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犀草素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通路对人肝癌细胞Hep3B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骆泽潭 赵睿 +5 位作者 张银亮 顾林 赵娜 李大鹏 奥迪 郑海伦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79-985,992,共8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株hep3B分为对照组、木犀草素处理组(低中高浓度及高浓度+AKT激动剂),利用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及transwell测...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株hep3B分为对照组、木犀草素处理组(低中高浓度及高浓度+AKT激动剂),利用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及transwell测定迁移和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检测EMT相关蛋白,Westernblot实验测定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裸鼠成瘤实验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及肿瘤重量大小,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EMT相关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株hep3B的活性受木犀草素时间及浓度抑制,浓度越高,木犀草素对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作用越明显,木犀草素pAKT、pGSK3β、β-catenin蛋白水平受抑制,N-cadherin、Vimentin、MMP-2表达受抑制,Ki67表达受抑制,但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AKT激动剂SC79能够拮抗高浓度木犀草素对肿瘤细胞的效应。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AKT/GSK3β/β-catenin 肝癌 增殖 迁移 转移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通过调控Nrf2/NF-κB通路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娜 沈梦迪 +6 位作者 赵睿 奥迪 骆泽谭 张银亮 徐志东 范方田 郑海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7-1475,共9页
目的探讨血根碱(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6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SS组)、SA低剂量组(DSS+SA-L,SA 1 mg/kg)、SA中剂量组(DSS+SA-M,SA 5 mg/kg)、SA高剂量组(DSS+SA-H,... 目的探讨血根碱(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6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SS组)、SA低剂量组(DSS+SA-L,SA 1 mg/kg)、SA中剂量组(DSS+SA-M,SA 5 mg/kg)、SA高剂量组(DSS+SA-H,SA 10 mg/kg)、柳氮磺吡啶组(DSS+SASP,SASP 400 mg/kg)、SA高剂量组+Nrf2抑制剂ML385组(DSS+SA-H+ML385,SA 10 mg/kg+ML38530 mg/kg),8只/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3.5%DSS诱导建立UC模型,SA干预组和柳氮磺吡啶组给与对应药物灌胃治疗,通路抑制剂组SA 10 mg/kg灌胃同时腹腔注射ML38530 mg/kg。通过监测小鼠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测量、HE染色评估小鼠炎症;检测结肠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丙二醛含量(MDA);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磷酸化p65蛋白(p-p65)、p65、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蛋白表达。结果与DSS组相比,SA治疗可缓解DSS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结肠长度缩短、DAI评分升高(P<0.05)。HE染色显示,DSS组结肠腺体结构破坏,SA可明显改善结肠隐窝结构。RT-qPCR显示,SA干预组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下降(P<0.05),ROS、MDA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结肠组织中Nrf2、HO-1、occludin、ZO-1蛋白表达上升(P<0.05),Keap-1、p-p65蛋白表达下降(P<0.05),p65无明显变化(P>0.05),且DSS+SA-L、DSS+SA-M、DSS+SA-H组各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Nrf2通路抑制剂ML385降低高剂量组SA对UC小鼠结肠黏膜的改善作用。结论SA可改善UC样小鼠肠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通路,抑制Nrf2介导的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根碱 NRF2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通过调控STUB1/GPX4诱导直肠癌细胞发生铁死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银亮 骆泽谭 +6 位作者 赵睿 赵娜 徐志东 奥迪 丛古一 刘新宇 郑海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7-1544,共8页
目的探究血根碱(SAN)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SW620和HCT-116细胞体外培养,在SW620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0.5、1、1.5、2、2.5、3μmol/L的SAN,HCT-116细胞加入0、0.5、0.75、1、1.25、1.5、1.75、2μmol/L的SAN。采用C... 目的探究血根碱(SAN)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SW620和HCT-116细胞体外培养,在SW620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0.5、1、1.5、2、2.5、3μmol/L的SAN,HCT-116细胞加入0、0.5、0.75、1、1.25、1.5、1.75、2μmol/L的SAN。采用CCK8法检测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出IC50;检测SAN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集落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观测SAN对细胞侵袭迁移力的影响;ROS检测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ROS含量的变化;丙二醛(MDA)检测盒来检测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定量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STUB1、GPX4)的表达。结果CCK8、集落克隆的结果显示,SAN可显著抑制SW620和HCT-116细胞增殖(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AN可抑制SW620和HCT-116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AN显著促进SW620和HCT-116细胞内ROS的产生(P<0.05);MDA检测结果显示,SAN可使SW620和HCT-116细胞内MDA含量增加(P<0.05);GSH检测结果显示,SAN使SW620和HCT-116细胞内GSH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N可通过调控STUB1下游蛋白GPX4的下调(P<0.05)。结论SAN可通过调节STUB1/GPX4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依赖性铁死亡,提供了新治疗结直肠癌的靶点以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结直肠癌 铁死亡 STUB1 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徐志东 周军伟 +7 位作者 倪超 柯希权 马振增 邓晓晶 赵睿 顾林 任志 郑海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61,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根碱(sanguinarine,SNG)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结直肠癌类器官,光镜下观察类器官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间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SNG(0.1、0.3... 目的探讨血根碱(sanguinarine,SNG)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结直肠癌类器官,光镜下观察类器官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间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SNG(0.1、0.3、1、3、9、27μmol·L^(-1))处理类器官,CCK-8法测细胞活性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 50),Western blot检测SNG对类器官蛋白表达影响,ATP含量检测SNG联合结直肠癌临床化疗药对类器官协同效果。结果48~72 h形成囊样和实质样的三维细胞团,提示类器官构建成功。免疫组化结果,类器官中肿瘤标志物Ki67、CK20、CK7、Ep-CAM表达,进一步证实结直肠癌类器官形成。CCK-8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SNG组类器官数量和细胞活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MPK表达含量明显上升,而mTOR和p-mTOR表达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蛋白表达也发生明显变化(P<0.05)。ATP含量检测,SNG与临床化疗药联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强于化疗药单药组(P<0.05)。结论SNG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并诱导自噬,协同化疗药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结直肠癌 类器官 AMPK 自噬 临床化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