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9)SrCl_2联合^(99)Tc-MDP对乳腺癌骨转移骨痛治疗疗效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恒超 李卫鹏 +2 位作者 申勇 胡永全 马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89Sr Cl2治疗组30例、99Tc-MDP治疗组22例、89Sr Cl2与99Tc-MDP联合治疗组28例3组,观察各组...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89Sr Cl2治疗组30例、99Tc-MDP治疗组22例、89Sr Cl2与99Tc-MDP联合治疗组28例3组,观察各组骨痛缓解、骨转移病灶好转和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情况。结果:骨痛缓解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在联合治疗组为92.9%(26/28)、78.6%(22/28),均明显高于89Sr Cl2治疗组的73.3%(22/30)、53.3%(16/30)和99Tc-MDP治疗组的63.6%(14/22)、45.5%(1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病灶好转有效率在联合治疗组为46.4%(13/28),明显优于99Tc-MDP治疗组的18.2%(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89Sr Cl2治疗组的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9Sr Cl2联合99Tc-MDP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放射性同位素 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 乳腺癌 骨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β_2-MG测定评估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肾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永全 徐慧琴 +2 位作者 赵学峰 汪会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99mTc-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和半排时间(C1/2)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测定,评估其在妇科肿瘤顺铂(DDP)化疗时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对98例... 目的探讨应用99mTc-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和半排时间(C1/2)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测定,评估其在妇科肿瘤顺铂(DDP)化疗时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对98例妇科肿瘤患者在首次化疗前与化疗2周期后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Tb、C1/2,同期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血、尿β2-MG含量。应用配对t检验对比观察。结果 98例患者化疗2周期后较化疗前GFR明显下降(P<0.05),而Tb、C1/2显著延长(P<0.01);尿β2-MG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中BUN、SCr、β2-MG变化均不明显。结论与测定血BUN、SCr、β2-MG含量比较,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Tb、C1/2及尿β2-MG含量,能发现含DDP化疗患者肾功能早期的损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观察和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 妇科肿瘤 顺铂化疗 肾功能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评价2-脱氧-D-葡萄糖对鼻咽癌耐药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申勇 孙伟莉 +2 位作者 袁超 徐慧琴 刘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鼻咽癌顺铂耐药株细胞(HNE-1/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机制,观察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echnetium-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细胞内的摄取变化,评价2-D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鼻咽癌顺铂耐药株细胞(HNE-1/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机制,观察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echnetium-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细胞内的摄取变化,评价2-D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γ计数器检测不同浓度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以及2-DG浓度为10 mmol·L-1时HNE-1及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测定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ATP值。Western blot检测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溴化丙啶(PI)单染检测顺铂(DDP)单独及联合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为54.8%,高于HNE-1细胞的清除率-41.3%(P<0.01),2-DG(10 mmol·L-1)作用后HNE-1/DDP细胞的清除率为-203.7%,较前明显降低(P<0.01)。HNE-1/DDP细胞在2-DG作用下ATP值为对照组的55.69%,且P-gp、MR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DDP联合2-DG(10 mmol·L-1)作用24 h后HNE-1/DDP细胞凋亡率为49.4%,高于单独使用DDP时HNE-1/DDP细胞的凋亡率(22.5%)。结论99mTc-MIBI可有效检测HNE-1/DDP细胞多药耐药现象及评价2-DG的逆转效果,2-DG逆转机制可能与细胞内ATP生成抑制及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99mTc-MIBI-2-脱氧-D-葡萄糖 鼻咽癌 逆转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伟莉 申勇 +2 位作者 李卫鹏 袁媛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Graves’病(GD)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GD患者(GD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数量。3H掺入试验测定Treg与效应T细胞(Teff)共培养环境中的Treg对其增殖抑制作用,ELISA法测...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Graves’病(GD)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GD患者(GD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数量。3H掺入试验测定Treg与效应T细胞(Teff)共培养环境中的Treg对其增殖抑制作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Treg所占CD4+细胞的比例在G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组的Treg抑制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细胞因子浓度有一定的差异,GD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IL-2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GD患者的Treg有功能缺陷,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Treg在GD中的诊断价值以及病理生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调节性T细胞 效应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全麻方式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佑君 顾尔伟 +3 位作者 朱德浩 李晓红 陈庆书 李卫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醚及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丙泊酚(P组)、七氟醚(S组)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PS组)全麻。