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常光其 王深明 +4 位作者 陈伟 庄文权 黄雪玲 黄灿之 肖海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75-276,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0例原发性甲亢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接受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手术治愈率98%。随访4-54个月,平均2...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0例原发性甲亢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接受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手术治愈率98%。随访4-54个月,平均24.6个月,2例出现甲亢复发,无1例发生甲低。【结论】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甲亢的较佳选择,而正确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外科治疗 原发性甲亢 回顾性 甲低 手术成功 手术治 正确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方 王学梅 +2 位作者 张浩 李璇 欧国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 目的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况,进行Adler血流分级,测算肿瘤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分析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利用RI和PI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①转移组与无转移组Adler血流分级均以2、3级为主。两组间CDFI血流检出率及2、3级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转移组PSV、RI及PI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均<0.01),而两组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I及PI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0.58、0.64、0.60,P均<0.01),AT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r=0.38,P>0.05)。③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值:RI为0.74,PI为1.09。结论 CDFI检查可用于术前评估PTC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血流参数 超声检查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铭 陈幸生 +5 位作者 郭志辉 谢义德 詹明坤 周亚宽 江成鸿 陈小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403-2407,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前后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却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前后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却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排除口服普萘洛尔禁忌证、先前未接受过其他任何相关治疗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经过与家属沟通并征得其书面同意,先按口服普萘洛尔诊疗常规,口服用药前在局麻下夹取血管瘤体组织活检,后口服8周普萘洛尔[剂量:2 mg/(kg.d),分2次,每12小时用药],继而手术切除瘤体。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口服用药前后病灶组织内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变化,计算口服用药前后病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均提示,口服普萘洛尔后血管瘤病灶内MVD值明显减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58,P<0.01),MMP-2、MMP-9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0.01),TIMP-1、TIMP-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口服用药后上述4个因子免疫组化平均积分光密度、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与MVD值变化密切相关。结论普萘洛尔可下调血管瘤病灶内MMP-2、MMP-9的表达,上调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普萘洛尔 MMP-2 MMP-9 TIMP-1 TI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首次放射性碘治疗时机的选择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鑫 宋清斌 +3 位作者 徐冬冬 王雷 张健 辛世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9-362,369,共5页
目的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的时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甲状腺切除(TT)术后行RAI治疗的DTC患者399例。根据TT与RAI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A组(间隔≤3个月,n=199)和B组(间隔>3个月,n=2... 目的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的时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甲状腺切除(TT)术后行RAI治疗的DTC患者399例。根据TT与RAI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A组(间隔≤3个月,n=199)和B组(间隔>3个月,n=200)。RAI治疗的疗效评估分为缓解和持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DTC早期疗效的因素。结果首次RAI治疗后1年,A组和B组分别有65.3%和68.5%的患者缓解,2组缓解情况无差异(P=0.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RAI治疗的时机与持续性疾病无关。肿瘤直径(OR=1.825;95%CI:1.479~2.253;P <0.001)、分期为Ⅳc期(OR=20.296;95%CI:2.591~158.991;P=0.004)、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OR=2.359;95%CI:1.259~4.418;P=0.007)和高危(OR=6.427,95%CI:3.398~12.155;P <0.001)是患者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首次RAI治疗时机不影响DTC早期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分期为Ⅳc期、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和高危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首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5
作者 胡西塔尔·木汗曼提别克 贾钢毅 +2 位作者 哈力木拉提·木尔提扎 哈尔满·阿吉汗 罗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TBAD分为A组[封堵左锁骨下动脉(LSA)、覆盖LSA开口大于75%,n=49]、B组(重建并恢复LSA血供,n=54)、...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TBAD分为A组[封堵左锁骨下动脉(LSA)、覆盖LSA开口大于75%,n=49]、B组(重建并恢复LSA血供,n=54)、C组(重建并恢复LSA+左颈总动脉血供,n=7)及D组(重建并恢复弓上3分支血供,n=4),将B组分为烟囱亚组(n=18)、体外开窗亚组(n=22)、原位开窗亚组(n=7)及Castor支架亚组(n=7)。记录治疗成功率,比较组间及B组各亚组间介入治疗用时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 B组治疗成功率98.15%(53/54),其余3组成功率均为100%。A组介入治疗用时少于B组,A、B组用时少于C、D组(校正P均<0.05)。4组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73%、12.96%、42.86%及50.0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B组内烟囱亚组介入治疗用时少于体外开窗亚组(校正P<0.05);各亚组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治疗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复杂TBAD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管内操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吉东 岳林先 +4 位作者 熊晏群 顾毅 张惠 吴昊 贺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5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风险(T1N0M0)PTMC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分别于1、3、6、12、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5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风险(T1N0M0)PTMC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分别于1、3、6、12、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行躯体健康总评(PCS)、心理健康总评(MCS)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7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消融过程中4例出现短暂声嘶,2 h内恢复;15例自觉放射性耳根痛、颈部疼痛等,消融后立即缓解。术后24个月时治疗有效率100%(75/75),病灶消失率93.33%(70/75),无局部复发病例。术后1、3个月病灶最大径和体积均较术前增加,术后6、12、24个月病灶均较术前缩小(P均<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PC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MCS得分及SF-36总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结论经皮消融治疗低风险PTMC安全、有效,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波消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2 位作者 袁建伟 冯彦林 廖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24例为良性。