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丛语 邓青春 刘嘉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采用功能富集分析,分析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途径。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预后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由ACHE、COL12A1、CD44组成的预后模型与临床因素显著相关。荧光定量PCR证明,ACHE和COL12A1 mRNA表达量在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3个基底膜基因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调控L型钙通道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红燕 卢国庆 +10 位作者 付程文 徐梦文 朱小翌 邢国权 刘乐强 柯雨菲 崔乐妹 陈睿旸 王磊 康品方 唐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铜死亡与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对40只SD大鼠进行对照(Con)和糖尿病模型构建,后者通过高糖高脂饲料且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DM)、槲皮素组(DM+Que)和恩格列净组(DM+Empa),n...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铜死亡与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对40只SD大鼠进行对照(Con)和糖尿病模型构建,后者通过高糖高脂饲料且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DM)、槲皮素组(DM+Que)和恩格列净组(DM+Empa),n=10。每2周测量大鼠血糖和体质量,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通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WGA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铜离子水平和FDX1的表达情况。体外细胞(大鼠H9c2心肌细胞)实验:分别设置低糖组(Con)、高糖组(HG)、槲皮素组(HG+Que)、伊利司莫组(HG+ES)和伊利司莫+槲皮素组(HG+ES+Que),通过CK-MB和LDH评估心肌损伤,检测FDX1蛋白表达。膜片钳技术检测心肌细胞L钙电流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增加(P<0.05),体质量下降(P<0.05),左心功能下降,血清铜水平和FDX1表达增加(P<0.01),心肌L钙电流减小(P<0.01),动作电位时程延长(P<0.01)。与DM组相比,药物组血糖水平降低(P<0.05)、体质量增加(P<0.05)、左心功能改善。与DM+Empa组相比,槲皮素组铜离子水平、FDX1表达减少(P<0.01),心肌L钙电流增加(P<0.05)。在体外实验中,HG组的FDX1表达水平和心肌损伤均增加,槲皮素干预后,FDX1表达降低和心肌损伤改善。HG+ES组的FDX1、CK-MB和LDH均升高(P<0.05),加入槲皮素后,这些指标与HG+ES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可能与抑制铜死亡信号通路从而恢复心肌L型钙电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心肌病 L-型钙电流 铜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天贞 唐红辉 +5 位作者 陈璇 郭雨晴 张利平 李柏青 席进 王元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9-654,共6页
自噬是一种基本的生物体代谢过程,对机体免疫防御、物质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发挥作用,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主要由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弥散性结缔组织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对机体本身物质的免疫识别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 自噬是一种基本的生物体代谢过程,对机体免疫防御、物质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发挥作用,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主要由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弥散性结缔组织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对机体本身物质的免疫识别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受到广泛研究。在机体正常代谢中,自噬可参与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对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和内环境的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SLE患者表现为免疫功能紊乱,自噬水平失调。而通过干预自噬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SLE的症状。自噬在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清除代谢产物、调节免疫细胞的生存周期,并有研究发现调节自噬的药物可改善SLE的疾病进展。本文将对自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影响SLE发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自噬 Ⅰ型干扰素 中性粒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CAR-T开发工艺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海鹏 朱启宇 +1 位作者 朱家良 闵静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1-467,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淋巴细胞是过继性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这项技术将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推至巅峰。CAR-T对淋巴细胞起源的血液肿瘤已经取得了极佳的疗效,并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AR-T制备工艺目前以病毒载体转染T细胞为主... 嵌合抗原受体T(CAR-T)淋巴细胞是过继性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这项技术将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推至巅峰。CAR-T对淋巴细胞起源的血液肿瘤已经取得了极佳的疗效,并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AR-T制备工艺目前以病毒载体转染T细胞为主,但产生病毒载体的过程长、成本高,同时病毒载体载荷量低且伴随插入不稳定性。因此目前急需努力寻找更便捷、更精确的非病毒基因传递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最有前途的非病毒基因传递技术的现状,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基因编辑、转座子系统,如睡美人(SB)和PiggyBac(PB)和mRNA,并对非病毒载体CAR-T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 嵌合抗原受体T(CAR-T) 转座子 CRISPR/Cas9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及普通转录组数据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新型糖酵解相关预后风险模型
5
