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颈血管超声多中心课题组织实施及质量控制助力血管超声医学质量改进
1
作者 贾凌云 华扬 刘蓓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6-729,共4页
卒中是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脑颈血管超声在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临床诊治中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开展单病种超声质量控制项目,实现精细化超声质量控制管理是超声医疗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作者总结了2015年至2024年... 卒中是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脑颈血管超声在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临床诊治中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开展单病种超声质量控制项目,实现精细化超声质量控制管理是超声医疗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作者总结了2015年至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组织的4项血管超声多中心课题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规范化培训、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升级智能化数据库等,在保障多中心课题研究质量的同时助力提升了参与课题单位血管超声的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质量控制 多中心研究 血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卒中相关肺动静脉瘘超声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2
作者 陈昱均 陈虹秀 邢英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7-451,共5页
隐源性卒中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类型,右向左分流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卵圆孔未闭和肺动静脉瘘是两种常见的右向左分流类型,目前对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较多,但对肺动静脉瘘的研究和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对肺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超... 隐源性卒中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类型,右向左分流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卵圆孔未闭和肺动静脉瘘是两种常见的右向左分流类型,目前对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较多,但对肺动静脉瘘的研究和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对肺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超声及影像学诊断进展,以及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肺疾病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超声技术对颈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测的准确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83-487,共5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硬化性 超声技术 准确 检测 ICVD 脑血管疾病 血流动力学 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基于TCD和默读刺激的评估
4
作者 陈松伟 陈虹秀 +3 位作者 段建钢 崔柳平 刘然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d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纳入60例CVST患者(CVST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TCD检测无创连续逐波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MCA和默读期间PCA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根据MRI分期将CVST分为慢性期和非慢性期;根据CVST在MRI上的分布情况将CVST患者分为大范围组和小范围组。受试者根据语音提示睁、闭眼进行NVC评估,通过默读中国旅游材料实现睁眼视觉刺激。睁眼默读时,视觉刺激信号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枕叶的布罗德曼区17、18和19,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并扩张PCA。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确定dCA参数。结果在默读期间PCA的dCA中,CVST组的超低频相位差低于对照组[52.91(29.56~75.12)°vs.66.43(48.68~79.55)°,P=0.047]。在NVC中,CVST组的脑血管电导指数(index of the cerebrovascular conductance,CVCi)差值(?CVCi)[0.09(0.08~0.12)cm·s^(-1)·mmHg^(-1)vs.0.12(0.09~0.15)cm·s^(-1)·mmHg^(-1),P=0.017](1 mmHg=0.133 kPa)和视觉诱发血流反应(visuallye voked flow response,VEFR)[25.36(18.28~32.43)%vs.30.73(23.67~38.18)%,P=0.019]低于对照组。慢性期CVST患者与非慢性期CVST患者PCA的超低频相位差、?CVCi和VE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VST的分布范围方面,大范围组的VEFR低于小范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VST患者默读时PCA的dCA和NVC受损。此外,NVC反应性与CVST累及范围相关,累及范围较大的患者对视觉刺激的NVC反应性低于累及范围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血管耦联 默读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并随访双侧椎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盈 冯加纯 +2 位作者 刘影 林警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7 d”于2013年5月26日入院。7 d前患者弯腰洗头后突然抬头,随后出现双眼前发黑,与体位无关的持续性头晕,无复视、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伴恶心、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7 d”于2013年5月26日入院。7 d前患者弯腰洗头后突然抬头,随后出现双眼前发黑,与体位无关的持续性头晕,无复视、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伴恶心、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无肢体瘫痪,无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按“脑供血不足”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外血管不同狭窄程度微栓子阳性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秀娟 刘亢丁 +2 位作者 杨弋 王峥峥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颅内外血管不同狭窄程度和闭塞时微栓子的阳性率差异。方法连续选取症状性颅内外血管狭窄并除外存在同侧颅内外血管串联狭窄的患者,按责任血管分为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椎-基底动脉狭窄3组,按照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分... 目的研究颅内外血管不同狭窄程度和闭塞时微栓子的阳性率差异。方法连续选取症状性颅内外血管狭窄并除外存在同侧颅内外血管串联狭窄的患者,按责任血管分为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椎-基底动脉狭窄3组,按照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组。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病变侧微栓子,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227例入组,颈内动脉狭窄组73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组12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组28例,3组的微栓子阳性率分别为34.25%(25/73)、38.89%(49/126)、39.29%(11/28),无显著差异。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的微栓子阳性率高于轻度狭窄组(P<0.001)及闭塞组(P<0.001),轻度狭窄组与闭塞组栓子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重度颅内外血管狭窄者易发生微栓子的脱落,轻度狭窄组与血管闭塞组微栓子阳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 血管狭窄 症状性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贺彬 郑哲岚 +2 位作者 林胜文 应鸣 陈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对49例SLE患者(SLE组)与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速度(IVCv)和...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对49例SLE患者(SLE组)与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速度(IVCv)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速度(PSv)。应用QLab 9.0软件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结果 SLE组GLS值、TAPSE、IVCv及PS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LE组中抗心肌抗体(AMA)阴性者TAPSE和PSv低于对照组(P均<0.05)。