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8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忠 詹晓东 +2 位作者 孙敬武 张明洁 王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2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1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22例配对喉癌组织及切缘黏膜组织中IL-18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2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1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22例配对喉癌组织及切缘黏膜组织中IL-18基因的表达。结果喉癌组血清IL-18含量(68.44±39.42)pg/ml高于对照组(28.44±2.29)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检测IL-18mRNA,22例喉癌组织均无表达;癌旁黏膜IL-18mRNA有9例(40.9%)表达。结论喉癌患者血清IL-18表达增高,提示IL-18与喉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喉癌组织IL-18mRNA不表达,而癌旁黏膜部分表达,表明IL-18并非肿瘤细胞所分泌,可能来自宿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段颈内动脉创伤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詹晓东 谭玉林 +2 位作者 王文忠 舒继红 王震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段颈内动脉创伤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应用选择性全脑造影进行诊断,10例行颈内动脉栓塞治疗。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 目的探讨颅内段颈内动脉创伤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应用选择性全脑造影进行诊断,10例行颈内动脉栓塞治疗。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1例巨大蛇形动脉行球囊颈内动脉完全性栓塞,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保留颈内动脉栓塞,1例放弃治疗。随访4个月~7年,10例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痊愈。结论选择性全脑造影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损伤首选诊断方法,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创伤性 颈内动脉破裂 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