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尿失禁随访清单的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汤琪 郜鹤 +2 位作者 郭琼 刘春芳 陈永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5,共6页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尿失禁随访清单,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试验组按随访清单实施随访。随访清单以证据总结为基础,通过半结构式访...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尿失禁随访清单,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试验组按随访清单实施随访。随访清单以证据总结为基础,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明确患者随访需求,结合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形成,包括尿失禁症状的监测与评估、尿失禁管理与健康教育、信息支持、自我管理评估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6项三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1个月、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及应对效能。结果拔除尿管后1个月试验组应对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后3个月,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应对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随访清单可以规范随访内容,降低尿失禁的发生,改善患者尿失禁相关症状,提升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应对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术 尿失禁 随访清单 生活质量 应对效能 证据总结 泌尿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伴随药物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正钦 赵宇豪 +2 位作者 郭园园 刘贝贝 刘建民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399,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二甲双胍和他汀类等伴随药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ICIs...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二甲双胍和他汀类等伴随药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ICIs的临床疗效,使患者产生耐药性,难以从临床获益。本文就上述临床伴随药物对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ICIs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联合抗PD-1单抗对小鼠膀胱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硕 陶璐 +4 位作者 武越 史梦婷 张甜甜 郭园园 汪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23-1631,共9页
目的 探究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HER2-ADC)联合抗PD-1单抗(anti-PD-1 antibody,anti-PD-1)对HER2表达膀胱癌的协同治疗效果,并阐明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40只6~8周龄(体质量18~22 g)的C57... 目的 探究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HER2-ADC)联合抗PD-1单抗(anti-PD-1 antibody,anti-PD-1)对HER2表达膀胱癌的协同治疗效果,并阐明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40只6~8周龄(体质量18~22 g)的C57BL/6雌性小鼠构建过表达人HER2的MB49膀胱癌细胞C57BL/6小鼠异位肿瘤模型。当肿瘤体积达100 mm3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腹腔注射PBS 1.0 mL),anti-PD-1组(腹腔注射anti-PD-1,每只小鼠200μg/次,间隔3 d给药),HER2-ADC组(腹腔注射HER2-ADC,2.5 mg/kg,1次/7 d)和联合组(HER2-ADC和anti-PD-1给药方案同单药组)。连续给药28 d,期间每3天测量肿瘤体积与体质量,比较各组异位肿瘤生长速度与荷瘤小鼠生存率。停药后持续观察小鼠生存状态至自然死亡,记录中位生存时间(n=5)。药物干预28 d后留取各组部分荷瘤鼠外周血及肿瘤样本(n=5),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s细胞(CD11b^(+)、Gr1^(+))和Treg细胞(CD4^(+)、CD25^(+)、FOXP3^(+)),免疫组化分析肿瘤内CD3^(+)T、CD8^(+)T、FOXP3^(+)T细胞浸润,全自动生化仪评估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及组织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L)的水平。结果 治疗28 d时,联合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单药组(P<0.01)。单药组(anti-PD-1组中位生存期53 d;HER2-ADC组55 d)及联合组(65 d)均较对照组(41 d)显著延长(P<0.01)。药物干预28 d后,单药组和联合组小鼠外周血中MDSCs细胞和Treg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较单药组降低(P<0.05)。肿瘤微环境中,联合组CD3^(+)T和CD8^(+)T细胞浸润水平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FOXP3^(+)T细胞浸润水平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显著减少(P<0.05)。各组血清ALT、AST、BUN、CRE、LDH-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HER2-ADC联合anti-PD-1可抑制异位膀胱肿瘤生长,可能通过下调MDSCs/Treg并促进CD8^(+)T细胞浸润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 抗PD-1单抗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抑制调节性T细胞延缓小鼠膀胱癌进展
4
作者 张宏博 闫梦宇 +3 位作者 张建东 孙培旺 汪蕊 郭园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PFD)对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抑制和肿瘤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非尼酮(PFD)组,16只/组。对照组予正常饮食,PFD组小鼠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PFD)对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抑制和肿瘤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非尼酮(PFD)组,16只/组。对照组予正常饮食,PFD组小鼠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两组各随机留取6只小鼠的肿瘤、脾脏、肝脏、肺脏、心脏及肾脏等组织,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肿瘤组织CD3、CD4、CD8和FOXP3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和PCR检测肿瘤和脾脏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和IL-2、IL-10、IL-35等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脏器的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d肿瘤体积减小(P<0.01),28 d生存率提高(P<0.05)。