作者 姚凯 夏静怡 +5 位作者 张硕 孙韵 马俊杰 朱博 任丽 张从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目的探究糖酵解基因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的预后价值并构建新型糖酵解相关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收集CRC患者的单细胞、普通转录组数据;通过ssGSEA方法计算各样本糖酵解评分;利用Kapl... 目的探究糖酵解基因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的预后价值并构建新型糖酵解相关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收集CRC患者的单细胞、普通转录组数据;通过ssGSEA方法计算各样本糖酵解评分;利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CRC患者糖酵解评分总生存率生存曲线;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在糖酵解评分最高细胞类型中定义糖酵解相关亚群;通过基因富集、代谢活性分析和单因素Cox回归鉴定新定义亚群的生物学功能及对患者预后影响;基于影响预后最显著亚群的特征基因,构建并验证预后风险模型;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高低风险组患者间生物学功能差异;使用R软件包评估高低风险组间免疫微环境和药物敏感性差异;借助Enrichr数据库预测预后风险基因的靶向药物。结果糖酵解评分在肿瘤组织中显著升高,且高糖酵解评分与CR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RC组织中,糖酵解评分最高的细胞类型为上皮细胞,我们在这些细胞中定义了8个糖酵解相关的细胞亚群。这些亚群中,P4HA1+上皮细胞亚群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该亚群特征基因,成功构建并验证了糖酵解相关预后风险模型。GSEA显示高低风险组之间存在显著生物学差异。免疫微环境分析表明,高风险组患者巨噬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较高,且伴有明显的免疫排斥和抑制;低风险组患者的B细胞和T细胞浸润较高。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对阿博利布等药物敏感,低风险组对顺铂等药物敏感。药物预测结果还表明,丙戊酸可能是预后风险基因的潜在靶向药物。结论CRC中高糖酵解状态影响患者预后。我们构建的新型糖酵解相关预后风险模型,在辅助CRC的诊疗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CRC) 糖酵解 单细胞分析 预后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下调HIF-1α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脂质代谢
6
作者 李丹丹 楚佳鑫 +6 位作者 闫妍 徐文隽 朱行春 孙韵 丁浩峰 任丽 朱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脂质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和H129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0~70μmol/L)的增殖抑制效应,并筛选20、40μmol/L用于后续实验。通过细胞摄取实验、伤口愈合实验、甘油三酯(TG)/游... 目的探讨姜黄素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脂质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和H129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0~70μmol/L)的增殖抑制效应,并筛选20、40μmol/L用于后续实验。通过细胞摄取实验、伤口愈合实验、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测定及油红O染色评估姜黄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GC-1α、PPAR-α及HIF-1α表达。网络药理学预测代谢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体内实验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姜黄素(20 mg/kg)与对照组的肿瘤质量及脂滴变化。结果姜黄素浓度依赖性抑制NSCLC细胞增殖(P<0.05),并降低TG、NEFA和脂滴含量(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姜黄素上调PGC-1α和PPAR-α表达(P<0.05)。KEGG通路富集预测发现HIF-1信号通路在姜黄素治疗NSCLC中被显著富集,HIF-1α与PPAR-α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提示姜黄素下调HIF-1α(P<0.05)。动物实验中,姜黄素组肿瘤重量和脂滴减少。结论姜黄素通过HIF-1α通路抑制NSCLC细胞增殖、脂质代谢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非小细胞肺癌 脂质代谢 HIF-1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心怡(综述) 邵玉 杨燕(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2-638,共7页
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已经迈入免疫治疗时代,免疫疗法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新标准得以确立。然而并非所有SCLC患者均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中获益,缺乏有效的疗效和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肿瘤相关... 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已经迈入免疫治疗时代,免疫疗法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新标准得以确立。然而并非所有SCLC患者均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中获益,缺乏有效的疗效和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PD-L1表达水平在预测SCLC免疫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中最为常用;肿瘤突变负荷(TMB)、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也可作为预测ICI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dMMR/MSI-H因在SCLC中的发生频率极低,限制了其应用;外周血免疫相关标志物因其便捷性而在SCLC免疫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也有助于识别从ICI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因此,深入了解SCLC的一线免疫治疗现状和预测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与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可为SCLC患者免疫治疗优化策略和分层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通过抑制Wnt/Ca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超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丽 汪梦哲 +9 位作者 刘赛赛 张小楠 陈洁 陶伟婷 李晒 秦志文 陶泉坊 刘奕 黄丽 赵士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8-1058,共11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R)引起钙超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病毒空载组(NC组)、Frizzled-2敲低组(Knock down组),12只/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R)引起钙超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病毒空载组(NC组)、Frizzled-2敲低组(Knock down组),12只/组。