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齐琦 郭飞 +1 位作者 武世伍 陈晓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6,313,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组织黏液变明显,多见囊腔形成,肿瘤细胞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可见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100(+),Syn(+),GFAP(+),Ki-67呈阳性表达,且均呈低增殖活性(<2%)。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属于良性肿瘤(WHOⅠ级),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病理 组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NF-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美群 汪洪涛 +1 位作者 邹维艳 卓煜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26,共3页
用蛋白激酶C(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和PKC抑制剂Rottlerin处理培养神经元,RT-PCR法检测神经元NF-кBp65mRNA的表达;用PMA和NF-кB抑制剂TPCK处理培养神经元,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观察PK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 用蛋白激酶C(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和PKC抑制剂Rottlerin处理培养神经元,RT-PCR法检测神经元NF-кBp65mRNA的表达;用PMA和NF-кB抑制剂TPCK处理培养神经元,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观察PK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录因子kappaB(NF-кB)表达的影响,探讨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PKC可促进NF-кB的表达;NF-кB可诱导培养神经元的早期凋亡。由此可以得出PKC激活参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引起神经元内NF-кB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核转录因子kappa B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观察四氯二苯并二恶英对胎鼠腭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柴继侠 申德祥 +5 位作者 梁晓婉 周青 张志诚 康建华 褚忆忆 柴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三维重建观察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对胎鼠腭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妊娠12.5 d昆明鼠进行40μg/kg TCDD灌胃处理作为实验组,等剂量的玉米油处理作为对照组。妊娠13.5、14.5、15.5 d时,取出胎鼠头... 目的:三维重建观察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对胎鼠腭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妊娠12.5 d昆明鼠进行40μg/kg TCDD灌胃处理作为实验组,等剂量的玉米油处理作为对照组。妊娠13.5、14.5、15.5 d时,取出胎鼠头部固定,制备腭器官石蜡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采集腭器官的图像用Photoshop处理、3D-DOCTOR软件对腭器官进行三维重建。结果:3D-DOCTOR三维重建显示,对照组腭器官从舌两侧移至舌上方,逐渐靠拢并融合;实验组腭器官从舌两侧延迟于对照组移至舌上方渐靠拢,但并未融合,形成腭裂。结论:3D-DOCTOR重建可观察腭器官发育过程和TCDD作用于孕鼠导致胎鼠腭裂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 腭器官 三维重建 侧腭突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美群 汪洪涛 +1 位作者 卓煜娅 邹维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01-4202,共2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的信号通路在LPS损伤神经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的信号通路在LPS损伤神经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预处理后再加入LPS组,后两组均用LPS处理48h。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及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使用RT-PCR法观察NF-κB的表达。结果:LPS作用后神经元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及NF-κB的表达增加。经TPCK预处理的神经元LDH释放量及NF-κB的表达明显低于LPS组,而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高于LPS组。结论:LPS能引起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而TPCK可明显减弱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提示NF-κB参与了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神经元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孙美群 汪洪涛 +1 位作者 卓煜娅 邹维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25-4027,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处理培养神经元后,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细胞DNA片段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M...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处理培养神经元后,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细胞DNA片段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MA可明显增加培养神经元的毒性率及iNOS表达的阳性细胞数,iNOS的表达与神经元的毒性率呈正相关(rs=0.928,P<0.001),PMA作用培养神经元后出现了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PKC激活参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引起神经元内iNOS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神经元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促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下调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Kir4.1)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思彤 王京 +5 位作者 孙天祎 严海芹 邹维艳 李徽徽 齐琦 孙美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的活化作用及其对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Kir4.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Ast,用IL-6或联合IL-6受体拮抗剂(IL-6Ra)处理培养的Ast,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的活化作用及其对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Kir4.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Ast,用IL-6或联合IL-6受体拮抗剂(IL-6Ra)处理培养的Ast,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IL-6对Ast Kir4.1通道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IL-6在一定剂量(≤30 ng/mL)和作用时间(≤24 h)范围内可促进Ast的活化;用30 ng/mL的IL-6处理Ast 24 h后,Kir4.1通道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但此作用可被IL-6Ra所逆转。结论IL-6可促进Ast活化和下调Kir4.1通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星形胶质细胞(Ast)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Kir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