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莲苷A通过调控JAK2/STAT3通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1
作者 牛民主 殷丽霞 +6 位作者 乔通 尹林 张可妮 胡建国 宋传旺 耿志军 李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7-1306,共10页
目的 探讨旱莲苷A(E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的影响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24只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2.5%DSS诱导模型组(DSS组)、ESA治疗组(DSS+ESA组... 目的 探讨旱莲苷A(E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的影响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24只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2.5%DSS诱导模型组(DSS组)、ESA治疗组(DSS+ESA组,50 mg/kg),8只/组。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观察粪便性状,通过DAI评分、结肠长度、脾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及组织炎症评分、ELISA和RT-qPCR检测的肠黏膜炎症介质(TNF-α、IL-6和iNOS)水平评估ESA对小鼠肠炎症状的影响;采用AB-PAS染色标记杯状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紧密连接蛋白水平(ZO-1和Claudin-1),评估ESA对小鼠肠道屏障的作用。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分为Control组(M0组)、LPS(1μg/mL)+IFN-γ(20 ng/mL)诱导组(M1组)和ESA治疗组(ESA组,50μmol/L),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估ESA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及体外模型M1型极化标志物(CD86)比例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STAT3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并使用信号通路激活剂RO8191(20μmol/L)干预,分析ES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结果 体内实验显示,ESA可明显缓解DSS诱导的小鼠体质量下降、结肠长度缩短及DAI评分、脾指数、组织炎症评分的升高(P<0.05);HE结果显示,ESA可保护肠道固有层,减轻肠道炎症细胞浸润;ELISA和RT-qPCR显示,ESA可抑制DSS诱导的小鼠肠黏膜组织相关炎症介质(TNF-α、IL-6和iNOS)的高表达(P<0.05);AB-PAS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SA可保护结肠组织杯状细胞、黏液屏障和机械屏障的损伤。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ESA可降低DSS诱导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体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的阳性比例(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体内外ESA治疗组p-JAK2和p-STAT3水平低于诱导组(P<0.05);体外经JAK2/STAT3激活剂RO8191干预后显示,ESA药物治疗未能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同时M1型极化标志物CD86阳性比例增加(P<0.05)。结论 ESA可靶向拮抗JAK2/STAT3通路活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因子导致的肠道屏障的损伤,从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莲苷A 炎症性肠病 肠屏障 巨噬细胞极化 JAK2/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前胡苷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焦亡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
2
作者 黄菊 殷丽霞 +4 位作者 牛民主 耿志军 左芦根 李静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单体紫花前胡苷(Nod)对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ATP)联合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焦亡模型,通过检测焦亡关键调节因子、通透性和促炎因子,探讨Nod对细胞焦亡、肠道屏障功能和炎...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单体紫花前胡苷(Nod)对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ATP)联合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焦亡模型,通过检测焦亡关键调节因子、通透性和促炎因子,探讨Nod对细胞焦亡、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干预小鼠为CD动物模型,通过检测体质量、DAI评分、组织病理学分析、炎症评分、肠屏障功能和肠上皮细胞焦亡,探讨Nod对CD样结肠炎的治疗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体外实验验证探索Nod保护肠上皮细胞焦亡的潜在机制。结果脂多糖和ATP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经Nod干预后显著抑制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和caspase-11的表达,改善肠道FITC-dextran(FD4,4000)通透性,以及降低IL-1β和IL-18水平(P<0.05)。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Nod治疗后能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幅度、降低DAI评分、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评分(P<0.05),并降低血清中FD4、I-FABP的含量与细菌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肝脏中比例(P<0.05)。Nod可抑制小鼠肠黏膜中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和caspase-11的表达(P<0.05)。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显示,Nod抗结肠炎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体内外实验证实,Nod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且PI3K/Akt通路的激活剂(IGF-1)逆转了Nod对肠上皮细胞焦亡和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d至少部分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传导拮抗肠上皮细胞的焦亡,从而保护肠屏障功能和改善CD样结肠炎,有望成为一种新的CD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紫花前胡苷 细胞焦亡 肠上皮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福豆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
3
作者 耿志军 殷丽霞 +3 位作者 牛民主 杨晶晶 张小凤 李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8,共12页
目的探讨阿福豆苷(AFZ)在克罗恩病样结肠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模型,体内评估AFZ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体外建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Caco-2模型,评估AFZ对肠屏障功能、肠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阿福豆苷(AFZ)在克罗恩病样结肠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模型,体内评估AFZ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体外建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Caco-2模型,评估AFZ对肠屏障功能、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体内外研究验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GC-1α)通路在AFZ治疗结肠炎中的调控作用。结果AFZ显著改善TNBS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P=0.003)、体重下降(P<0.001)、结肠缩短(P<0.001)、结肠炎症评分(P=0.002)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P<0.001;TNF-α:P=0.010)水平,以及肠屏障通透性(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4:P<0.001;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P=0.013)、结肠上皮电阻(P=0.001)、细菌移位(P<0.001)和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P=0.005)和紧密连接蛋白-1(P=0.024)]的定位与表达。在TNF-α诱导的Caco-2模型中,AFZ对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P=0.017)、跨上皮电阻(P=0.014)和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P=0.014)和紧密连接蛋白-1(P=0.006)]的定位与表达具有保护作用。体外和体内研究结果证实,AFZ减少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比例(P<0.001,P=0.013)、裂解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P=0.028,P=0.004)和Bax(P=0.004,P=0.020)的表达,且上调Bcl2(P=0.020,P=0.006)的水平。