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芳 罗田雨 +3 位作者 刘书婷 廖圣恺 张凯 徐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84-2589,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刻种植,对照组行常规前牙即刻种植。比较两组的种植体误差、术后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终修复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100%(68/68)。观察组术后根尖点误差、种植体角度误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语言清晰度、咬合压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牙咬合压力与对侧同名牙的咬合压力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红色美学指数及白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机器人实施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术,术中定位精度更高,术后咬合功能恢复效果及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即刻种植 口腔种植机器人 口腔功能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牙源性角化囊肿受累下颌神经管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王泽宇 杜崇利 +6 位作者 王栋 彭笑 杜悦 王瀚英 高廷益 韩瑞 张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减压与刮治术治疗后下颌神经管位置和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序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分别行开窗与刮治治疗的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各2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包括术后每3个月的随访资料...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减压与刮治术治疗后下颌神经管位置和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序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分别行开窗与刮治治疗的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各2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包括术后每3个月的随访资料,将锥形束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立体观察下颌神经管位置与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9个月,开窗组下颌神经管总位移为(1.89±0.21)mm,刮治组为(0.80±0.19)mm。垂直向上,开窗组下颌神经管的位移幅度(1.03±0.17)mm显著大于刮治组的位移幅度(0.52±0.10)mm(P<0.05)。颊舌向上,下颌神经管颊侧骨板厚度/舌侧骨板厚度的比值随时间逐渐增大。囊肿近下颌神经管端的骨重建量,开窗组为(1.75±0.15)mm,显著大于刮治组的(1.45±0.09)mm(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造成下颌神经管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回复”,对于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建议先行开窗减压术,9个月后再行二期刮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管 牙源性角化囊肿 开窗减压术 刮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建成 颜明明 +4 位作者 马正豪 田瑞雪 王续纪 胡恺 姜丽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例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均数字化技术行下颌骨三维重建,模拟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重建及种植体植入;术中导板引导下,...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例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均数字化技术行下颌骨三维重建,模拟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重建及种植体植入;术中导板引导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塑形、重建和口内就位固定,并即刻行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施种植后二期手术,二期术后1~2个月行义齿修复。结果口内入路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类型为:BrownⅠ类1例,BrownⅠc类4例,BrownⅡ类1例,BrownⅡc类3例,BrownⅢ类3例。切取腓骨长度为12~22 cm,腓骨塑形截断数:2段2例,3段6例,4段3例,5段1例,均行折叠性腓骨重建缺损下颌骨和牙槽骨。共计植入44个种植体,术后无1例种植失败。结论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的切除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很好地将数字化设计的重建折叠腓骨精确就位固定。移植腓骨即刻种植不影响血供,成功率高,是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后下颌骨重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入路 下颌骨良性肿瘤 腓骨移植 同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深度与扫描杆长度对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修复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舒雨 郑心妍 +2 位作者 甘红琴 田瑞雪 谢小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植入深度的种植体以及相同植入深度下,不同长度扫描杆的使用对口内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右下颌第1磨牙(46)缺失的5个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制备出植入深度分别为龈下0、1、3、5、7 mm的就位道,将ITI RC及ITI RC H11...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植入深度的种植体以及相同植入深度下,不同长度扫描杆的使用对口内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右下颌第1磨牙(46)缺失的5个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制备出植入深度分别为龈下0、1、3、5、7 mm的就位道,将ITI RC及ITI RC H11型号的扫描杆与替代体连接后置入就位道进行扫描。使用三维牙齿扫描仪获得参考数据,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对每种模型进行10次扫描,获得实验数据。通过3D分析软件Geomagic Wrap 2021进行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测试相应模型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对植入深度不同的5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检验进行成对比较;对植入深度相同扫描杆长度不同的两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各组间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植入深度下的印模准确度:龈下1 mm组准确度为66.81±2.45μm,表现最佳,高于其他组(P<0.05)。龈下0 mm组准确度为95.60±3.04μm,低于龈下1和3 mm组(P<0.05)。从龈下1 mm开始,扫描的准确度随深度的加深逐渐降低(P<0.05)。相同植入深度不同扫描杆长度的印模准确度:在龈下5和7 mm组使用延长的扫描杆后,扫描准确度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种植体植入深度对数字化口内扫描精度具有影响,大体趋势为随植入深度的增加扫描精度逐渐降低,在植入深度较深时,可通过使用长度更长的扫描杆以提升扫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植入深度 扫描杆 印模精度 数字化印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吸入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子瑶 刘畅 +4 位作者 李敏 祖文轩 廖圣恺 王慧娴 陈永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0-904,共5页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120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对照组、笑气组、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记录局部麻醉、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120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对照组、笑气组、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记录局部麻醉、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分;术后48 h首次使用镇痛药物间隔时间及用药总剂量;T0(术前5 min)、T1(局部麻醉)、T2(拔牙)及T3(术后5 min)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试验组局部麻醉、手术时及术后4 h、6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塞来昔布组相比,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显著降低,试验组局部麻醉与手术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笑气组相比,试验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2)4组患者术后MD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术前、术后M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与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与笑气组相比,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均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4)与对照组相比,另外3组MAP及HR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能减少应急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提高诊疗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塞来昔布 笑气 舒适化 阻生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例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邱若兰 马昊东 +1 位作者 房敏健 刘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TDI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纳入患者186例,3个年龄组中由坠落、机动车-人交通事故、摔倒导致的骨折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骨折手术治疗率分别为35.00%、50.00%和66.96%。骨折伴随TDI患者96例(51.61%),好发牙位为中切牙(41.93%),常见损伤类型为牙周组织损伤(68.32%)。骨折伴TDI失牙率为31.37%。结论: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创伤原因及治疗情况具有年龄分布特征。骨折伴随TDI常见且多发,失牙率较高,应提高诊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儿童 创伤性牙齿损伤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