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基于抑制p53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梦迪 赵娜 +1 位作者 邓晓晶 邓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2的表达;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实验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TCGA数据库、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K-M曲线显示,COX6B2高表达组生存期短(P<0.05);统计分析发现COX6B2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CEA及CA19-9密切相关(P<0.05),COX6B2高表达、CEA≥5μg/L及CA19-9≥37 kU/L均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COX6B2表达量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预判价值(P<0.05);GO及KEGG富集结果显示,COX6B2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等;CCK-8和流式检测显示,上调COX6B2促进细胞增殖,通过增加G1/S期细胞比例调控细胞周期(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X6B2抑制胃癌细胞中p53和p21的表达(P<0.05)。结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而影响胃癌恶性增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OX6B2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远期预后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与抑郁心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赵昌东 赵红艳 +4 位作者 柯希权 张小节 张辉 王淑芳 李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39,共6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也参与了UC的发病,但精神心理因素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参与UC的发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心理对UC患...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也参与了UC的发病,但精神心理因素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参与UC的发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心理对UC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UC患者198例为病例组,根据病情分期将其分为缓解期(A组)57例和活动期(B组)141例。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活动期(B1亚组)83例和中-重度活动期(B2亚组)58例。121例轻-中度活动期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干预组予“心理干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另选取同期在两院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健康体检组。于纳入研究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羟色胺(5-HT)、白介素(IL)-6、IL-8、IL-2水平。结果健康体检组、A组、B1亚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分别低于病例组、B组、B2亚组,IL-2水平均分别高于病例组、B组、B2亚组(P<0.01)。Pe 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与5-HT、IL-6、IL-8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P<0.001)。治疗4周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焦虑、抑郁心理与UC发病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指标而参与U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焦虑 抑郁 神经内分泌细胞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玉 赵孝文 +3 位作者 丁浩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7-849,854,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C患者活动期轻中重度各组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C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与DAI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可作为UC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髓过氧化物酶 粪便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与肠黏膜通透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薛永举 梅俏 +4 位作者 丁浩 胡静 刘晓昌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UC组和正常对照组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结果 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呈一定相关性;UC组患者尿中L/M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可能与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肠黏膜通 透性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经胃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鲍峻峻 许建明 +4 位作者 胡咏梅 梅俏 石海 郑海伦 李见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50、100g·k^-1组。静脉给药后2h内按15min间隔取血处死动物,收集不同时点胃液、胃黏膜样本,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比较2组不同时点各... 目的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50、100g·k^-1组。静脉给药后2h内按15min间隔取血处死动物,收集不同时点胃液、胃黏膜样本,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比较2组不同时点各部位药物浓度发现,给药后45~60min起,胃液药物浓度逐渐高于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体、胃窦药物浓度均高于血药浓度及前胃药物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无差异;给药后60~75min起,胃液(药物浓度/血药浓度)%高于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液、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均高于前胃(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无差异。左氧氟沙星50、100mg·kg^-1组胃内转运分数分别为2.36、2.52。结论①在大鼠体内,随给药时间延长胃液左氧氟沙星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提示左氧氟沙星胃内可能存在主动转运过程。②大鼠胃窦、胃体左氧氟沙星药物分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转运 分布 清除率 转运 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4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邓晓晶 邓敏 +1 位作者 宋育林 王启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研究microRNA-34a(mir-34a)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及人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MKN-45、BGC-823中mir-34a的表达水平。体外将... 目的研究microRNA-34a(mir-34a)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及人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MKN-45、BGC-823中mir-34a的表达水平。体外将表达人mir-34a(has-mir-34a)慢病毒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感染情况,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胃癌细胞AGS、SGC-7901、MKN-45、BGC-823中mir-34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明显降低,其中以胃癌SGC-7901细胞降低最为明显(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34a感染组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减慢(P<0.01),G1/G0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mir-34a在多种人胃癌细胞,尤其是SGC-7901细胞中呈低表达。mir-34a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GC-7901细胞 微小RNA microRNA-34a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严波 燕善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名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38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对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名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38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对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伴腹水组患者腹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8.328±1.012)%、(8.317±1.0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27±0.854)%和恶性肿瘤组(7.182±1.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腹腔积液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升高,可促进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的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继发原发性 调节性T细胞 CD127 恶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管内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振增 燕善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测量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组)血清VEGF含量,放射免疫...