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曼丽 陈卫东 +3 位作者 杨萍 常保超 郭亚玲 刘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1040-1043,I0009,共5页
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 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TP)、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指数(KI);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MCP-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MCP-1 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24 h尿量、24 h UTP、KI、BG、Scr、BUN、肾脏组织中MCP-1mRNA和ICAM-1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比较,DI组大鼠BG、BUN、Scr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其余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肾组织MCP-1、ICAM-1的表达,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害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衰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继强 陈卫东 +2 位作者 张燕 刘磊 尹晓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血肌酐、电解质及尿素氮、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心力衰竭发生之间的关系,分析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3例慢性肾炎致... 目的:了解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血肌酐、电解质及尿素氮、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心力衰竭发生之间的关系,分析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3例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衰发生及其同期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了解其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1)343例患者有77例合并发生心衰(22.4%),其中19岁~39岁占20.5%,40岁~59岁占22.8%,>60岁占33.3%;合并发生心衰多为CKD5期患者(97.4%)。(2)血压、血红蛋白、CO2CP、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在有无心衰发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血压、血肌酐、光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等与心衰发生呈负相关(P<0.05),而年龄、钙磷、血清白蛋白及血脂、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很高,其发生可能与高血压、贫血、酸中毒、血肌酐及微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慢性肾衰竭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BL、IL-6、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瑞萍 陈卫东 杨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3-115,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multiglucosides of triptergium wilfordii,GT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issue necr...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multiglucosides of triptergium wilfordii,GT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issue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影响,探讨MBL、IL-6、TNF-α与DN关系,阐明GTW对DN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GTW治疗组,治疗组经口灌胃GTW(10 mg·kg-1·d-1)8周。第14周末称体重并查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结构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MBL-A、IL-6、TNF-α蛋白在肾脏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MBL1mRNA表达情况。结果:GTW可减轻DN大鼠蛋白尿,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下调肾组织MBL、IL-6、TNF-α表达。结论:GTW对DN大鼠肾组织有保护作用,可能与GTW减少了DN大鼠肾组织MBL、IL-6、TNF-α表达,减轻了免疫炎症反应对肾脏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糖尿病肾病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减重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瑞萍 范瑞晨 +3 位作者 徐鹏 潘艳 郭亚玲 陈卫东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经肾活检确诊为ORG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OB-GM组(12例)和OB-FSGS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以及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FBS)、三酯甘油(TG)、胆固醇(TC)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与OB-GM组相比,治疗前OB-FSGS组患者的体质量、Scr、24 h UP、TC较高,eGFR、Al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B-FSG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概率高于OB-G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概率为18.2%,而OB-GM组无肾病综合征发生。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0±5.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24 h UP、血脂、Scr、U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24 h UP、血浆Alb、UA、TC差值高于OB-G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联合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对于ORG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对于降低OB-FSGS患者蛋白尿、UA和TC,提升血浆Alb疗效较OB-GM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厄贝沙坦 减重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症 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磊 常保超 +2 位作者 陈峥 吴雪平 杨丽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及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及霉酚酸酯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d)灌...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及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及霉酚酸酯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d)灌胃,8周末处死动物,常规检测尿蛋白、肾功能、肾质量/体质量,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及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组织肾小球肥大、部分纤维化,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严重,尿蛋白增加,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MCP-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霉酚酸酯干预组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但较糖尿病组有改善(P<0.01),肾小球滤过膜病变较糖尿病组改善,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P<0.01),MC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霉酚酸酯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水平,下调MCP-1等炎症介质,上调Nephrin蛋白。