AFZ增加肠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线粒体DNA拷贝数(P=0.007),增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P=0.005)和Ⅳ(P=0.001)的活性。AMPK/SIRT1/PGC-1α通路的激活参与了AFZ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和凋亡的保护作用。结论AFZ可改善肠屏障功能障碍和实验性结肠炎,这与其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保护肠上皮细胞免受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阿福豆苷 肠屏障功能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9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吴凡 李雅 +4 位作者 刘星月 庞洪源 华梦晴 宋传旺 唐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IL-9受体(IL-9R)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于CMT167细胞后,观察不同时间点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FCM法分析小鼠肿瘤组织中骨髓来源免疫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immunosuppressive cells,MDSCs)、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IL-9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减轻移植瘤的重量(均P<0.01)。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中IL-9R呈阳性表达。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后其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IL-9降低了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P<0.05),同时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IL-9能够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这可能与IL-9降低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增加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9 肺腺癌 骨髓来源免疫抑制性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对γδ T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婧 袁美丽 +3 位作者 王楚彤 李柏青 许涛 汪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是从结核分枝杆菌(MTB)减毒菌株H37Ra经121℃,20 min,高温高压处理后从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一种多肽类抗原。γδ T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非淋巴组织的非常规T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 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是从结核分枝杆菌(MTB)减毒菌株H37Ra经121℃,20 min,高温高压处理后从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一种多肽类抗原。γδ T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非淋巴组织的非常规T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抗MTB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TB-HAg可在体外有效刺激γδ T细胞增殖活化,使其更加高效地参与抗结核感染的过程,故MTB-HAg可作为设计新型结核疫苗或药物的潜在靶点。但由于MTB-HAg组成复杂,具体是何种成分刺激γδ T细胞发挥抗MTB感染功能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 ΓΔT细胞 增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续断皂苷Ⅵ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缓解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民主 殷丽霞 +5 位作者 段婷 黄菊 李静 耿志军 胡建国 宋传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5-2346,共12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VI(AVI)对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模型组(TNBS组)、AVI药物治疗组(AVI组,150 mg/kg),每组1...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VI(AVI)对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模型组(TNBS组)、AVI药物治疗组(AVI组,150 mg/kg),每组10只。通过监测小鼠体质量、测量结肠长度、疾病活动度(DAI)评分、HE染色、AB-PAS染色、组织炎症评分、ELISA和RT-qPCR实验,验证AVI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采用TNF-α诱导Caco-2细胞建立体外凋亡模型,分为Control组、TNF-α组、AVI组(250μmol/L)。CCK-8实验检测AVI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TUNEL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VI对小鼠肠上皮细胞和Caco-2细胞屏障损伤与凋亡的改善情况。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AVI干预CD的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NF-κB通路有关,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内外通路的蛋白表达,以及经PI3K/AKT通路激活剂(Recilisib)和AKT1 siRNA转染干预细胞后,通过TUNEL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AVI能明显地缓解小鼠体质量降低、结肠缩短、DAI与组织炎症评分的增加、肠绒毛和杯状细胞的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高表达(P<0.05)。AVI浓度在0~250μmol/L时对Caco-2细胞活力无影响。体内外实验证实,AVI可阻断紧密连接蛋白的缺失,减少肠上皮细胞的凋亡(P<0.05)。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AVI干预CD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活化有关,在体内外模型证实AVI干预后p-PI3K、p-AKT和p-p65的表达降低(P<0.05)。此外,Recilisib干预后可逆转AVI对通路的抑制作用和抗凋亡作用(P<0.05),AKT1 siRNA转染细胞后证实PI3K/AKT通路可介导下游NF-κB信号的活化(P<0.05)。结论AVI可通过拮抗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减轻肠屏障损伤,达到改善TNBS诱导的CD小鼠结肠炎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AVI负向调控PI3K/AKT/NF-κB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川续断皂苷Ⅵ 凋亡 肠屏障 PI3K/AKT/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酮G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志军 杨晶晶 +7 位作者 牛民主 刘馨悦 施金冉 刘亦珂 姚新宇 张雨路 张小凤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探讨桑黄酮G(KG)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裸鼠背部成瘤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不同浓度KG对胃癌细胞增殖与生长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 目的探讨桑黄酮G(KG)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裸鼠背部成瘤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不同浓度KG对胃癌细胞增殖与生长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Tunel染色评估KG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检测KG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和rescue实验验证PI3K/AKT/mTOR通路在KG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果KG以浓度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形成克隆数(P<0.05);KG上调凋亡细胞比例,促进cleaved caspase-3、Bcl2-Bax表达并下调Bcl2水平(P<0.05);KG干扰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P<0.05)。机制验证显示,KG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且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剂IGF-1逆转了KG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P<0.05)。结论KG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桑黄酮G 恶性行为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