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市辖区2010~2013年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追踪未到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玉环 丁太东 +3 位作者 钱青文 张勤 贾贤杰 周成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蚌埠市辖区非结核病防治机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追踪未到位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2010~2013年蚌埠市辖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数据,使用描... 目的:探讨蚌埠市辖区非结核病防治机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追踪未到位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2010~2013年蚌埠市辖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蚌埠市辖区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1329例,转诊到位451例,转诊到位率33.9%;追踪到位570例,追踪到位率为64.3%;总体到位1026例,总体到位率为77.2%。追踪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出院未转诊(31.0%)、拒诊(10.8%)、外出(6.3%)等。对未到位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报告单位等是其影响因素。结论:督促非结防机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防沟通联络和多次、多形式追踪等措施是提高患者到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追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蚌埠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军 王斌 丁宁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9期814-816,820,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模式。由干预学校向更多中小学校推广。方法采用整群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2所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通过2所...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模式。由干预学校向更多中小学校推广。方法采用整群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2所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通过2所学校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45.0%)和对照组(35.5%)心理问题检出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学校(19.2%)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干预前(45.0%)(P<0.01);对照学校(50.7%),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干预前(35.5%)(P<0.01);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问题检出率(19.2%)低于干预后对照组(50.7%)(P<0.01)。干预组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除学习压力评价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 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临床分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流行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春 孟昭倩 +2 位作者 王利 郭辉 栗薇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状况、基因同源性及主要基因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进行基因型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268株DEC中,57...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状况、基因同源性及主要基因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进行基因型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268株DEC中,57.1%为多重耐药菌,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118株,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98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47株,3种病理类型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83.9%、73.5%、78.7%,萘啶酸65.3%、75.5%、34.0%,头孢唑林53.4%、35.7%、34.0%,四环素61.0%、31.6%、74.5%,复方磺胺甲口恶唑63.6%、23.5%、46.8%,氨苄西林/舒巴坦28.0%、9.2%、29.8%,庆大霉素34.7%、7.1%、34.0%,氯霉素22.9%、5.1%、21.3%,环丙沙星18.6%、4.1%、14.9%;2株EAEC和1株ETEC对亚胺培南耐药。55株EAEC分为35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10(14.5%);55株ETEC分为14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48(32.7%)和ST218(16.4%);15株EPEC分为12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28(13.3%)、ST517(13.3%)和ST2088(13.3%)。微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55株ETEC中,马鞍山市分别有5、3、2、2株菌100%同源,合肥市有5株菌100%同源;55株EAEC中,阜阳市、滁州市各有2株菌100%同源;15株EPEC中,有2组2株菌100%同源,分离自马鞍山市。50株EAEC PFGE同源性聚类分析结果为:100%同源有2株,分离自蚌埠市,其余菌株同源性均在90%以下;21株EPEC的基因同源性均在75%以下;30株ETEC、3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5株ETEC+aEAEC的基因同源性达97.6%、93.6%各2株,其余菌株同源性都在90%以下。结论本研究发现安徽省临床分离的DEC耐药情况较严重,其中EAEC的耐药率高于EPEC和ETEC,ETEC的耐药率在各致病型中最低。分子分型检测发现本地区临床分离的DEC基因型较分散,在各致病型中,ETEC的基因型相对集中。微进化树分析提示ETEC存在地区同源性感染。在分子分型技术上,MLST能区分出优势基因型和聚集性,优于PFGE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 基因型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孝连 李俊 +3 位作者 张进 李媛丽 梁寅生 龚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调查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的可能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再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调查等,以查明疫情的可能感染来源。结果本次疫情为黄疸出血热型,40例病例发病集中于8月2... 目的调查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的可能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再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调查等,以查明疫情的可能感染来源。结果本次疫情为黄疸出血热型,40例病例发病集中于8月21日至9月4日之间,占75.00%;病例多发于魏庄镇、龙亢镇和淝南镇,占60.00%;40-79岁年龄组多发,占85.00%;病例以中等热、高热为主,占85.00%;疲乏无力占95.00%、畏寒占90.00%、全身肌痛占75.00%、腓肠肌痛占62.50%、头痛占40.00%;病例发病前1月可疑疫水暴露史占97.50%;病例对照调查结果显示患病前15d手脚有伤口(χ2=15.74,P<0.01)、患病前15d参加农事活动(χ2=11.08,P<0.01)是罹患钩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沿淮流域存在菌群更迭,南黄北移的现象,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高发地区人群的疫苗接种和健康宣教是降低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 钩端螺旋体病 暴发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