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可能通过干预Nephrin蛋白及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霉酚酸酯 NEPHRIN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平 李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慢性、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终共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独立于肾小球损害决定肾脏病进展的... 慢性、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终共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独立于肾小球损害决定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是评估慢性肾脏病病人预后的直接预测因子[1].尽管ACEI类和ARB类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蛋白尿、阻止肾脏结构包括肾小管间质的损害, 但都不能阻碍各种慢性肾脏病中肾功能的恶化,限制了它们在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去甲斑蝥素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损害 ARB类药物 终末期肾病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钙化平滑肌来源的外泌体促进血管钙化及Sortilin在其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艳 吴雪萍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3期201-203,共3页
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膜结构的微小囊泡,大小约30~100 nm,包裹了来源细胞的mRNA、microRNA等小RNA、质粒DNA、酶、蛋白质和神经递质等。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周围细胞及组织。Sortilin作为囊泡分拣因子家族中... 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膜结构的微小囊泡,大小约30~100 nm,包裹了来源细胞的mRNA、microRNA等小RNA、质粒DNA、酶、蛋白质和神经递质等。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周围细胞及组织。Sortilin作为囊泡分拣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调节外泌体对钙化相关蛋白非组织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non-tissu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AP)的装载,从而赋予外泌体钙化潜力。本文就慢性肾脏病患者钙化平滑肌来源的外泌体促进血管钙化及Sortilin在其中的调控作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平滑肌 外泌体 SORTI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普罗布考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曼丽 陈卫东 +3 位作者 杨萍 常保超 郭亚玲 王静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2期1861-1863,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厄贝沙坦联合普罗布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并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厄贝沙坦联合普罗布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并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厄贝沙坦组(DI),厄贝沙坦+普罗布考组(DP),检测各组大鼠体重、随机血糖、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24hUTP)、SCR、BUN,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一般结构;免疫组化观察MCP-1的表达;RT-PCR观察MCP-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加重,24h尿量、24hUTP、随机血糖、SCR、BUN、肾脏MCP-1mRNA及蛋白均明显增加,体重减轻(P<0.05);与DN组比较,DI组、DP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减轻,24h尿量、24hUTP、肾脏MCP-1mRNA及蛋白下降,体重增加(P<0.05);与DI组比较,DP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减轻,24h尿量、24hUTP、肾脏MCP-1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MCP-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厄贝沙坦及普罗布考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MCP-1的表达,缓解肾脏病理损伤,联合后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普罗布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平 张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115-1117,共3页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分子量约为700 Kda的大分子多蛋白复合体,具有调控机体慢性炎症反应的功能,目前炎性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倍受关注,许多疾病均涉及NLRP3炎性体-caspase-1-...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分子量约为700 Kda的大分子多蛋白复合体,具有调控机体慢性炎症反应的功能,目前炎性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倍受关注,许多疾病均涉及NLRP3炎性体-caspase-1-IL-1/IL-18轴的激活。通过近几十年的基础研究,由于对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肾脏疾病 慢性炎症反应 CASP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蛋白复合体 双链蛋白聚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 树突状细胞 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不同透析方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霍迪 姚雅茹 +1 位作者 陈卫东 刘磊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2期891-895,共5页
