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盼盼 闫文天 +4 位作者 杨宁宁 李楠 杨茹雪 张姗 冯振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男性患者,年龄16~36岁,中位年龄22岁。4例为原发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1例首...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男性患者,年龄16~36岁,中位年龄22岁。4例为原发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1例首发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后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为纵隔精原细胞瘤转移。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较单一、类圆形,部分胞质透亮,可见核分裂象,纤维包绕分隔成巢状或假腺状,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表达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OCT3/4、SALL4细胞核阳性,CD117、PLAP细胞膜阳性,淋巴造血和上皮标记均阴性。随访6~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2例治疗后无瘤生存,2例治疗后荷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具有特殊的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达与性腺精原细胞瘤基本相同,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生殖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β联蛋白、上皮钙黏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欧玉荣 刘娟 +3 位作者 高杉 景桂英 承泽农 董修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5,共9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vision法)检测相同组织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0份组织中,52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RNA提取成功;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37±0.1532和0.7170±0.1830;B-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93±0.3705和0.6469±0.3166;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6±0.2535和0.9422±0.23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RP1 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RP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75.00%(45/60)的阳性表达率;SFR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无关。β—catenin、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45/60)、58.33%(35/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1/60)、6.67%(4/60)的异常表达率;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类有关。结直肠癌中SFRP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17,r=-0.442,均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SFRP1的表达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并引起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增加。提示SFRP1失活及水平下调是结直肠癌启动及促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代谢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膜蛋白质类 钙黏着糖蛋白类/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