合行政程序的一般规定、食品安全执法的特别程序规定以及行政诉讼法对证据能力的要求,才具备实现"两法衔接"证据转换的基本前提。食品药品监管部... 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证据的转换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执法中取得的证据,只有符合行政程序的一般规定、食品安全执法的特别程序规定以及行政诉讼法对证据能力的要求,才具备实现"两法衔接"证据转换的基本前提。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既要在可能的条件下保证各种形式的证据符合刑事诉讼的合法性要求,又要尽可能广泛收集和移送包括鉴定意见、现场笔录、证人证言等各种类型的证据。在刑事司法资源稀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可能介入每件行政执法案件的前提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着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公务协作机制和"两法衔接"的信息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两法衔接” 证据能力 证据合法性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地摊经济”有序发展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成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7-79,共3页
发展"地摊经济"正当其时,"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以及商品价格低,可以吸引至少六类人群就业,还能促进出口转内销。但同时,社会和公共行政机关要对"地摊经济"业态所具有的明显的负外部性给予充... 发展"地摊经济"正当其时,"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以及商品价格低,可以吸引至少六类人群就业,还能促进出口转内销。但同时,社会和公共行政机关要对"地摊经济"业态所具有的明显的负外部性给予充分关注,重燃熄灭的烟火。要想实现"地摊经济"的有序发展,既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赋予其合理的存在空间,也要"真刀实枪"地做好长期规制,实现规则在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摊经济” 保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教制度废止当慎重——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四个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3,共2页
应当坚持“劳动教养”的名称,重新认识劳教教育改造的属性,强调在劳教制度中注入现代人权观念,完善其理念和程序劳动教养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最近,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宣布。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今年将停止使用劳教制度。但... 应当坚持“劳动教养”的名称,重新认识劳教教育改造的属性,强调在劳教制度中注入现代人权观念,完善其理念和程序劳动教养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最近,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宣布。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今年将停止使用劳教制度。但是,对于在中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养制度 劳教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 慎重 政法委书记 教育改造 重新认识 人权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12期16-17,共2页
国家荣誉制度是实现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它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造就优秀人才,有助于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法治的用人环境。要保证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需确立一系列的原则和制约... 国家荣誉制度是实现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它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造就优秀人才,有助于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法治的用人环境。要保证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需确立一系列的原则和制约机制。持之以恒地建构和完善国家荣誉制度必将为中国迎来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发展战略 国家荣誉 论国家 用人环境 奖励制度 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研究 行政奖励 全国人才工作 人才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公务员职务晋升腐败因素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井凯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61-62,共2页
职务晋升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公务员进行激励的有效方式,科学完备的职务晋升机制能够充分释放用人机制的活力,反之,激励机制则会陷入"贪腐怪圈"的沼泽。党的十八大以来,"拍苍蝇""打老虎&q... 职务晋升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公务员进行激励的有效方式,科学完备的职务晋升机制能够充分释放用人机制的活力,反之,激励机制则会陷入"贪腐怪圈"的沼泽。党的十八大以来,"拍苍蝇""打老虎"等一系列反腐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衡阳贿选案""塌方式腐败"等贪腐案例背后都隐藏着"带病提拔"的问题,"边腐边升""边升边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职务晋升 公务员激励机制 消极腐败现象 公务员管理 领导干部 公务员晋升 公务人员 公务员绩效 科学完备 斗争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反腐的尴尬与选择
14
作者 莫于川 王宇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6-57,共2页
从现实状况看,民间反腐力量目前的尴尬境地,是由于立法建制和政策调整工作滞后所致,故需各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 尴尬 反腐 民间 立法建制 治理观 管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中外十大思潮调查评选NO.10 宪政思潮
15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7,共4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围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认了宪法的最高法规范之定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围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认了宪法的最高法规范之定位和属性;而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完善,将为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之路提供重要的理念和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宪法监督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