采用线栓法堵塞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构建I/R模型。采用Western blot验证病毒敲低效率并检测Wnt/Ca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5a、Frizzled-2和P-CaMKⅡ的变化。采用钙含量显色法检测各组缺血半暗带(IP)区钙离子浓度变化,HE检测各组IP区组织结构变化。另将72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法分为3组:Sham组、I/R组、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SI组),24只/组。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局部脑血流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和尼氏染色检测IP区组织变化、免疫荧光检测ROS、Ca2+和细胞凋亡水平、流式检测细胞钙离子浓度,试剂盒检测血清MDA和SOD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IP区Wnt5a、Frizzled-2和P-CaMKⅡ蛋白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Knock down组钙离子浓度(P<0.001)、Wnt5a(P<0.05)、Frizzled-2(P<0.05)和P-CaMKⅡ(P<0.001)表达水平均降低;与I/R组比较,SI组钙离子浓度(P<0.05)、ROS和MDA水平(P<0.001)、细胞凋亡程度(P<0.001)、脑梗死体积(P<0.001)、Wnt5a、Frizzled-2和P-CaMKⅡ表达水平(P<0.05)均降低,SOD水平升高(P<0.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抑制Wnt/Ca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钙超载 Wnt/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抑制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大鼠肾脏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姜一凡 李小荣 +3 位作者 耿嘉逸 陈永锋 唐碧 康品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9-1775,共7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NC组,n=6)、高糖高脂组(HC组,n=6)、糖尿病模型组(DM组,n=6)、槲皮素组... 目的探究槲皮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NC组,n=6)、高糖高脂组(HC组,n=6)、糖尿病模型组(DM组,n=6)、槲皮素组(DMQ组,n=6),DMQ组每日给予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NF-κB的表达情况;血糖分析仪检测FBG;磷酸甘油氧化酶法、脲酶法、肌氨酸酶氧化酶法、双缩脲法等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BUN、Scr含量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HMGB1、RAGE、NF-κB、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FBG、TG、BUN、Scr、肾脏肥大指数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脏结构产生典型的病理性变化;肾脏组织HMGB1、RAGE、NF-κB、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Bcl-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经过槲皮素干预后上述情况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槲皮素能够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RAGE/NF-κB炎症信号通路,进而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肾病 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提取物对小鼠阿霉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钰明 夏士程 +4 位作者 张淋淋 陈梦茜 刘晓婧 高琴 叶红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1-1581,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银花对阿霉素(DOX)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并运用DOX诱导小鼠肝脏损伤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金银花靶点与疾病靶点之间的交集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PPI网络...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银花对阿霉素(DOX)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并运用DOX诱导小鼠肝脏损伤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金银花靶点与疾病靶点之间的交集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验证。运用DOX诱导小鼠肝脏损伤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组织HYP、ROS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肝脏组织TNF-α、IL-6、COL-IV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从交集的43个基因中筛选出12个核心靶点,涉及癌症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0个核心成分可以与不同的核心靶点结合。小鼠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DOX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升高(P<0.001);HE和Masson染色显示肝脏损伤和肝脏纤维化,ROS、TNF-α、IL-6、HYP、COL-IV和P53蛋白水平升高(P<0.001)。与DOX组相比,金银花处理组血清AST和ALT水平降低(P<0.001),肝脏损伤和肝脏纤维化改善,肝脏组织ROS、TNF-α、IL-6、HYP和COL-IV水平和P53蛋白表达降低(P<0.001),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和纤维化均减轻。结论金银花可通过作用于Trp53、TNF、IL-6靶点减轻肝脏氧化应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DOX诱导的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金银花 阿霉素 肝脏损伤 氧化应激 肝脏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SR2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勇生 王炼 +3 位作者 陈孝华 张雨路 孙奥飞 陈德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3-919,共7页
