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地”选择与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效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0,共5页
至今为止学界没有提出"市民化地"这一概念。本文所指的"市民化地"是专指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的城镇。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流入地市民化还是回流就业落户城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选择困境。工...
至今为止学界没有提出"市民化地"这一概念。本文所指的"市民化地"是专指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的城镇。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流入地市民化还是回流就业落户城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选择困境。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而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跨省流出人口比重大,其中七成以上是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2020年是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10年,如何解决该地区面临的"人的压力"的困局,比较分析靠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动本地区未跨省流出农业人口市民化和吸引本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市民化三种途径的可行性,得出结论,提出解决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人的压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地
回流
落户城镇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淮河流域灾赈中的“局部正义”问题——兼对光绪三十二年苏皖水灾的再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9,共9页
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流域便成了一个灾害频仍的地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流域苏北皖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水灾,而在随后救济中两地却得到了差别巨大的际遇和厚此薄彼的对待。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别的产生,但这种层面...
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流域便成了一个灾害频仍的地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流域苏北皖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水灾,而在随后救济中两地却得到了差别巨大的际遇和厚此薄彼的对待。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别的产生,但这种层面上的原因分析稍缺理论性高度和整体性观察。职是之故,以光绪三十二年苏皖水灾为讨论线索,从淮河流域灾赈的整体着眼,利用"局部正义"等相关理论框架试图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探讨和分析清代淮河流域灾赈中存在的救济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灾赈
局部正义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精神家园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俊
任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2,共7页
精神家园是一种包含知识、信念、信仰和理想等要素在内的精神系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发挥着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精神家园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取向。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
精神家园是一种包含知识、信念、信仰和理想等要素在内的精神系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发挥着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精神家园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取向。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整体的精神家园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精神家园认识片面、生命观异化、成就观扭曲、道德感弱化、政策预期悲观、理想信仰缺失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观
成就观
伦理观
政治观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冲突的化解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长法
吕效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108,共5页
"甘阳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响,褒贬不一。针对社会舆论,本文运用社会冲突理论的有关观点,对现阶段被类型化为高校弱势群体的青年教师面临权力、财富和声望的相关性、报酬分配的不均和社会流动率低下等因素进行分析...
"甘阳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响,褒贬不一。针对社会舆论,本文运用社会冲突理论的有关观点,对现阶段被类型化为高校弱势群体的青年教师面临权力、财富和声望的相关性、报酬分配的不均和社会流动率低下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究该群体在高校中产生群体冲突的根源,提出通过建立可行的安全阀制度、科学的激励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畅通垂直流动渠道等对策,来化解和避免高校青年教师所面对的群体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安全阀
高校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地”选择与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效华
机构
蚌埠学院思政部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0,共5页
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户籍放开背景下安徽新生代农民工回省落户的影响因素研究"(AHSK11-12D196)阶段性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城乡青少年传统价值观认同研究>"课题批准号 :BEA140074
文摘
至今为止学界没有提出"市民化地"这一概念。本文所指的"市民化地"是专指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的城镇。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流入地市民化还是回流就业落户城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选择困境。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而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跨省流出人口比重大,其中七成以上是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2020年是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10年,如何解决该地区面临的"人的压力"的困局,比较分析靠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动本地区未跨省流出农业人口市民化和吸引本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市民化三种途径的可行性,得出结论,提出解决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人的压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地
回流
落户城镇
城镇化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淮河流域灾赈中的“局部正义”问题——兼对光绪三十二年苏皖水灾的再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飞
机构
蚌埠学院思政部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S025)后续成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05)阶段性成果
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社科理论类)青年英才基金
文摘
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流域便成了一个灾害频仍的地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流域苏北皖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水灾,而在随后救济中两地却得到了差别巨大的际遇和厚此薄彼的对待。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别的产生,但这种层面上的原因分析稍缺理论性高度和整体性观察。职是之故,以光绪三十二年苏皖水灾为讨论线索,从淮河流域灾赈的整体着眼,利用"局部正义"等相关理论框架试图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探讨和分析清代淮河流域灾赈中存在的救济差别。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灾赈
局部正义
分配
Keywords
Huaihe River Valley
disaster relief
local justic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精神家园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俊
任旭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
蚌埠学院思政部
蚌埠
学院
经管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项目批准号:15ZDA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战略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4AZD001)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风险防控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M561685)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精神家园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项目批准号:SK2014A3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财富伦理观教育价值考量与路径诉求”(项目批准号:15YJA7100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精神家园是一种包含知识、信念、信仰和理想等要素在内的精神系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发挥着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精神家园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取向。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整体的精神家园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精神家园认识片面、生命观异化、成就观扭曲、道德感弱化、政策预期悲观、理想信仰缺失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生命观
成就观
伦理观
政治观
终极关怀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冲突的化解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长法
吕效华
机构
蚌埠
学院
文学与教育系
蚌埠学院思政部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10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BEA140074)
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11-12D199)
文摘
"甘阳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响,褒贬不一。针对社会舆论,本文运用社会冲突理论的有关观点,对现阶段被类型化为高校弱势群体的青年教师面临权力、财富和声望的相关性、报酬分配的不均和社会流动率低下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究该群体在高校中产生群体冲突的根源,提出通过建立可行的安全阀制度、科学的激励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畅通垂直流动渠道等对策,来化解和避免高校青年教师所面对的群体冲突。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安全阀
高校青年教师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地”选择与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吕效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淮河流域灾赈中的“局部正义”问题——兼对光绪三十二年苏皖水灾的再探讨
袁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精神家园现状调查研究
徐俊
任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冲突的化解
吴长法
吕效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