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测量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组)血清VEGF含量,放射免疫法测量IGF-Ⅰ、AFP含量,并与35例健康人(正常组)作比较。结果:患者组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清IGF-Ⅰ、VEGF和AFP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P<0.01),患者组介入治疗后4周皆已接近正常。介入治疗12周再测,未复发者仍然接近正常水平,复发者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和AFP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内生生长因子 甲胎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抑制食管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汪建超 张晖 +4 位作者 朱金海 彭德峰 朱正志 马小开 姚廷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miR12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关系,以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4例,,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肿瘤及正常癌旁组织microRNA,逆... 目的:探讨miR12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关系,以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4例,,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肿瘤及正常癌旁组织microRNA,逆转录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26的表达情况;提取标本中的mRNA和蛋白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培养TE-1细胞系并转染miR126模拟体,检测miR126对TE-1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miR126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在RNA和蛋白水平,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转染miR126模拟体的细胞BrdU掺入量较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明显增多,VEGF在RNA和蛋白水平上均明显降低。结论: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6水平下调,VEGF表达增高;miR126可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iR1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0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利平 王启之 +4 位作者 邓敏 燕善军 汪建超 李大鹏 汪强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100(mi R-10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血清总mi RNA,在建立了稳定、敏感的血清mi R-100绝对定... 目的:探讨Micro RNA-100(mi R-10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血清总mi RNA,在建立了稳定、敏感的血清mi R-100绝对定量检测方法(q RT-PCR)的基础上,检测胃癌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 R-100表达水平。分析胃癌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 R-100表达差异及血清中mi R-100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 R-100的表达水平为(2.78±1.92)f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0.19±0.15)fmol/L,P<0.01],同时mi R-100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mi R-100对胃癌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曲线下面积0.985);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中mi R-100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mi R-100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0 肿瘤标记物 胃肿瘤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DL2高表达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基于激活CDK6/cyclinD1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阳 何旭旭 +9 位作者 王炼 许轶博 沈梦迪 张文静 夏勇生 张婕 张敏 王宜君 胡建国 张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51,共8页
目的明确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2(HSDL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前瞻性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系统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直肠癌组织... 目的明确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2(HSDL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前瞻性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系统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SDL2的表达水平。根据HSDL2表达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n=45)与低表达组(n=45),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基于GEO数据库,对HSDL2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HSDL2在直肠癌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分别采用慢病毒NC、Si-HSDL2与LV-HSDL2转染SW480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SDL2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中HSD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DL2、Ki67蛋白与血CEA、血CA19-9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HSDL2高表达组患者的T3-4期、N2-3期、血CEA≥5μg/L与血CA19-9≥37 kU/L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GO分析显示HSDL2主要富集到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显示HSDL2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上调HSDL2表达显著促进SW480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P<0.05),同时促进S期细胞比例(P<0.05)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6、CyclinD1的表达(P<0.05);下调HSDL2则抑制细胞增殖、S期细胞比例与CDK6、CyclinD1的表达(P<0.05)。结论HSDL2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直肠癌恶性进展相关,并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HSDL2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通过调节小鼠的肠道免疫平衡减轻克罗恩病样结肠炎:基于抑制PI3K/AKT通路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子 赵天豪 +6 位作者 程阳 周约青 李岳彤 王欣茹 张小凤 左芦根 葛思堂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4-482,共9页
目的明确香叶木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野生型小鼠(WT)随机分为3组:WT组、TNBS诱导的CD样结肠炎组(TNBS组)和香叶木素干预的结肠炎组(50 mg·kg^(-1)·d-1;Dios组... 目的明确香叶木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野生型小鼠(WT)随机分为3组:WT组、TNBS诱导的CD样结肠炎组(TNBS组)和香叶木素干预的结肠炎组(50 mg·kg^(-1)·d-1;Dios组),8只/组;采用肠炎疾病活动(DAI)评分、体质量改变、肠炎组织学评分、结肠长度和ELISA法检测的肠黏膜炎症介质水平(TNF-α、IFN-γ、IL-17A)等评估肠炎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肠系膜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变化;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香叶木素调控PI3K/AKT通路的作用,并在体验证香叶木素改善TNBS小鼠CD样肠炎与抑制PI3K/AKT信号的关系。结果动物实验显示,Dios组小鼠DAI评分、肠炎组织学评分、体质量降低幅度及结肠黏膜炎症介质水平(TNF-α、IFN-γ、IL-17A)均低于TNBS组小鼠(P<0.05),但仍然高于WT组(P<0.05);Dios组小鼠结肠长度大于TNBS组(P<0.05),小于WT组(P<0.05);Dios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Th1/Th17细胞比例低于TNBS组(P<0.05),高于WT组(P<0.05);Th2/Treg细胞比例高于TNBS组(P<0.05)和WT组(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香叶木素和CD交集靶点46个,其中AKT1、EGFR、SRC、ESR1、MMP9、PTGS2为排名前6位的关键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香叶木素改善CD样结肠炎作用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香叶木素与关键靶点结合较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ios组小鼠结肠黏膜p-PI3K和p-AKT水平低于TNBS组(P<0.05),高于WT组(P<0.05)。结论香叶木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调控Th1/Th2和Th17/Treg平衡,改善肠黏膜免疫紊乱,从而缓解TNBS小鼠CD样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结肠炎 香叶木素 肠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与肝脏疾病
13
作者 杨律 王启之 张晨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内皮素 病理生理过程 肾功能衰竭 血管收缩因子 血浆ET水平 哺乳动物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