目的探讨TSR2核糖体成熟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恶性演进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05例胃癌患者资料,分析TS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恶性进展、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TSR2的... 目的探讨TSR2核糖体成熟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恶性演进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05例胃癌患者资料,分析TS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恶性进展、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TSR2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和下调TSR2在胃癌细胞系(MGC-803)的表达水平,并采用CCK-8、Transwell评估其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表达。结果TSR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且TSR2的表达水平与CEA、CA19-9、T分期及N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分析显示,TSR2低表达(P=0.020)、CEA≥5μg/L(P=0.021)、CA19-9≥37 kU/L(P=0.001)、T3~T4分期(P=0.039)和N2~N3分期(P=0.027)是独立影响胃癌患者施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风险因子。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SR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01)。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预测TSR2的功能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上调TSR2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下调则反之(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TSR2可下调胃癌细胞中磷脂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敲低则反之(P<0.05)。结论TSR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影响患者预后,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SR2核糖体成熟因子 PI3K/AKT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高表达ATP5A1与患者术后的不良预后和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有关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晶晶 殷丽霞 +7 位作者 段婷 牛民主 何震东 陈心蕊 张小凤 李静 耿志军 左芦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4-980,共7页
目的分析ATP5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15例患者,检测ATP5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IOD值中位数为界,将样本分为ATP5A... 目的分析ATP5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15例患者,检测ATP5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IOD值中位数为界,将样本分为ATP5A1高表达组(n=58)和ATP5A1低表达组(n=57),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慢病毒转染技术调控胃癌细胞系(MGC803)中ATP5A1基因的表达,并探究其对胃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将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TP5A1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只/组)。收集对照组、敲低和过表达ATP5A1基因的胃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到对应组裸鼠背部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ATP5A1对肿瘤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结果ATP5A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并与外周血CEA、CA19-9,病理分级、T分期及N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低(P<0.001),且ATP5A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ATP5A1高表达对患者预后具有预判价值(P<0.001)。过表达ATP5A1上调胃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量以及糖代谢关键酶HK2、PFK1、LDHA的蛋白水平(P<0.05),而干扰ATP5A1则结果相反(P<0.05);在体实验表明,ATP5A1过表达增加胃癌细胞糖代谢(P<0.05),且促进肿瘤的生长(P<0.05)。高表达ATP5A1促进胃癌细胞中p-JNK和p-JUN的表达(P<0.05),且JNK抑制剂SP600125阻遏了过表达ATP5A1胃癌细胞糖代谢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ATP5A1高表达并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不良,且至少部分是通过JNK/JUN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5A1 胃癌 糖代谢 预后 JNK/JU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国庆 孙红燕 +9 位作者 孙正宇 刘乐强 王磊 张宁宁 王宇航 何一鸣 纪佳慧 李馨月 康品方 唐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降血压和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积雪草苷低剂量组(50 mg/kg)和积雪草苷高剂量组(100 mg/kg),6只/组,治疗组每日予以积雪草苷对应剂量灌胃处理,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第8天和给...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降血压和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积雪草苷低剂量组(50 mg/kg)和积雪草苷高剂量组(100 mg/kg),6只/组,治疗组每日予以积雪草苷对应剂量灌胃处理,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第8天和给药第15天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HE染色评估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变化。取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以舒张血管百分比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积雪草苷对基础状态血管环、去甲肾上腺素(NE,1×10-6 mol/L)及氯化钾(KCl,60 mmol/L)收缩的内皮保留或去内皮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对内皮保留的血管环,分别以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0.1 mmol/L)、吲哚美辛(1×10-5 mol/L)、锌原卟啉Ⅸ(10µmol/L)和6种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四乙基氯化铵(5 mmol/L)、格列苯脲(1×10-5 mol/L)、氯化钡(0.1 mmol/L)、Iberiotoxin(0.1μmol/L)、4-氨基吡啶(0.1 mmol/L)、TASK-1-IN-1(1×10-5 mol/L)预孵育血管环,加NE(1×10-6 mol/L)预收缩,考察不同浓度积雪草苷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以血管收缩百分率为指标,在无钙条件下,分别以KCl(60 mmol/L)、NE(1×10-6 mol/L)刺激血管,再分别累积加入CaCl2(0.1、0.3、1、3、10 mmol/L),考察积雪草苷对CaCl2导致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引起的血管收缩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积雪草苷50和100 mg/kg组大鼠收缩压降低(P<0.05),胸主动脉组织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累积浓度积雪草苷对静息状态下的胸主动脉内皮保留的血管环无明显收缩和舒张作用。