目的分析接受不同透析方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93例,腹膜透析(peritone... 目的分析接受不同透析方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93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5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得分,将患者分为MHD患者CI组、MHD患者无CI组、PD患者CI组、PD患者无CI组,分析其间C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43例患者,男性70例(48.95%),年龄(52.25±11.37)岁,合并CI75例,患病率为52.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MH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80、1.017、1.749、1.167,95%CI分别为1.001~1.166、1.003~1.030、1.205~2.541、1.003~1.358,P值分别为0.047、0.013、0.003、0.046);而年龄、血红蛋白、PLR、25羟-维生素-D是P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53、0.907、1.027、0.696,95%CI分别为1.042~1.507、0.830~0.992、1.001~1.054、0.491~0.989,P值分别为0.016、0.032、0.044、0.04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年龄、PLR以及两者联合模型对MHD及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中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MHD患者中AUC分别为0.714、0.723、0.798,95%CI分别为0.611~0.817、0.620~0.826、0.711~0.886,P值均P<0.001;PD患者中AUC分别为0.684、0.810、0.849,95%CI分别为0.533~0.836、0.679~0.941、0.736~0.962,P值分别为0.027、<0.001、<0.001)。结论MHD患者中年龄、PLR、胱抑素C、Hcy是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PD患者中年龄、PLR、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是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上述因素,早期实施干预措施,进而延缓或者避免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认知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宇 陈卫东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88-1091,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3个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紊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加用复方α-酮酸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晓龙 陈卫东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对确诊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上,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复方α-酮酸片的联合用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纳入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具体治疗上针对对照组单纯予以... 目的:探讨在对确诊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上,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复方α-酮酸片的联合用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纳入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具体治疗上针对对照组单纯予以复方α-酮酸片治疗,而实验组则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对患者经3个月治疗的肾功能、肾间质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功能上,治疗后两组Scr、BUN、CysC及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cy、VEGF、TGF-β1均降低,HGF均提高,实验组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DN的临床治疗上,通过雷公藤多苷片、复方α-酮酸片的联合应用能取得突出疗效,明显改善肾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复方Α-酮酸片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性肾病与高凝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禾 陈卫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460-461,共2页
血栓栓塞事件是MN患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膜性肾病的患者经常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TEG可以监测凝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临床上用于评估凝血状态及研究凝血机制。对临床医生来说,实时评估病人的凝血状... 血栓栓塞事件是MN患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膜性肾病的患者经常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TEG可以监测凝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临床上用于评估凝血状态及研究凝血机制。对临床医生来说,实时评估病人的凝血状态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是很有挑战性的。本文就膜性肾病高凝状态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状态 膜性肾病 血栓栓塞 凝血状态 临床医生 栓塞事件 动态变化 凝血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小双 赵纪玲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4期157-159,163,共4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期间的规范化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规范化护理)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期间的规范化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规范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0%>75.00%,2=4.501)以及在护理后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78.42±6.37)分>(71.59±6.05)分,t=4.91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恢复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肾病综合征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病理生理角度谈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卫东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31-632,635,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早期诊断、控制血糖和优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等治疗。在过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早期诊断、控制血糖和优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等治疗。在过去的20年,这种治疗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治疗 病理生理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糖尿病肾脏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 终末期肾衰竭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骆俊秀 汪吉平 +3 位作者 李虹 王孝慧 范晓敏 陈晨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向回血组30例和密闭式回血组30例。单向回血法:透析结束时,先拔出动脉穿刺针,压迫动脉针穿刺点,连接生理盐水,启动血泵(泵速<100ml/min),...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向回血组30例和密闭式回血组30例。单向回血法:透析结束时,先拔出动脉穿刺针,压迫动脉针穿刺点,连接生理盐水,启动血泵(泵速<100ml/min),缓慢用生理盐水将血液管路和透析器内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待静脉管路内残血回到患者体内后,关闭血泵,拔出静脉穿刺针,压迫止血;密闭式回血法:透析结束回血时,先减慢血泵(泵速<100ml/min),打开血液管路的动脉给液口,排净输液器内的气泡,停止血泵,应用重力将血泵前的动脉端血液回输到体内,再启动血泵(泵速<100ml/min),用生理盐水缓慢地将管路和透析器内血液回输到体内。待静脉管路内残血回到患者体内后,关闭血泵,拔出动、静脉穿刺针,压迫止血。观察比较两组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内瘘堵塞、穿刺点渗血、血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密闭式回血组明显低于单向回血组,(P<0.05)。