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天贞 唐红辉 +5 位作者 陈璇 郭雨晴 张利平 李柏青 席进 王元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9-654,共6页
自噬是一种基本的生物体代谢过程,对机体免疫防御、物质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发挥作用,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主要由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弥散性结缔组织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对机体本身物质的免疫识别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 自噬是一种基本的生物体代谢过程,对机体免疫防御、物质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发挥作用,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主要由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弥散性结缔组织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对机体本身物质的免疫识别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受到广泛研究。在机体正常代谢中,自噬可参与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对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和内环境的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SLE患者表现为免疫功能紊乱,自噬水平失调。而通过干预自噬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SLE的症状。自噬在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清除代谢产物、调节免疫细胞的生存周期,并有研究发现调节自噬的药物可改善SLE的疾病进展。本文将对自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影响SLE发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自噬 Ⅰ型干扰素 中性粒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脊髓损伤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张楠 闫华筝 +5 位作者 高建雄 张霖 赵成辰 包芊慧 胡建国 吕合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脊髓损伤(SCI)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传统的测序方法只能检测受损局部细胞群体的平均基因表达水平,难以体现其异质性,因此需要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 脊髓损伤(SCI)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传统的测序方法只能检测受损局部细胞群体的平均基因表达水平,难以体现其异质性,因此需要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提供有关细胞异质性和功能、潜在分子机制、细胞命运转变和参与疾病发展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为基础和转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表达数据,有利于从中找出针对性治疗的干预靶点。本综述讨论了有关scRNA-seq技术及其在SCI后损伤局部免疫微环境中的多方面应用,将有助于更全面了解SCI免疫微环境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 脊髓损伤免疫微环境 中性粒细胞 小胶质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间相互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激活TFE3介导的自噬发挥对随机皮瓣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韩仲兵 杨慧文 +5 位作者 牛海州 张宽宽 刘洋洋 许盼盼 孔令提 张长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12-192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促进随机皮瓣存活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构建随机皮瓣模型,术后7 d评估皮瓣的外观、水肿程度、颜色和毛发状况。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技术检测随机皮瓣血管网络和血流量;HE染色检测随机皮瓣微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CD34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IPK1、2和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Sal B诱导了随机皮瓣的自噬,促进了血管生成,并减少了坏死性凋亡的发生,显著增加了随机皮瓣的存活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等实验证实,Sal B通过激活TFE3蛋白诱导了随机皮瓣发生自噬。结论Sal B可通过激活TFE3蛋白促进随机皮瓣细胞发生自噬并降低其坏死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 随机皮瓣 TFE3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