积雪草苷(30、50、100μmol/L)对KCl和NE提前收缩的血管环具有舒张作用(P<0.01),积雪草苷100 mg/kg浓度组对去内皮和内皮保留的NE预收缩的血管舒张有差异(P<0.05)。经吲哚美辛、ZnPPⅨ、氯化钡、格列本脲、TASK-1-IN-1和4-氨基吡啶预孵育后,不同浓度的积雪草苷对经NE预收缩的血管环无显著影响(P>0.05),四乙基铵、Iberiotoxin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均可抑制积雪草苷对N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P<0.05)。在无钙条件下,血管环经KCl、NE作用,积雪草苷能抑制CaCl2导致外钙内流、内钙释放引起的收缩(P<0.01)。结论积雪草苷通过介导高电导钙激活性钾离子通道开放、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并调节钙离子内外流诱导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从而降低大鼠收缩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降压 舒张血管 钾通道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瘦素通过上调星形胶质细胞GLT-1和GLAST的表达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洁 刘晨旭 +5 位作者 王春 李丽 陶伟婷 徐婧茹 唐红辉 黄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9-1087,共9页
目的 探究外源性瘦素(Leptin)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将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瘦素低剂量组(Leptin-L组,0.5 mg/kg)、瘦素中剂量组(LeptinM组,... 目的 探究外源性瘦素(Leptin)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将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瘦素低剂量组(Leptin-L组,0.5 mg/kg)、瘦素中剂量组(LeptinM组,1 mg/kg)和瘦素高剂量组(Leptin-H组,2 mg/kg),20只/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皮层脑组织病理变化,退化神经元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变性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皮层脑组织胶原酸性纤维蛋白的表达和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皮层脑组织胶原酸性纤维蛋白蛋白表达。在此基础上,另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Leptin组(1 mg/kg),15只/组。谷氨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皮层脑组织谷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皮层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GLAST、GLT-1蛋白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瘦素明显降低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001),缩小脑梗死面积(P<0.001),减轻皮层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降低皮层神经元损伤程度(P<0.0001),维持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形态及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表达(P<0.01),使GLT-1、GLAST表达上调(P<0.01、P<0.05),脑组织谷氨酸含量降低(P<0.01)。结论 外源性瘦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生和上调GLT-1、GLAST的表达从而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GLT-1 GLAST 兴奋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及骨肉瘤细胞自噬及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颖 高榴 +3 位作者 杨靖瑞 汪晶 蒋旭 禹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自噬、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HeLa、U2OS细胞转染TFAM小干扰片段(si-TFAM)下调TFAM表达,Mito-Tracker Red CMXRos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 目的研究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自噬、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HeLa、U2OS细胞转染TFAM小干扰片段(si-TFAM)下调TFAM表达,Mito-Tracker Red CMXRos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MitoSOX^(TM)Red标记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的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自噬体数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FAM、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B(LC3A/B)、自噬相关基因2A(ATG2A)、ATG2B、ATG9A、锌指转录因子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CCK-8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TM)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的变化。结果下调TFAM表达导致HeLa及U2OS细胞MMP减少,mtDNA拷贝数减少,mtROS产生量增加。LC3A/B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胞质内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自噬早期阶段蛋白ATG2B、ATG9A表达量明显减少。HeLa及U2OS细胞Snail、MMP2和MMP9蛋白表达均减少。干扰TFAM表达,抑制HeLa及U2OS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结论下调TFAM表达抑制线粒体功能,延缓自噬进程,降低宫颈癌细胞及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细胞 骨肉瘤细胞 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 自噬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免疫调控机制:基于GEO数据库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莉莉 吴天宇 +5 位作者 张铭 丁子夏 张妍 杨依清 郑佳倩 张小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8-1108,共11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潜在发病机制,挖掘可以作为RA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探究其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依托GEO数据库多个基因组数据,利用limma包、RRA方法、批次矫正方法与clusterProfiler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预测其作...