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安金桔新梢霉变致病菌的鉴定和室内抑菌试验
1
作者 郑梦琪 曹津桥 +3 位作者 刘瑞琪 曾晴 莫亿伟 吴齐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近年在广西融安县春夏交接温暖多雨季节,发现金桔(金柑)新梢易感染一种霉病,新梢发霉、变黑,甚至枯萎脱落。为了弄清致病菌的种类和生长特性,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基础上,探讨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近年在广西融安县春夏交接温暖多雨季节,发现金桔(金柑)新梢易感染一种霉病,新梢发霉、变黑,甚至枯萎脱落。为了弄清致病菌的种类和生长特性,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基础上,探讨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咪鲜胺锰盐和硼酸(H3BO4)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致病菌为毛霉属Mucor菌株,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9,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出膏,连续光照可抑制菌丝生长,咪鲜胺锰盐和H3BO4均可抑制菌丝生长,当H3BO4浓度达0.20%时则完全抑制菌丝生长。经0.10%H3BO4处理后,菌丝细胞膜受损,细胞透过性增大,从而抑制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安金桔 毛霉 分离与鉴定 抑菌试验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蜜金柑喷施噻苯隆保果的残留研究
2
作者 廖向明 淳长品 +2 位作者 黄祖全 邓光宙 吴齐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噻苯隆是脆蜜金柑生产上常用的保花保果剂,其残留风险未知。为探明噻苯隆在脆蜜金柑上使用后的残留和降解变化规律,使用6种浓度(5.00、2.50、1.66、1.25、1.00和0.83 mg/kg)的噻苯隆混合配方(同时加赤霉酸13.3 mg/kg、复硝酚钠9.5 mg/kg... 噻苯隆是脆蜜金柑生产上常用的保花保果剂,其残留风险未知。为探明噻苯隆在脆蜜金柑上使用后的残留和降解变化规律,使用6种浓度(5.00、2.50、1.66、1.25、1.00和0.83 mg/kg)的噻苯隆混合配方(同时加赤霉酸13.3 mg/kg、复硝酚钠9.5 mg/kg)在脆蜜金柑谢花盛期开始进行树冠喷施,连喷3次,间隔6~8 d喷一次,于末次喷施后1、3、5、7、9、12、17、25、35和105 d分10批次采集果实样品检测残留。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3 d时所有处理果实的噻苯隆残留量已经低于0.05 mg/kg(国家标准规定在番茄、黄瓜、苹果、葡萄、鲜枣、甜瓜类水果等6种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量),末次施药后35 d生产上常用浓度(1.25 mg/kg)处理的果实噻苯隆残留已经低于0.001 mg/kg,末次施药后105 d各处理果实噻苯隆残留量均低于0.0003 mg/kg、无法检出,末次施药后145 d采收上市的果实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噻苯隆1.0 mg/kg使用3次或1.25 mg/kg使用2次即可能对脆蜜金柑幼果、叶片和树体健康造成伤害。脆蜜金柑生产上采用噻苯隆保花保果时,建议使用浓度以1.0 mg/kg左右为宜,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第一、二次间隔期6~8 d,第二、三次间隔7~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苯隆 脆蜜金柑 保果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果产业联农带农发展分析
3
作者 石保纬 蒋璇 +4 位作者 韦利娅 吴齐仟 黄璟岚 杜谨利 罗明智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水果生产作为广西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在带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壮大乡村产业背景下,广西水果产业在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采后保鲜与贮藏加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仍然不断增加。基于广西... 水果生产作为广西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在带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壮大乡村产业背景下,广西水果产业在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采后保鲜与贮藏加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仍然不断增加。基于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发展情况,结合广西融安金桔和百色芒果在联农带农方面的主要模式成效,分析制约广西水果产业联农带农的问题发现,生产质量有待提升,影响增产增收增效;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影响全产业链效益带动;农村产业人才薄弱,难以增强产业服务支撑;品牌影响力和效益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链延伸,延链补链强链优链;加强人才保障,筑牢发展基础;强化产业品牌效应,拓宽联农带农实践路径,以强化广西水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联农带农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水果产业 高质量发展 联农带农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卟吩铁与噻苯隆、赤霉酸组合使用对脆蜜金柑果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向明 张苗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8期5-7,共3页
研究二氢卟吩铁与噻苯隆、赤霉酸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组合在脆蜜金柑上使用,对提高受药幼果着果率、平均单果重、优质(三级及以上)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用0.04 mg·kg^(-1)、0.02 mg·kg^(-1)的二氢卟吩铁与... 研究二氢卟吩铁与噻苯隆、赤霉酸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组合在脆蜜金柑上使用,对提高受药幼果着果率、平均单果重、优质(三级及以上)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用0.04 mg·kg^(-1)、0.02 mg·kg^(-1)的二氢卟吩铁与噻苯隆1.25 mg·kg^(-1)、赤霉酸13.33 mg·kg^(-1)分别组合成4个处理,在脆蜜金柑谢花盛期和幼果快速生长期使用3次,并与生产上常用配方及使用方法进行对照,测定其着果率、单果重、优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喷施二氢卟吩铁+噻苯隆的处理平均着果率16.28%,比对照低12.45个百分点;单果重29.6 g,比对照重8.7 g;优果率89.67%,比对照高32.01个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2°Bx,比对照高1.77°Bx。喷施二氢卟吩铁+赤霉酸的处理平均着果率38.24%,比对照高9.51个百分点;单果重16.3 g,比对照轻4.6 g;优果率44.98%,比对照低12.68个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3°Bx,比对照低0.62°Bx。结果表明,二氢卟吩铁0.02 mg·kg^(-1)+噻苯隆1.25 mg·kg^(-1)对脆蜜金柑的增产作用效果较好,并可根据花量花质决定是否添加赤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铁 噻苯隆 赤霉酸 脆蜜金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