IHC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3^(+)和CD8+的细胞数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D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和Foxp3^(+)的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学分析证实PFD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25^(+)Foxp3^(+)细胞数和Treg细胞相关因子IL-2,IL-10和IL-35的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小鼠脾脏组织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脏器组织均无明显损伤。结论 PFD可显著抑制小鼠膀胱癌生长,提高生存率,其效应可能与肿瘤微环境Treg细胞的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膀胱癌 免疫微环境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上调hsa-miR-18b-5p靶向FBXL3促进前列腺癌的增殖及转移 被引量:2
5
作者 骆金光 陶怀祥 +3 位作者 闻志远 陈龙 胡昊 关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4-1296,共13页
目的探讨受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调控的hsa-miR-18b-5p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并研究对其在P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在PCa中高表达的miRNA,构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并与PCa细胞系共培养... 目的探讨受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调控的hsa-miR-18b-5p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并研究对其在P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在PCa中高表达的miRNA,构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并与PCa细胞系共培养,验证CAFs对PC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对hsa-miR-18b-5p的调控作用;RT-qPCR验证20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前列腺正常上皮增生细胞及PCa各细胞系中hsa-miR-18b-5p的表达水平;通过脂质体法将阴性对照及hsamiR-18b-5p抑制物分别转染入PCa细胞C4-2、LNCAP中,分为NC inhibitor组和hsa-miR-18b-5p inhibitor组;采用细胞集落形成、CCK-8实验、划痕愈合、Transwell、IC_(50)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4-2、LNCAP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耐药能力、凋亡和周期;建立PCa裸鼠移植瘤模型,定期测量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裸鼠生存情况;利用靶基因预测分析网站(Targetscan、Mirtarbase、miRDB、miRDIP)预测has-miR-18b-5p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hsa-miR-18b-5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RT-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PCa中高表达的miRNA有17个,结合差异表达程度以及相关文献筛选出拟研究的基因:miR-148a、miR-17、miR-18b-5p、miR-770、miR-297-3p。CAFs与PCa细胞系共培养后hsa-miR-18b-5p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促进PCa细胞的增殖与迁移(P<0.01),敲除has-miR-18b-5p可抵消CAFs对PCa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确定has-miR-18b-5p为研究基因。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或肿瘤旁组织相比,PCa细胞或肿瘤组织中hsa-miR-18b-5p的表达升高(P<0.05);敲除hsa-miR-18b-5p可抑制C4-2、LNCAP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耐药(P<0.05);敲除hsa-miR-18b-5p可抑制裸鼠移植瘤质量和体积的增长,增加裸鼠的生存时间(P<0.05)。靶基因预测分析网站显示,FBXL3是hsa-miR-18b-5p的一个潜在作用靶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has-miR-18b-5p与FBXL3基因间存在结合位点,且敲除hsa-miR-18b-5p可增加C4-2、LNCAP细胞中FBXL3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CAFs上调前列腺癌细胞hsa-miR-18b-5p的表达水平,后者可能通过靶向调控FBXL3基因的表达促进PCa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18b-5p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FBXL3 前列腺癌 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4-5p通过靶向负性调控RAB22A促进膀胱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李立强 郭园园 +5 位作者 王成勇 常睿 孙巍 高五岳 王超 刘贝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5-2242,共8页
目的探讨MiR-204-5p靶向RAB22A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进行了miR-204-5p的生存分析和临床病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和膀胱癌细胞中miR-204-5p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MiR-204-5p靶向RAB22A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进行了miR-204-5p的生存分析和临床病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和膀胱癌细胞中miR-204-5p的表达水平;过表达/敲低miR-204-5p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和凋亡等变化;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和多种实验证实miR-204-5p靶向抑制RAB22A基因调控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果TCGA数据库中MiR-204-5p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低,表现出较差的预后(P<0.05);miR-204-5p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表达明显上调(P<0.05);过表达miR-204-5p可促进细胞增殖(P<0.05)、迁移和侵袭(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敲低后则相反;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提示RAB22A是miR-204-5p下游关键因子,qRT-PCR,Western blotting证实过表达miR-204-5p可抑制RAB22A的表达(P<0.05);过表达RAB22A可部分逆转miR-204-5p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miR-204-5p通过靶向负性调控RAB22A促进膀胱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4-5p RAB22A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