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应用中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颖 张敬婷 梁艳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亚低温辅...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亚低温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组均采用统一的监测项目,积极的护理对策后,根据GLS评估系统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2组治疗结果相比,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明显提高;2组患者预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的改善出血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神经细胞凋亡,能有效地降低出血后6 h内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亚低温 护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秋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应用个案管理(CM)与常规护理对其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34例DM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CM。记录比较2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应用个案管理(CM)与常规护理对其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34例DM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CM。记录比较2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等指标,并比较2组干预期间CV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干预后Hb A1c,TC,SBP及DBP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干预期间CVD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患者应用CM更有助于改善CVD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个案管理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秋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肾病M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肾病M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PG,Hb A1c,BUN,Scr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51%,与对照组的48.72%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理职业道德修养
4
作者 胡佩敏 《淮海医药》 1996年第2期35-35,共1页
随着“四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护士被充实到护理岗位上来,给护理事业带来了生机。护士在校得到系统的学习.工作后经过长时间的护理工作实践,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探刻的认识,事业心较强,很多护士感到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注意... 随着“四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护士被充实到护理岗位上来,给护理事业带来了生机。护士在校得到系统的学习.工作后经过长时间的护理工作实践,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探刻的认识,事业心较强,很多护士感到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掌握新技术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职业道德修养 语言修养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1例
5
作者 王志样 吴新芳 《蚌埠医药》 1994年第4期16-17,共2页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 Syndrone,简称MCLS),1942年在日本由川崎富作首先发现,故又名川崎病。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一种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热病。近年来发病数逐年增加,由于本病有严重的心...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 Syndrone,简称MCLS),1942年在日本由川崎富作首先发现,故又名川崎病。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一种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热病。近年来发病数逐年增加,由于本病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而日益受到重视。病死率为1~2%,且多突然发生。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CLS 川崎病 小儿急性热病 临床症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红肿化脓的处理
6
作者 杜素芝 王勤华 《淮海医药》 1996年第3期34-34,共1页
近2年来,因使用吸附百白破疫苗后先后出现12例上臂三角肌红肿、化脓等局部反应。其中,红肿10例,化脓2例。红肿出现的时间最短在注射后数小时,最长3d,持续3~28d。红肿范围约3cm×3cm~7cm×7cm,多数在5cm×5cm左右。出现的... 近2年来,因使用吸附百白破疫苗后先后出现12例上臂三角肌红肿、化脓等局部反应。其中,红肿10例,化脓2例。红肿出现的时间最短在注射后数小时,最长3d,持续3~28d。红肿范围约3cm×3cm~7cm×7cm,多数在5cm×5cm左右。出现的症状与儿童性别、营养状况无关。在同一孩子身上第2次接种出现红肿反应1次范围大。病例多数发生在5~9月份,所用疫苗均属同一批号,鉴于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在接种操作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接种 百白破疫苗 红肿化脓 不良反应 计划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