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潜在发病机制,挖掘可以作为RA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探究其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依托GEO数据库多个基因组数据,利用limma包、RRA方法、批次矫正方法与clusterProfiler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预测其作用功能;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得到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3.8.0软件与GeneMANIA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并预测其互作机制;构建ROC工作曲线验证关键基因诊断模型的信效度,并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疾病特征免疫细胞;使用corrplot包分析特征免疫细胞与疾病关键基因的相关性;使用GSEA富集方法探究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和相关性;通过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差异基因在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得到与RA密切相关核心关键基因9个,分别为:CD3G、CD8A、SYK、LCK、IL2RG、STAT1、CCR5、ITGB2、ITGAL,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可能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相关通路调控滑膜炎症;ROC工作曲线分析表明9个核心基因的预测模型信效度较高,其中STAT1预测模型的AUC值最高(0.90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3G、ITGAL、LCK、CD8A和STAT1等5个核心基因与疾病特征免疫细胞相关性较强,其中STAT1与M1型巨噬细胞的相关性联系最强(R=0.68,P<0.001);CIA大鼠膝关节的HE、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表明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且药物治疗有效,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TAT1和磷酸化的STAT1在C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STAT1蛋白表达量在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P=0.0002)与细胞质(P<0.0001)中存在差异,且经过治疗,细胞核内p-STAT1与STAT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01)。结论 CD3G、CD8A、SYK、LCK、IL2RG、STAT1、CCR5、ITGB2与ITGAL等9个基因可作为RA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CD3G/CD8A/LCK-γδ T细胞、ITGAL-Tfh细胞、STAT1-M1型巨噬细胞等基因-免疫细胞途径可能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标志物 免疫调控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铜死亡相关免疫检查点基因预后特征和免疫与药物治疗分析
17
作者 杨丛语 阿茹娜 刘嘉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272,共11页
目的:铜死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都具有高选择性,联合其优点并认识在膀胱癌中的特征对开发新靶向治疗方案非常重要。通过筛选铜死亡相关免疫检查点特征基因鉴定膀胱癌,为辅助治疗的选择方案和新靶点的应用提供理论依... 目的:铜死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都具有高选择性,联合其优点并认识在膀胱癌中的特征对开发新靶向治疗方案非常重要。通过筛选铜死亡相关免疫检查点特征基因鉴定膀胱癌,为辅助治疗的选择方案和新靶点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中获取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的表达样本,从既往研究中提取13个铜死亡基因和79个免疫检查点基因。由相关性分析筛选铜死亡相关免疫检查点基因构建预后模型,采用qPCR实验验证预后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评估高低危组免疫治疗和化疗疗效的差异。结果:构建由BTNL9,CD160,TNFRSF14和TNFRSF18组成的预后模型。在两个数据库中均证明了其可靠的预测能力,qPCR证明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正常组和癌细胞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低危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优于高危组;高危组患者化疗疗效更好。结论:铜死亡相关免疫检查点基因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药物和免疫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潜在靶点的发现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铜死亡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ALDH2通过上调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磊 卞芬兰 +12 位作者 马飞扬 方舒 凌梓涵 刘梦然 孙红燕 付程文 倪诗垚 赵晓阳 冯心茹 孙正宇 卢国庆 康品方 吴士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5-1964,共10页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否可以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方法在体水平:选取8周龄C57 BL/6小鼠4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Alda-1灌胃组及ALDH2特异性敲除组(Hypoxia+ALDH2^(-/...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否可以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方法在体水平:选取8周龄C57 BL/6小鼠4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Alda-1灌胃组及ALDH2特异性敲除组(Hypoxia+ALDH2^(-/-)),10只/组,Hypoxia组小鼠暴露于缺氧条件下(10%O_(2),90%N_(2)),维持每日12 h/12 h的暗/光循环4周,Hypoxia+Alda-1组同时予以Alda-1腹腔注射处理4周,Control组予以常氧环境并给与同等量的溶剂(DMSO+PBS)干预4周。利用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导管实验评估右心功能及压力,以右心室压代替肺动脉压;HE评估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室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检测α-SMA表达,评估肺远端小动脉肌化情况,WGA染色检测右心室横截面积,评估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测量右心肥厚指数。检测ALDH2、SIRT1、PGC-1α、P16^(INK4A)、P21^(CIP1)蛋白表达。体外水平:分别设置Control组、Hypoxia组上、Hypoxia+Alda-1组上、Hypoxia+Alda-1+EX527组。