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兆根 王萍 +2 位作者 谢群 冯振中 吴礼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颞叶的PGNT进行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GFAP阳性的星形细胞组成...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颞叶的PGNT进行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GFAP阳性的星形细胞组成,呈单层或多层以血管为中心排列成特征性的假乳头样结构。乳头之间为成片排列的小圆形Syn阳性的神经元分化的细胞,散在有中等大小的神经节样细胞,未见明显坏死和核分裂象。结论 PGNT是一种新增加的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实体,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礼年 陈余清 +2 位作者 承泽农 刘超 王祖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NSCLC石蜡切片中MVD和VEGF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似然比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NSCLC石蜡切片中MVD和VEGF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似然比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VD阳性、VEGF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缩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VD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MVD阳性NSCLC患者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MVD阴性患者的34.247倍(似然比检验,P<0.01)。结论:MVD可能是NSCLC预后较强的独立预测因子,MVD高则NSCLC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p^(16)、nm^(23)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小鼠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杰 汪万英 +2 位作者 王朝夫 吴礼高 龚晓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7-88,38,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bcl- 2凋亡抑制基因、p16抑癌基因和nm2 3 转移抑制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肿瘤的发生情况 ;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 目的 探讨bcl- 2凋亡抑制基因、p16抑癌基因和nm2 3 转移抑制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肿瘤的发生情况 ;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bcl- 2、p16、nm2 3 基因的表达。结果 金葡菌L型感染后 10只小鼠发生肿瘤 ,13只出现癌前病变。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3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30 8%、5 3 1%和 6 1 1%。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2 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2 3 1%、5 3 1%和 6 1 1%。其蛋白和mRNA表达具一致性 ,且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引起bcl- 2、p16、nm2 3 基因的异常表达 ,进而导致体细胞的恶性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P^16 nm^23 金黄色葡萄球菌 L型 肿瘤 癌前病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c-erbB-2、P^(53)基因与金葡菌L型感染在实验性小鼠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汪万英 何杰 +1 位作者 王朝夫 姚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1,112,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ras ,c -erbB - 2和抑癌基因P53 与金葡菌L型感染在C57小鼠致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对L型感染后诱发的 10只小鼠肿瘤和 13只小鼠癌前病变组织进行ras、c -erbB - 2及P53 蛋白产物及基因... 目的 探讨癌基因ras ,c -erbB - 2和抑癌基因P53 与金葡菌L型感染在C57小鼠致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对L型感染后诱发的 10只小鼠肿瘤和 13只小鼠癌前病变组织进行ras、c -erbB - 2及P53 蛋白产物及基因的检测。结果 小鼠肿瘤中P2 1、c-erbB - 2、P53 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70 %、6 0 % ;癌前病变 15 .38%、15 .38%、38.46 %。原位核酸杂交ras、c -erbB - 2、P53 、mRNA表达在小鼠肿瘤中分别为 5 0 %、70 %、5 0 % ;癌前病变中为 15 .38%、0 %、38.46 %。结论 癌基因ras、cerbB - 2及抑癌基因P53 在小鼠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表达 ,L型极有可能成为诱癌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肿瘤 癌前病变 抑癌基因 金葡菌L型感染 RAS C-ERBB-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抗小鼠肝损伤的形态改变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万英 段巧玲 张世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芦笋汁给小鼠灌胃,以观察芦笋汁抗四氯化碳(CCl4)引起小鼠肝脏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芦笋汁有明显抗肝组织损伤作用,且肝脏中MDA生成降低,SOD活性升高。提示芦笋对CCl4损伤小鼠肝脏有明显保护作用。
关键词 肝疾病 石刁柏 药理学 药物作用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肿瘤组织和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汪万英 赵芳芳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对C57小鼠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猴肾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及猴肾细胞,再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57小鼠肝组织及诱发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阳性...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对C57小鼠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猴肾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及猴肾细胞,再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57小鼠肝组织及诱发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阳性率,并观察感染后猴肾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C57小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感染率分别为0%(0/10)和70%(7/10),L型抗原表达率分别为0%(0/10)和70%(7/10);金葡菌L型D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例)和70%(7/10例)。猴肾细胞感染L型原生小体后体外培养48h部分出现空泡样变样(类似病毒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局部区域细胞密集(轻度增生)。