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雄性竞争对手的存在对星豹蛛雄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博 文乐雷 +3 位作者 赵菊鹏 梁宏合 陈建 焦晓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32-3938,共7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雄性除了依据配偶质量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适应性调整生殖投入外,雄性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上也相应产生适应性反应,求偶和交配行为具有可塑性。目前雄性求偶和交配行为可塑性研究主...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雄性除了依据配偶质量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适应性调整生殖投入外,雄性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上也相应产生适应性反应,求偶和交配行为具有可塑性。目前雄性求偶和交配行为可塑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雌性多次交配的类群中,在雌性单次交配的类群中研究甚少。以雌蛛一生只交配一次而雄蛛可多次交配的星豹蛛为研究对象,比较:(1)前一雄性拖丝上信息物质对后续雄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2)雌雄不同性比对雄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星豹蛛前一雄蛛拖丝上的信息物质对后续雄蛛求偶潜伏期、求偶持续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前一雄蛛拖丝上的信息物质对后续雄蛛求偶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性比对星豹蛛雄蛛求偶和交配行为都没有显著影响。可见,星豹蛛雄蛛对同种雄性拖丝上的化学信息可产生求偶行为的适应性调整,而对性比不产生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豹蛛 单次交配 求偶交配 适应性反应 可塑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巨蟹蛛记述(蜘蛛目:巨蟹蛛科)
2
作者 曹锐 张贺 +2 位作者 刘杰 王国兵 胡昌昊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基于采自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蜘蛛标本,记述了巨蟹蛛科Sparassidae Bertkau,1872的2个物种:伪遁蛛属Pseudopoda Jäger,2000的新种,命名为官山伪遁蛛P.guanshanensis Hu,Zhang&Liu,sp.nov和巨蟹蛛属Heteropoda Latreille... 基于采自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蜘蛛标本,记述了巨蟹蛛科Sparassidae Bertkau,1872的2个物种:伪遁蛛属Pseudopoda Jäger,2000的新种,命名为官山伪遁蛛P.guanshanensis Hu,Zhang&Liu,sp.nov和巨蟹蛛属Heteropoda Latreille,1804的瓶巨蟹蛛H.amphora Fox,1936。本文提供了这2种巨蟹蛛的鉴别特征、形态描述和照片,并讨论了瓶巨蟹蛛的种内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蜘蛛 分类学 新种 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突伊氏蛛雌蛛不同交配史对雄蛛交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文乐雷 王彦聪 +4 位作者 梁宏合 江庆生 陈建 刘凤想 焦晓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1286,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在多次交配的动物中,雄性为获得最大生殖潜力,必须依据配偶的质量策略性地调整每次交配的生殖投入。雄性策略性的生殖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子竞争(sperm competition)...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在多次交配的动物中,雄性为获得最大生殖潜力,必须依据配偶的质量策略性地调整每次交配的生殖投入。雄性策略性的生殖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子竞争(sperm competition),二是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目前精子竞争研究主要集中于昆虫类群,而柯立芝效应研究集中于高等脊椎动物,同时验证结果也时常与假说不一致。以多次交配的三突伊氏蛛为材料,以雄蛛交配行为为指标,在蜘蛛类群中探讨和验证雄性精子竞争强度假说和柯立芝效应。设定3个交配组合:2只雄蛛依次与1只雌蛛各交配1次(A组)、2只雄蛛依次与2只雌蛛各交配1次(B组)和1只雄蛛与1只雌蛛交配2次(C组),分析比较3个交配组合的三突伊氏蛛第1次交配和第2次交配在交配潜伏期、交配持续时间和交配回合数方面的差异,比较三突伊氏蛛雌蛛不同交配史对雄蛛交配行为的影响,以此验证雄性精子竞争强度假说和柯立芝效应。研究结果表明A和B组的三突伊氏蛛第2次交配的交配潜伏期和交配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第1次交配。同时,C组的三突伊氏蛛第1次交配的交配潜伏期和交配持续时间与第2次交配都没有显著差异。同时,A、B和C组的三突伊氏蛛第1次交配的交配回合数与第2次交配都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精子竞争强度假说,而不支持柯立芝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突伊氏蛛 多次交配 交配持续时间 精子竞争 柯立芝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环纹豹蛛雄蛛触肢上黑白相间毛饰物的功能
4
作者 鲁蒙 赵菊鹏 +3 位作者 江庆生 陈建 刘凤想 焦晓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7-1291,共5页
狼蛛科雄蛛附肢上多样化的饰装往往与求偶行为相偶联,这些特殊的饰装通常被认为是雌性选择的结果。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属狼蛛科豹蛛属,雄蛛触肢胫节密被白毛,跗舟密被黑毛,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同时,只有成熟的雄蛛才... 狼蛛科雄蛛附肢上多样化的饰装往往与求偶行为相偶联,这些特殊的饰装通常被认为是雌性选择的结果。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属狼蛛科豹蛛属,雄蛛触肢胫节密被白毛,跗舟密被黑毛,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同时,只有成熟的雄蛛才展现触肢黑白相间的毛饰物。推测拟环纹豹蛛雄蛛触肢这种黑白相间的毛饰物可能在物种识别中具重要作用。在室内我们拟通过涂抹操作对拟环纹豹蛛雄蛛触肢黑白相间毛饰物的功能进行分析。实验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A组,雄蛛不做任何处理)、雄蛛触肢白色胫节全部涂成黑色(B组)、雄蛛触肢黑色跗舟全部涂成白色(C组)和雄蛛触肢的黑色跗舟被涂成黑色(D组),然后采用雌雄配对进行求偶交配行为测定。实验结果表明,B组雄蛛的交配成功率显著低于A、C和D组的雄蛛,而后3组雄蛛的交配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相反,B组雄蛛被雌蛛相食百分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可见拟环纹豹蛛雄蛛触肢上黑白相间毛饰物,尤其是其胫节上的白色饰物在雌蛛种间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环纹豹蛛 毛饰物 求偶 同类相食 交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