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蚌埠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4期19-24,共6页
本文是关于安徽省蚌埠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围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教学行为、学习评价、高考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着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但... 本文是关于安徽省蚌埠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围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教学行为、学习评价、高考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着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但在教学理解、评价技能等方面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行为 学习评价 高考改革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秩序视角下渗透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
2
作者 钮之意 陆遥 +1 位作者 吴岱峰 蒋金秀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0,共6页
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的主线,基于时空秩序视角可以将若干地理思想方法组织成一个体系。时空秩序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理思想方法为依托,整合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构建了“转化融合性目标—设计尺度性过程—生成一致性评价”的教学设... 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的主线,基于时空秩序视角可以将若干地理思想方法组织成一个体系。时空秩序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理思想方法为依托,整合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构建了“转化融合性目标—设计尺度性过程—生成一致性评价”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本文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探索了时空秩序视角下地理教学设计的思路及实践路径的系统建构,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师开展渗透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秩序 地理思想方法 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方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例,谈高中地理选修Ⅱ地方教材的编写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岱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8,共5页
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基于安徽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教育实际,高中阶段在完成地理必修、选修Ⅰ学习后,开设地理选修Ⅱ地方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普通高... 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基于安徽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教育实际,高中阶段在完成地理必修、选修Ⅰ学习后,开设地理选修Ⅱ地方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追求形成对环境教育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组织体现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把握与高中地理必修2和选修Ⅰ模块6课程的关系。作为地方教材,注意体现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选修Ⅱ 地方课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野外考察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
4
作者 李方平 王红燕 +1 位作者 李磊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23年第9期56-60,共5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野外考察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借助乡土资源将地理课堂融入野外考察,是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依据课标要求、乡土资源特点和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野外考察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借助乡土资源将地理课堂融入野外考察,是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安徽蚌埠涂山野外考察为例,依据课标要求、乡土资源特点和学情设计考察方案,通过考察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设计探究问题、评价考察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行动能力为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野外考察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以人教版“服务业区位因素”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正宇 吴岱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0,22,共4页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设计不够合理,与实际生活脱节。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服务业区位因素”为例,围绕该主题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以视频等形式融入课内探究活动,实现课...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设计不够合理,与实际生活脱节。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服务业区位因素”为例,围绕该主题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以视频等形式融入课内探究活动,实现课外资源与课内教学活动的统整,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行动能力。最后,本文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可操作的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审思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岱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3,33,共6页
实施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地理教学是当前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学科育人目标认识的深化,体现地理教育思想的发展。教育是继承和发展的。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实施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地理教学是当前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学科育人目标认识的深化,体现地理教育思想的发展。教育是继承和发展的。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增强地理教学策略意识,建立地理教学整体观,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地理深度教学,带着对地理学科本质的认识,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教学策略 地理学科本质 地理深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科能力的划分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6期8-13,27,共7页
汲取地理智慧,服务健康人生。地理教育要着眼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重建课堂,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坚持专业和精神的修炼,以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和不断深入的教学研究,丰富地理教育文化,实现教师... 汲取地理智慧,服务健康人生。地理教育要着眼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重建课堂,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坚持专业和精神的修炼,以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和不断深入的教学研究,丰富地理教育文化,实现教师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 能力培养 学生 地理教育 文化自觉 和谐发展 教学研究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岱峰 《地理教学》 2017年第20期27-32,23,共7页
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是当前一线地理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方式或方法,隐含着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期待。本文试从地理整体性教学、地理情境教学、地理学科逻辑教学等三方面,探讨以... 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是当前一线地理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方式或方法,隐含着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期待。本文试从地理整体性教学、地理情境教学、地理学科逻辑教学等三方面,探讨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策略 地理整体性教学策略 地理情境教学策略 地理学科逻辑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地理背景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09~2014年高考安徽卷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岱峰 徐中合 《地理教学》 2014年第18期52-54,共3页
本文以安徽省2009~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乡土地理背景试题为例,探讨乡土地理背景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试题分析 地理背景 安徽省 教学建议 乡土 高考 地理试题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实验的优化与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以“热力环流原理”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磊 吴岱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9-21,15,共4页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热力环流原理”实验教学为例,探...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热力环流原理”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实验教学 热力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考察中常用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介评--以安徽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貌野外考察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方平 吴岱峰 李磊 《地理教学》 2023年第2期52-55,28,共5页
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地理野外考察过程中,师生在短时间内(或即时)获取考察区域(点)气象、地质等资料较为困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因其功能强大、便捷等特点,为地理野外考... 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地理野外考察过程中,师生在短时间内(或即时)获取考察区域(点)气象、地质等资料较为困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因其功能强大、便捷等特点,为地理野外考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显著提高野外考察的效率。本文以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貌野外考察为例,介绍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提高野外考察质量、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考察 地理信息技术软件 地理实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二次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清华 王化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0,共2页
本文通过“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这一教学案例,谈谈如何采用二次实验教学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二次实验 实验教学 酵母菌 种群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得无”应顾及全篇
13
作者 陈章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释“得无”应顾及全篇安徽蚌埠市教科所陈章甫曾平东先生《也谈“得无”的用法与释义》一文(《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12期),对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两处“得无”的注释都予以肯定,否定了其他的异解。现略呈管见,与课本编者及... 释“得无”应顾及全篇安徽蚌埠市教科所陈章甫曾平东先生《也谈“得无”的用法与释义》一文(《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12期),对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两处“得无”的注释都予以肯定,否定了其他的异解。现略呈管见,与课本编者及曾平东先生进行商榷。庄文中先生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中学语文教学 立意与表现 双重否定 语用含义 伦理道德 衬托手法 封建社会 语境 安徽蚌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