结论金葡菌L型DNA已在感染的体内、外细胞内出现,且在诱发的肿瘤细胞内表达显著增高,推测其在诱发体细胞增生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很可能和病毒的致瘤机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肿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L型DNA原位核酸杂交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汪万英 何杰 +1 位作者 姚敏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金葡菌L型感染后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是否有金葡菌L型及其抗原或DNA。方法 应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果 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组织切片中 ,革兰氏染色金葡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 70 0 %(7/ 10 )和 5 3 5 ... 目的 探讨金葡菌L型感染后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是否有金葡菌L型及其抗原或DNA。方法 应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果 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组织切片中 ,革兰氏染色金葡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 70 0 %(7/ 10 )和 5 3 5 % (7/ 13)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0 0 % (7/ 10 )和 6 1 5 % (8/ 13) ,两者结果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金葡菌L型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癌巢或癌前病变的上皮细胞浆内。用金葡菌L型DNA探针原位核酸杂交 ,结果显示 5 0 0 % (5 / 10 )肿瘤细胞核内和 30 1% (4/ 13)癌前病变细胞核内有DNA阳性信号。结论 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有较高的金葡菌L型感染率 ,且金葡菌L型DNA已进入小鼠肿瘤细胞核内和癌前病变的体细胞核内。提示金葡菌L型感染小鼠可能诱发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L型 免疫组化 原位核酸杂交 肿瘤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L型感染小鼠致体细胞增生和诱发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汪万英 郁佳 李永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38,F003,共3页
目的 本文对细菌 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L型 (2× 10 7/0 .2 ml/次 /只 )经尾静脉反复感染 C5 7/ BL / 6 N小鼠为 L型感染组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  L型感染组有 10只... 目的 本文对细菌 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L型 (2× 10 7/0 .2 ml/次 /只 )经尾静脉反复感染 C5 7/ BL / 6 N小鼠为 L型感染组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  L型感染组有 10只小鼠发生肿瘤 ,肿瘤发生率为 11.1% ,其中恶性肿瘤 8.88% (8只 ) ;良性肿瘤 2 .2 2 % (2只 )。感染组小鼠体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11.1% (10只 ) ;瘤样增生 3.33% (3只 ) ,而对照组均未发生肿瘤和增生性病变。结论  L 型菌感染可能与小鼠体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肿瘤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L型感染 不典型增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被引量:6
9
作者 夏佩莹 汪万英 +2 位作者 赵发英 郭才 何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F003,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 ,5 6 7%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 6 1%和 6 0 6 % ;2 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 ,结果发现 45 %的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内显示有金葡菌L型DNA阳性颗粒。结论 提示细菌及其L型可侵入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甚至肿瘤发生。证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细菌L型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DNA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继发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启霞 刘超 +1 位作者 陈余清 欧玉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63-4264,共2页
患者男,30岁。因进行性气喘1年余,加重3个月,于2009年2月27日入院。1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间断咳嗽、偶有痰中带血。2008年8月22日在厦门某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以左肺为重。诊断为“支气... 患者男,30岁。因进行性气喘1年余,加重3个月,于2009年2月27日入院。1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间断咳嗽、偶有痰中带血。2008年8月22日在厦门某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以左肺为重。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予以抗炎、对症治疗,患者痰血渐止.症状无明湿好转.3个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继发 胸部CT检查 支气管扩张症 间断咳嗽 痰中带血 对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及其L型感染荷瘤小鼠肿瘤内SOD和MDA含量对小鼠生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万英 张世馥 +1 位作者 何杰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9-21,共3页
用Pyrogallol-NBT等方法测定并分析荷瘤伴感染组及荷瘤非感染组小鼠肿瘤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对小鼠生存天数的影响。结果发现荷瘤伴感染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明显短于荷瘤非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荷瘤... 用Pyrogallol-NBT等方法测定并分析荷瘤伴感染组及荷瘤非感染组小鼠肿瘤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对小鼠生存天数的影响。结果发现荷瘤伴感染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明显短于荷瘤非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荷瘤伴细菌感染组小鼠肿瘤内MDA含量明显高于荷瘤非感染组及L型感染组,P<0.05~0.01。98.7%荷瘤小鼠肿瘤内SOD含量极低或为零。另有5只小鼠经3次接种肿瘤,均未见肿瘤生长,其肝脏内SOD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提示感染可使小鼠肿瘤内MDA量增高,SOD量减少,可能是荷瘤伴感染组小鼠生存天数短于荷瘤非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瘤小鼠 肿瘤 SOD MDA 细菌L型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