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NGAL和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道洋 关艳春 +4 位作者 黄玉萍 马续祥 周玉叶 李莹 纵晓英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讨二者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114例,以术后发生CIN患者12例为CIN组,以未发...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讨二者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114例,以术后发生CIN患者12例为CIN组,以未发生CIN患者102例为非CIN组,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SCr)、Cys-C、NGAL水平,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NGAL及Cys-C对早期CIN诊断的敏感度。结果 CIN组血清NGAL在术后6小时开始上升(P=0.01),CIN组血清Cys-C在术后12小时开始上升(P<0.01)。CIN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血NGAL和Cys-C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IN组术后6小时SCr及Cys-C水平不高于非CI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P=0.67)。术后6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1,0.75,0.57;术后12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9,0.83,0.8;术后24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8,0.86,0.85;术后48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77,0.7,0.88。结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血清NGAL、Cys-C水平能较早反应肾功能变化,为CIN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造影剂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燕 纵晓英 +1 位作者 李莹 熊守庆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4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的原因。结果 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死亡原因:脑出血13例(占32.5%);心血管疾病9例(占22.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4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的原因。结果 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死亡原因:脑出血13例(占32.5%);心血管疾病9例(占22.5%);感染8例(占20%);恶性肿瘤5例(占12.5%);恶液质4例(占10%);消化道出血1例(占2.5%);≥60岁组死亡31例(77.5%);<60岁死亡9例(22.5%。结论脑出血、心血管疾病、严重感染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三大死亡原因,死亡病例中以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主,死亡的主要原发病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2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 沈传业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介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例需做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诊断病人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整体护理。结果加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刺成功率。结论... 目的介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例需做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诊断病人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整体护理。结果加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刺成功率。结论通过对准备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实施连续性的身心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黄玉萍 沈传业 +1 位作者 纵晓英 李莹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分别联合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补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55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试验前检查每位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 目的比较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分别联合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补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55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试验前检查每位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27例)和口服补铁组(28例),2组均予以EPO 6000单位/周,皮下注射,4、8、10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试验结束时,静脉补铁组各项铁参数指标明显高于口服补铁组;静脉补铁组贫血改善较口服补铁组好,2组Hb、Hct上升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使用EPO的同时,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蔗糖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IgA肾病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续祥 辛玲 +2 位作者 李莹 纵晓英 钱平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8期905-908,共4页
目的评价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tonsillectomy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therapy,TCMT)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TCMT治疗IgAN的研究文... 目的评价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tonsillectomy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therapy,TCMT)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TCMT治疗IgAN的研究文献,末次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31日。纳入以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为干预措施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3篇为前瞻性对照研究,3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总体疗效:符合标准的文献3篇,总样本量224例,其中TCMT组134例,药物治疗组90例,meta分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8,95%CI=1.47-4.90,P=0.001)。(2)尿蛋白缓解率: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总样本量326例,其中TCMT组167例,药物治疗组159例,meta分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95%CI=2.67-7.20,P〈0.001)。(3)尿红细胞缓解率: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总样本量326例,其中TCMT组167例,药物治疗组159例,meta分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0,95%CI=1.38-11.07,P=0.01)。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看,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总体疗效、尿蛋白缓解率及尿红细胞缓解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扁桃体切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
6
作者 臧欢欢 杨大伟 +2 位作者 张阵 徐家新 杨梅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55-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抗病毒、非甾体退热药退热、脱水降颅压、适时止惊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抗病毒、非甾体退热药退热、脱水降颅压、适时止惊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5天临床表现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第5天、第15天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元受损,促进神经细胞及髓鞘的修复,减轻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亚低温 鼠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