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评估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时期海马体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1
作者 章宵 王凯 +2 位作者 姜李平 李哲 秦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61,168,共10页
目的评估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时期不同时间点海马体损伤情况。材料与方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将72只斯普拉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 目的评估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时期不同时间点海马体损伤情况。材料与方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将72只斯普拉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36只)和SAH组(36只),每组进一步分为术后3、6、12、24、48、72 h共6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构建SAH模型,Sham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血液注射。造模后,于各时间点进行全脑MRI扫描,测量海马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采用改良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常规分级量表评估SAH严重程度;取海马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观察病理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SAH组海马体ADC值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各SAH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低、SAH严重程度评分升高、IL-1β表达升高(P均<0.05);与Sham组相比,SAH组病理局部周围见神经元密度增高、细胞拥挤及神经元变性;海马体ADC值与IL-1β蛋白浓度及SAH严重程度评分呈负相关性(P均<0.05,r=-0.695,r=-0.624),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r=0.568);IL-1β蛋白浓度与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r=-0.419),与SAH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r=0.568);SAH严重程度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r=-0.680)。结论SAH后的EBI阶段,大鼠海马体ADC值的降低、IL-1β蛋白浓度的升高、神经功能评分的降低及SAH严重程度评分的升高,在SAH造模后12 h和24 h时间点表现更为显著,SAH后12~24 h可能是海马体损伤的高峰期,海马体ADC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白细胞介素-1Β 海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多参数特征联合临床指标预测斑块进展
2
作者 孟颖 王志远 +3 位作者 张纪 沈龙山 王震寰 陈刘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人工智能(AI)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多参数特征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以斑块负荷算术平均年增长率>1%或≤1%将其分为进展组(n=73)与未进展组(... 目的观察基于人工智能(AI)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多参数特征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以斑块负荷算术平均年增长率>1%或≤1%将其分为进展组(n=73)与未进展组(n=70);比较2组基线临床资料、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斑块定量特征。针对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剔除其中与其他变量存在明显共线性者,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联合模型预测效能。结果进展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占比,以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进展组(P均<0.05)。进展组最小管腔面积及CT-FFR小于,而管腔最狭窄程度、斑块总体积、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纤维脂质斑块体积及FAI均大于非进展组(P均<0.05);组间斑块类型亦存在差异(P<0.05)。合并糖尿病、HDL-C低、最小管腔面积小及脂质斑块体积大均为冠状动脉AS患者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以之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斑块进展的AUC为0.859。结论基于AI的CCTA多参数特征联合临床指标可有效预测冠状动脉AS斑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进展 CT血管造影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