利用β半乳糖染色评估各分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ting评估各分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ypoxia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增高、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T)增厚、P16^(INK4A)、P21^(CIP1)表达增加(P<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a-1组RVSP降低、RVFWT变薄、P16^(INK4A)、P21^(CIP1)表达降低(P<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H2^(-/-)组RVSP增高、RVFWT增厚、P16^(INK4A)、P21^(CIP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Control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衰老比例增加、P16^(INK4A)、P21^(CIP1)表达增加(P<0.01)。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a-1组细胞衰老比例降低(P<0.01),P16^(INK4A)、P21^(CIP1)(P<0.05)表达降低。与Hypoxia+Alda-1组相比,Hypoxia+Alda-1+EX527组细胞衰老比例增加(P<0.01),P16^(INK4A)、P21^(CIP1)表达增高(P<0.05)。结论ALDH2通过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从而减轻缺氧型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SIRT1 PGC-1Α 平滑肌细胞衰老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核孔蛋白85(NUP85)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刘新宇 丁泽邦 +2 位作者 吴焕 马俊杰 陆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8-519,共12页
目的 探究核孔蛋白85(NUP85)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免疫相关性分析。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在线数据库分析NUP85在HCC中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以及突变情况,并进行预后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及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和... 目的 探究核孔蛋白85(NUP85)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免疫相关性分析。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在线数据库分析NUP85在HCC中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以及突变情况,并进行预后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及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和基因表达谱交互作用分析2021(GEPIA2021)数据库分析NUP85的免疫相关性;利用基因组癌症分析(GSCA)和临床生信之家分析NUP85的药物敏感性;通过肝细胞癌综合分子数据库(HCCDB)筛选NUP85在HCC中的共表达基因,并利用R语言“limma包”分析NUP85及其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再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分析NUP85及其相关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以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利用临床生信之家对NUP85及其相关基因进行列线图和预后风险评分模型的构建。结果 NUP85的mRNA和蛋白质在HCC中表达上调,在不同分期和分级均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而其在HCC样本中突变率是19%,显著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DSS)以及无进展生存(PFS),且其在巨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高表达并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此外,NUP85的表达与米尔达美替尼(PD0325901)、维莫非尼的结构类似物(PLX4720)和瑞法替尼(PD0325901)等多用药物具有显著相关性。NUP85及其共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器裂变、核分裂和染色体分离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运动蛋白等,并显著不利于HCC患者OS,且对HCC患者1年、 3年和5年OS预后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结论 NUP85高表达HCC患者预后差,并与多种免疫细胞和药物相关,可作为HCC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孔蛋白85(NUP85) 肝细胞癌 单细胞分析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诱导的抑郁小鼠中央杏仁核和边缘前皮质神经网络的可塑性变化
20
作者 刘冬播 陈泽文 +3 位作者 王云 李昕鹏 赵彭玉 郑浩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82-2091,共10页
目的探讨由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引起的抑郁症小鼠神经网络的可塑性变化与空间学习记忆调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57Thy1-YFP/GAD67-GFP小鼠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n=15),对照组不做处理,CUMS组施加8周的应激以建立模... 目的探讨由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引起的抑郁症小鼠神经网络的可塑性变化与空间学习记忆调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57Thy1-YFP/GAD67-GFP小鼠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n=15),对照组不做处理,CUMS组施加8周的应激以建立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水平,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检测中央杏仁核(CeA)与边缘前皮质(PrL)脑区中不同亚群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模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小鼠的糖水偏好指数降低(P<0.01),其在旷场实验中的总运动距离、穿越格子数、进入中心区域次数、中心区域停留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下降(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挣扎时间、游泳时间和爬行时间均降低(P<0.01),而静止时间增高(P<0.01),在定位实验中定位潜伏期和路径长度均增加(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目标象限内路程占总路程百分比和游泳时间均降低(P<0.05),而目标区首次入口时间和对角象限内游泳时间均增长(P<0.01)。同时CUMS提高了CeA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和PrL区GABA能神经元的能障、绝对不应期和动作电位间距(P<0.05),降低了CeA区GABA能神经元和PrL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能障、绝对不应期和动作电位间距(P<0.05)。结论CUMS诱导的抑郁状态可能引起CeA和PrL区中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网络的可塑性变化,进而损伤了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可塑性 杏仁核 内侧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