结论密闭式回血法能稀释内瘘局部的血液,降低里内瘘局部的血液粘滞度,扩充了血容量,改善了血流速度,对于动静脉内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回血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正亮 李秀勇 张继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并发动静脉内瘘狭窄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用超声评估血管,术中采用超声指导...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并发动静脉内瘘狭窄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用超声评估血管,术中采用超声指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统计手术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流指标。结果介入超声可清晰显示狭窄部位,引导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手术进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彩超显示40例患者血管狭窄及血栓消失,治疗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100%。仅2例患者出现穿刺点皮下轻度血肿,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动静脉内瘘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内瘘狭窄行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开通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声 动静脉内瘘 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透析充分性及炎症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磊 常保超 +2 位作者 杨萍 张燕 陈卫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以及患者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状况,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长期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5例,随访9~12月,对比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以及患者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状况,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长期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5例,随访9~12月,对比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与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透析患者的Kt/V值、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以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5例患者中采用AVF40例,采用CTC患者15例,AVF组与CTC组患者Kt/V值均>1.2,两组相比较AVF组优于CTC组(P<0.01);AVF组患者CRP较CTC组低(P<0.01),ALB、HGB均高于CTC组(P<0.05)。结论:采用AVF与CTC两种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均能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但AVF组患者在并发症、炎症状态方面优于CTC组,仍做为首选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透析充分性 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鹏 陈卫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并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疗效。方法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并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疗效。方法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18人,每4周测1次血常规,根据贫血纠正情况调整EPO用量,随访3月,检测受试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EPO的用量与红细胞压积(Hct)的比值(EPO/Hct)作为EPO抵抗的指标。结果治疗前后组内对比,HDF组和HD+HP组患者CRP、IL-6、PTH、EPO/Hct有所下降(HDF组t=3.642,P=0.002;t=4.019,P=0.001;t=8.724,P<0.001;t=8.386,P<0.001。HD+HP组t=5.493,P<0.001;t=8.425,P<0.001;t=12.216,P<0.001;t=5.128,P<0.001),HD组各监测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EPO用量、EPO/Hct、CRP、IL-6、PTH有统计学差异(F=27.538,P<0.001;F=8.358,P=0.001;F=12.269,P<0.001;F=12.385,P<0.001;F=11.139,P<0.001),HDF组及HD+HP组EPO用量、EPO/Hct、CRP、IL-6、PTH均低于HD组(P<0.001,P<0.001;P=0.002,P=0.001;P=0.008,P<0.001;P=0.008,P<0.001;P<0.001,P<0.001),其中HD+HP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HDF组(P=0.032;P=0.032)。相关性分析提示EPO/Hct与CRP、IL-6、PTH呈正相关(r=0.33,P<0.05;r=0.28,P<0.05;r=0.42,P<0.05)。结论 HDF及HD+HP治疗能够提高尿毒症患者EPO疗效并能减少EPO用量,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了该人群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微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梅志杰 杨慧娟 +6 位作者 陈梦杰 郭园园 潘艳 徐宇 孙妍 梁金宝 杨小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180-1186,共7页
目的观察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大鼠睾丸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达格列净组,每组6只。T2DM组和达格列净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T2DM模型,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 目的观察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大鼠睾丸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达格列净组,每组6只。T2DM组和达格列净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T2DM模型,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治疗。干预8周后,测定血糖、血睾酮及睾丸质量系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改变。检测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睾丸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TNF-α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正常组,T2DM组大鼠血糖和睾丸质量系数明显增加(P<0.001),血睾酮水平降低(P<0.001);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层数及数量减少,排列紊乱;MDA水平明显增加(P<0.001),SOD水平明显下降(P<0.01);NLRP3、ASC、Caspase-1、IL-1β、TNF-α和TGF-β1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01)。与T2DM组大鼠比较,达格列净干预后血糖、睾丸质量系数明显下降(P<0.001),血睾酮水平增高(P<0.001);睾丸病理损害好转,MDA表达下降(P<0.001),SOD表达增高(P<0.05);NLRP3、ASC、Caspase-1、IL-1β、TNF-α和TGF-β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激素水平表达异常,睾丸组织出现病理变化,发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达格列净可能通过调节NLRP3/ASC/Caspase-1炎性小体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糖尿病所致的睾丸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睾丸 达格列净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