恶性肿物组PET/CT的SUVmax高于良性组。PET/CT诊断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粗符合率为84%,Youden指数为67.7%。结论:PET/CT对区分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很好的价值,联合采用PET/CT及UGFNAC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ET/CT 18F-FDG B超引导 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ROCK-2信号通路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汪颖厚 陈安杰 +3 位作者 王斌 杨栋 辛世杰 蔡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5-367,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HOA、ROCK-2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TC中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甲状腺组织中明显增高,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无关,而ROCK-2与淋巴结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HOA、ROCK-2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TC中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甲状腺组织中明显增高,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无关,而ROCK-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HOA、ROCK-2的表达可能对MTC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RHOA ROCK一2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ALK5受体活化水平优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内皮分化及组织工程血管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艾文佳 李杰 +3 位作者 李雯 刘池拽 王深明 吕伟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 【目的】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胞分化效率间的关系及分化内皮细胞应用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及流式分选获得大鼠骨髓CD31-MSC,以含VEGF、bFGF及EGM-2的培养基内皮诱导2周组作标准对照组,实验组为分阶段添加TGFβ1活化ALK5组、SB431542抑制ALK5组;免疫荧光检测分化中内皮细胞标志蛋白vWF、KDR动态表达;诱导14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CD31+百分率比较诱导效率,并检测诱导细胞体外血管形成功能,最后将分化的内皮细胞体外种植于脱细胞基质血管表面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结果】基于KDR、vWF表达变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第7天为界分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及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两期。早期活化ALK5(VFT组)、后期抑制ALK5组(VFS组)其CD31+百分率分别为(9.65±2.75)%、(2.28±0.20)%,较标准组提高7.7倍(P=0.006)、1.8倍(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细胞具有体外成血管功能并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重建。【结论】ALK5受体途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中呈阶段相关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阶段活化ALK5促进内皮分化,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阶段则抑制ALK5促进内皮分化;提高内皮分化效率的细胞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5受体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分化 组织工程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凤贺 辛世杰 +5 位作者 杨栋 崔泽实 赵蕾 杨昱 张健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4-815,819,共3页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各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是否与VSMC的增殖相关。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Shh信号通路蛋白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的表达,MTT法及Ki67的表达情况联合评价细胞增殖。结...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各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是否与VSMC的增殖相关。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Shh信号通路蛋白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的表达,MTT法及Ki67的表达情况联合评价细胞增殖。结果Shh信号通路的配体Shh蛋白、patched1受体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2在VSMC中有表达,MTT法及Ki67染色结果显示外源的Shh蛋白能够促进VSMC的增殖,而应用Shh信号通路的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则能抑制细胞增殖。结论Shh信号通路与VSMC增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文颖 徐茜 杨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477,共3页
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80例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前后的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价。与术前相比,复合手术后患者运动恢复时间、身体疼痛指数、每日排尿排便次数等指标恢复较好;与传统手术相比,复合手术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 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80例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前后的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价。与术前相比,复合手术后患者运动恢复时间、身体疼痛指数、每日排尿排便次数等指标恢复较好;与传统手术相比,复合手术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在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过程中,传统手术和介入手术会交叉进行,护理配合需要在2种手术方式之间进行切换,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复合手术 护理配合 脊髓功能 传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法分析青少年甲状腺肿物临床病理及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清斌 张娟 +1 位作者 崔风强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探讨青少年甲状腺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按WHO病理分型标准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回顾性分析青少年甲状腺肿物124例及其中部分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随访资料... 探讨青少年甲状腺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按WHO病理分型标准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回顾性分析青少年甲状腺肿物124例及其中部分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随访资料。124例甲状腺肿物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 3,甲状腺癌39例(31.5%),其中乳头状癌35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腺瘤59例(47.6%),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8.9%),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7例(5.6%),甲状腺炎5例(4%),甲状舌管囊肿3例(2.4%)。本组资料显示,青少年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为主,其复发、转移与组织学亚型为弥漫硬化型及甲状腺包膜和其外软组织受侵状态相关。虽然常见淋巴结转移、肺转移以及局部侵犯周围软组织,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好。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与病变弥漫位于双叶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是否伴有乳头样及腺瘤样增生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道血管源性缺血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世杰 李禄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769-771,共3页
急性肠道血管源性缺血(即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血流灌注不良而导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其临床特征往往并不显著,确诊时间较晚,误... 急性肠道血管源性缺血(即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血流灌注不良而导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其临床特征往往并不显著,确诊时间较晚,误诊率及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血管源性 腔内治疗 肠道 ISCHEMIA 肠壁缺血性疾病 灌注不良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肋骨转移合并胸膜异位甲状旁腺1例