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APSE、IVCv及PSv有一定的相关性(r=-0.57、-0.76、-0.81、-0.78,P均<0.01)。结论 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室功能 应变 斑点追踪成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英琦 张洁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目前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规范操作TCD及CDUS,影响了准确性,从而消弱了血管超声在临床中的... 目前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规范操作TCD及CDUS,影响了准确性,从而消弱了血管超声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进而导致临床医生对TCD及CDUS的结果存在怀疑,影响了血管超声的临床应用。那么,血管超声应用中存在哪些误区?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其原因又是什么呢?以下分为3个部分分别阐述TCD及CDUS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超声的应用与新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盈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8期629-642,共14页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神经超声(neurosonology)在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神经超声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 Doppler,TCC...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神经超声(neurosonology)在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神经超声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 Doppler,TC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图1)。其中TCD是利用多普勒原理检测颅内外动脉血流频谱,从而判断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TCCD也称为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超声检测 脑血管病(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硬化性狭窄 血流动力学分析 颈动脉病变 价值 血管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发现急性血栓形成1例
11
作者 王爽 杨弋 +2 位作者 罗祺 陈儇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8期701-705,共5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言语笨拙1个月"于2014年4月3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笨拙、吐字不清,无听理解障碍,无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肢体活动不灵,于当地县级医院诊治,给予...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言语笨拙1个月"于2014年4月3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笨拙、吐字不清,无听理解障碍,无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肢体活动不灵,于当地县级医院诊治,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略好转,遗留口齿不清。因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发现左侧颈内动脉狭窄,为求进一步诊疗到我院就诊。既往史:"脑梗死"病史1年,表现为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经治疗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自身免疫病病史,吸烟史35年,每天20~30支,已戒1年;否认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监测 急性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会议热点报道
12
作者 华扬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于2007年10月26~28日在昆明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办,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承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昆明医学院附院第二医院协办.……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颅内动脉硬化 颈动脉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向左分流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4
13
作者 郭雨竹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515-529,共15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以其对血流动力学评估的优势在众多辅助检查中脱颖而出,成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TCD仪器功能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以不断拓宽,TCD相关新的...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以其对血流动力学评估的优势在众多辅助检查中脱颖而出,成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TCD仪器功能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以不断拓宽,TCD相关新的检查方法包括发泡试验即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微栓子监测、卧立位脑血流、脑血管反应性、脑血流自动调节、超声助溶、功能性TCD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阳性率及分流类型--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思博 刘亢丁 +11 位作者 杨弋 李雅杰 胡鸣一 林攀 郭蓉 田茜 游咏 崔英花 张观玲 董钊 高永生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3期251-256,共6页
背景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关系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中国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的阳性率、分流类型以及分流量大小,分析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北美临床研究注册号NCT... 背景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关系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中国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的阳性率、分流类型以及分流量大小,分析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北美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242569)。由中国9家分中心共同完成,连续纳入2015年6月-2016年8月就诊于分中心且符合据第三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β测试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ICHD-3β)诊断偏头痛的患者(18~65周岁),为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共纳入931例(女性695例),其中先兆偏头痛240例(女性174例),无先兆偏头痛691例(女性521例)。健康对照组共282例。结果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比例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63.7%vs 39.9%,P<0.001;32.1%vs 16.5%,P<0.001),两组中量和小量分流比例无差异(P=0.141;P=0.061)。无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比例高于对照组(39.9%vs 29.4%,P<0.001;16.5%vs 6.4%,P<0.001),两组间中量和小量分流的比例无差异。结论偏头痛患者(包括有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大量右向左分流为主,中至小量右向左分流及分流的类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右向左分流,特别是大量的右向左分流,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向左分流 经颅多普勒超声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晓燕 宋晓南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由于黑质的多巴胺细胞变性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障碍。然而,帕金森病的早期阶段症状并不典型。因此发展一种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经颅彩... 帕金森病是一种由于黑质的多巴胺细胞变性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障碍。然而,帕金森病的早期阶段症状并不典型。因此发展一种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已成为帕金森病的诊断及与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最重要的是,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探测黑质的高回声,同时能够检测到血管的狭窄程度,是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及能够鉴别诊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直窦血栓一例
