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野外考察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
1
作者 李方平 王红燕 +1 位作者 李磊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23年第9期56-60,共5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野外考察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借助乡土资源将地理课堂融入野外考察,是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依据课标要求、乡土资源特点和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野外考察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借助乡土资源将地理课堂融入野外考察,是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依据课标要求、乡土资源特点和学情设计考察方案,通过考察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设计探究问题、评价考察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行动能力为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野外考察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状况及其关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姚荣英 张燕 +1 位作者 彭瑶 顾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了解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分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三个部分。采用... 目的了解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分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三个部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且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因子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而女生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攻击和愤怒因子分为五、六年级的高于四年级的(P<0.05);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运气因子得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女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得分在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外控性因子情景和运气均与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因子努力、外控性因子情景与语言攻击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的外控性因子相关,外控性因子得分高的学生攻击性倾向也高,提示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从改变归因方式入手进行干预,以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年级小学生 攻击行为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遗传调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沈亮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生物 教学 人类遗传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下LiCl对糯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毅华 沈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67-5568,5571,共3页
[目的]探求LiCl喷施糯玉米的最佳使用浓度和最佳喷施次数。[方法]以凤糯2476为供试品种,模拟pH值为3.0的酸雨条件,LiCl喷施浓度设6种:0、0.25、0.50、1.00、2.00、4.00mg/L,喷施1~5次,对糯玉米幼苗喷施后测定其对糯玉米幼苗的营养生长... [目的]探求LiCl喷施糯玉米的最佳使用浓度和最佳喷施次数。[方法]以凤糯2476为供试品种,模拟pH值为3.0的酸雨条件,LiCl喷施浓度设6种:0、0.25、0.50、1.00、2.00、4.00mg/L,喷施1~5次,对糯玉米幼苗喷施后测定其对糯玉米幼苗的营养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喷施0.50mg/LLiCl的处理效果最佳,可以促进糯玉米幼苗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酸雨胁迫次数不同,最佳缓解酸雨胁迫LiCl的浓度也有所差异,随着酸雨胁迫次数增加,缓解酸雨胁迫所需的LiCl浓度也在增加;多次喷施LiCl也可以增加缓解效果,表现在糯玉米株高、茎粗、干重及鲜重增加。[结论]建议在糯玉米生产中提前喷施LiCl,对于酸雨严重地区可以增加浓度及施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LICL 糯玉米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摘苔对产量和效益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亮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1问题提出自古以来,油菜在"春采苔,可以为蔬"的种植过程中发现,摘苔后的油菜,枝果繁茂,产量增加。《便民图纂》也有记述:"油菜最易起苔,去苔则歧分而结籽繁,榨油极多[1]。"因此,摘苔是油菜增产的一项传统措施。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后... 1问题提出自古以来,油菜在"春采苔,可以为蔬"的种植过程中发现,摘苔后的油菜,枝果繁茂,产量增加。《便民图纂》也有记述:"油菜最易起苔,去苔则歧分而结籽繁,榨油极多[1]。"因此,摘苔是油菜增产的一项传统措施。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后提出了"既然油菜摘苔能提高产量,在油菜生长的什么时期、什么高度摘苔最好呢?"、"现在的油菜品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长 摘苔 产量 实验 效益 种植过程 油菜品种 结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