14
作者 李敏 王鑫 宋清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未分化甲状腺癌,预后较好,远处转移发生率<5%。手术发现异位甲状旁腺的发生率为9%~22%,常见位置为前纵膈/胸腺、气管食管旁沟或甲状旁腺原位附近,胸膜异位甲状旁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不伴腺外浸润和淋巴结...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未分化甲状腺癌,预后较好,远处转移发生率<5%。手术发现异位甲状旁腺的发生率为9%~22%,常见位置为前纵膈/胸腺、气管食管旁沟或甲状旁腺原位附近,胸膜异位甲状旁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不伴腺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但伴肋骨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同时合并胸膜异位甲状旁腺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远处转移 异位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田海英 马宁 张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肝癌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进步,靶向超声造影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 肝癌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进步,靶向超声造影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肝细胞 微气泡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佳波 刘旻 +2 位作者 王伟 徐骏 余康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24例前臂AVF狭窄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狭窄处内径,对通畅率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24例前臂AVF狭窄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狭窄处内径,对通畅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100%(24/24)。无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除1例术后AVF血栓形成,围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随访3、6、9、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50%(21/24)、83.33%(20/24)、79.17%(19/24)、58.33%(14/24)。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狭窄性病变微创、安全,是AVF狭窄性病变的合理治疗方法,近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狭窄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定量SPECT/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英杰 徐慧琴 +4 位作者 吴涛 叶雨生 刘斌 朱干 谯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分析SPECT/CT精准定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确诊的8l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行^(99m)TcO4-显像及定量SPECT/CT检查,结果为“凉结节”及“冷结节”患者次日行^(99m)Tc-MIBI显像及定量SPECT/CT。... 目的分析SPECT/CT精准定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确诊的8l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行^(99m)TcO4-显像及定量SPECT/CT检查,结果为“凉结节”及“冷结节”患者次日行^(99m)Tc-MIBI显像及定量SPECT/CT。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取甲状腺摄锝率及结节的标准摄取值(SUV)。上述检查完成后行手术治疗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各参数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取SUV值的诊断界值,与^(99m)TcO4-及^(99m)Tc-MIBI显像结果作比较,评价诊断效能。结果81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6例,良性组与恶性组甲状腺摄锝率及结节的标准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m)TcO4-结合^(99m)Tc-MIBI显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为41.6%、68.8%、56.8%。ROC曲线结果示^(99m)TcO4-SUVmax及SUVavg诊断界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08、43.83 g/ml、100.0%、51.1%、72.8%及0.808、30.08 g/ml、94.1%、57.4%、74.1%。^(99m)Tc-MIBI SUVmax及SUVavg的诊断界值、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99、2.24 g/ml、79.4%、92.9%、85.4%及0.816、1.37 g/ml、88.2%、71.4%、82.2%。结论精准定量SPEC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99m)Tc-MIBI SUVmax以2.24 g/ml作为诊断界值时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SPECT/CT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田海英 马宁 +1 位作者 徐栋 吴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例(22枚)甲状腺微小癌患者RFA治疗资料,所有患者于RFA前和RFA后即刻、1、3、6、12、24个月分别接受二维超声、CEUS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消融后疗效。结果 18例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例(22枚)甲状腺微小癌患者RFA治疗资料,所有患者于RFA前和RFA后即刻、1、3、6、12、24个月分别接受二维超声、CEUS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消融后疗效。结果 18例中,结节一次性完全消融率达100%,均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出血等严重并发症。RFA前结节平均体积(0.08±0.07)ml,RFA后平均随访(14.21±8.7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微小癌平均体积为(0.004±0.020)ml,与消融后即刻相比,结节体积平均缩小(1.52±0.64)ml。随访期间,共20枚结节基本消失,且颈部未发现可疑转移性淋巴结。RFA前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超声引导RFA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可有效保留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婧 杨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0-7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的住院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究PTC的手术方式、辅助治疗对该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经该医院血管外科/甲...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的住院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究PTC的手术方式、辅助治疗对该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经该医院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的250例PTC患者的个人资料与临床信息,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的5年生存率为89.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是否经淋巴结转移和癌症的分期是影响PTC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为提高PTC患者的预后,需要加大体检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针对不同患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星智 胡新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4-70,共7页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MTT法研究不同剂量EGCG对K1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GCG对K1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分析EGCG对...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MTT法研究不同剂量EGCG对K1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GCG对K1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分析EGCG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PI3-K、Akt/p-Akt、mTOR、cyclinD1、CDK4、Bcl-2/Bad、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影响。MTT结果显示EGCG作用后K1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GCG能够将K1细胞阻滞于G1期,并且产生剂量依赖性诱导K1细胞凋亡(P<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EGCG能够上调K1细胞促凋亡蛋白Bad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下调PI3-K、mTOR、cyclinD1、CDK4蛋白表达,降低AKT蛋白磷酸化及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P<0.05)。结果证明,EGCG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G1阻滞及细胞凋亡,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通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