16
作者 安立澌 邢英琦 陈培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种无创性超声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脉疾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由于颅内静脉解剖的特殊性及静脉血流的低流速,TCD对于颅内静脉疾病的诊断难度较大。文献报道当TCD检测到双侧大脑中深静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种无创性超声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脉疾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由于颅内静脉解剖的特殊性及静脉血流的低流速,TCD对于颅内静脉疾病的诊断难度较大。文献报道当TCD检测到双侧大脑中深静脉、基底静脉及直窦血流速度均增快时,可诊断为上矢状窦血栓。但是,在其他部位静脉窦血栓时,关于TCD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尚无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窦血栓 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头部磁共振静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向左分流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珍妮 邢英琦 +6 位作者 刘嘉 王爽 闫硕 靳航 杨弋 吕珊 郭雨竹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88-294,共7页
目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受损可能在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LS... 目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受损可能在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LS是否与d CA受损有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6例偏头痛患者,其中36例无RLS,30例有RLS。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测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同时采用无创手指血压连续监测仪实时同步监测动脉血压。利用传递函数分析得出以下脑血流自动调节参数:增益、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和自动调节指数(autoregulation index,ARI)。结果 RLS组偏头痛患者的PD为50.6°±22.9°,明显低于无RLS组(67.2°±18.2°,P<0.001)。大量分流组的PD(45.4°±22.6°)明显低于少量分流组(64.9°±17.1°,P<0.01)和无RLS组(P<0.001);然而,少量分流组与无RLS组的PD值差异无显著性。RLS固有分流组的PD值(48.8°±19.9°)与潜在分流组(52.6°±26.1°)差异无显著性,但都明显低于无RLS组(P<0.05)。ARI结果与PD一致。结论伴有大量RLS的偏头痛患者d CA受损,这也许是联系RLS、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自动调节 偏头痛 右向左分流 隐源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发生率及分流量的研究——一项基于217例中国偏头痛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弋 郭珍妮 +5 位作者 吴江 靳航 王晓丛 徐晶 冯加纯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背景近年来,对比增强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的研究发现,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可能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但是这些数据均来自西方国家,尚无中国人群的数据可用。目的评估中国偏头痛人群... 背景近年来,对比增强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的研究发现,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可能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但是这些数据均来自西方国家,尚无中国人群的数据可用。目的评估中国偏头痛人群中RLS的发生率,并分析RLS分流量与偏头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7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及100例健康志愿者,均给予cTCD评估RLS发生情况及分流量大小。结果在偏头痛组,RLS发生率为44.2%(96/217),其中大量分流率为23.5%(51/217);在健康组,RLS发生率为28.0%(28/100),其中5.0%(5/100)为大量分流。在先兆偏头痛组,RLS发生率为66.1%(39/59),大量分流占37.3%(22/59);在无先兆偏头痛组,RLS发生率为36.1%(57/158),大量分流率为18.4%(29/158)。偏头痛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率高于健康组(P<0.05)。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率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5)和健康组(P<0.05)。尽管无先兆偏头痛组与健康组RLS阳性率相似,但是大量分流率在无先兆偏头痛组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RLS与偏头痛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尤以先兆偏头痛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多普勒超声 右向左分流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栓子信号在症状及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者中的差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秀娟 张洪亮 +2 位作者 刘海玉 刘亢丁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5期433-439,共7页
目的对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患者的微栓子信号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序贯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并诊断为症状性及MCA狭窄患者,同时除外存在潜在性心源性或其他源性栓子... 目的对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患者的微栓子信号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序贯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并诊断为症状性及MCA狭窄患者,同时除外存在潜在性心源性或其他源性栓子以及存在同侧MCA及颈内动脉串联性狭窄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头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结果,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血管闭塞组。结果研究共有209例符合要求入组,其中无症状MCA组83例共计108条狭窄血管,症状性MCA组126例共计126条责任血管。对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发现男性比例及吸烟史在两组中存在差异(43/83 vs 101/126;38/83 vs 88/126,P<0.01)。症状组微栓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49/126 vs 2/108,P<0.01)。另外症状组及无症状组微栓子阳性率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分别为4/18(22.22%)vs 0/30(0),13/31(41.94%)vs 1/28(3.57%),30/62(48.39%)vs 1/39(2.56%),2/15(13.33%)vs 0/11(0),除血管闭塞组外,微栓子阳性率与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2例微栓子阳性的无症状MCA狭窄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等不良事件。结论症状性及无症状性MCA的微栓子阳性率存在差异,无症状MCA狭窄者微栓子阳性率很低,基于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发现其对无症状MCA狭窄未来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微栓子 症状 无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邢英琦 郭珍妮 +2 位作者 杨乐 闫硕 杨弋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方法分析50例焦虑症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然后随访6个月,观察焦虑症治愈组... 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方法分析50例焦虑症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然后随访6个月,观察焦虑症治愈组与未愈组TCD卧-立位脑血流变化。结果焦虑症组较对照组立位时脑血流速度下降(P<0.001),卧-立位脑血流差值大于对照组(P<0.001);随访发现,焦虑症治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卧-立位脑血流差值减小(P<0.001),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焦虑症未愈组治疗后卧-立位脑血流差值仍大于对照组(P=0.007);治疗后治愈组卧-立位脑血流差值较未愈组减小(P=0.003)。结论 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显示,焦虑症患者存在脑血流调节的异常,而且在焦虑症临床治愈后,脑血流调节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脑血流调节功能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