于麻醉...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醚及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丙泊酚(P组)、七氟醚(S组)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PS组)全麻。于麻醉诱导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h(T1)、4h(T2)、8h(T3)、24h(T4)、48h(T5)采集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二醛(MDA)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三组血浆cTnI浓度、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三组血浆MDA浓度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T5时P组、PS组血浆cTnI浓度、T2~T5时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血浆MDA浓度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七氟醚维持麻醉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宫内照射对大鼠神经细胞分布及脑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晓波 王永生 +3 位作者 邱俊 吴翠萍 陶新全 王明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氚水宫内照射对仔鼠脑神经细胞迁移和脑机能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孕龄第10天( E10)一次性腹腔注射3.7&#215;106 Bq/( g体液)氚水,孕龄E18及出生后当天( P0)取部分仔鼠脑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目的探讨氚水宫内照射对仔鼠脑神经细胞迁移和脑机能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孕龄第10天( E10)一次性腹腔注射3.7&#215;106 Bq/( g体液)氚水,孕龄E18及出生后当天( P0)取部分仔鼠脑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L1表达情况,观察氚β射线内照射对神经细胞迁移的影响;出生后38-42 d龄利用Morris水迷宫测量氚β辐射对仔鼠脑机能的影响;P90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仔鼠大脑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胆碱类化合物(Cho)分别与肌酸类化合物( Cr)比值,分析氚辐射引发脑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分布的改变。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与对照比较, E18及P0受照鼠脑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L1的表达量均减小( P〈0.05);②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受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明显延长( P〈0.05);空间探索试验中,受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P〈0.05);③1H-MRS检测显示,受照鼠脑中 NAA/Cr比值较对照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Cho/Cr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氚β射线照射改变了脑内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对比例,即辐射影响了脑内细胞分布。结论氚水宫内照射可下调仔鼠脑内与神经细胞迁移相关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L1的表达,妨碍神经细胞正常迁移,导致脑内神经细胞分布异常,诱发仔鼠脑机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水 电离辐射 神经细胞迁移 MORRIS水迷宫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Dkk-3与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楠 孙景秋 张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Dkk-3与Cyclin D1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Dkk-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Dkk-3蛋白在HCC组织中... 目的探讨Dkk-3与Cyclin D1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Dkk-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Dkk-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低于癌旁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高于癌旁组织(P<0.005);Dkk-3和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值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HCC组织中Dkk-3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44,rs=-0.226)。结论 Dkk-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影响HCC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Dkk-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可能对H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Dkk-3 CYCLIN D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敏 马士崟 +5 位作者 韩跃峰 张明洁 李慧 陈德尚 钱军 陶新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和治疗的19例14岁以下甲状腺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12例,女7例;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1例。行甲状腺峡部加一侧腺叶切除术6例,甲状腺...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和治疗的19例14岁以下甲状腺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12例,女7例;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1例。行甲状腺峡部加一侧腺叶切除术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甲状腺全切除术9例;单侧颈淋巴结清扫5例、双侧11例。术后病理证实多灶者9例,包膜受侵者14例,淋巴结转移者15例,远处转移5例。所有患儿术后均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10例行131I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无死亡病例;2例局部残叶肿瘤复发,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儿童甲状腺癌多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总体预后较好,但包膜外侵、两叶多灶、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高风险患儿需选择甲状腺全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训练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邹琼 曹素娥 +4 位作者 袁超 张继武 焦举 朱姝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2-935,954,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偏瘫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均进行4周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后均进行FMA-UE、MAS-UE、MBI评分... 【目的】探讨^(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偏瘫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均进行4周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后均进行FMA-UE、MAS-UE、MBI评分和^(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勾画脑缺血病灶的感兴趣区,计算其缺血的半定量值。比较康复训练前后患者临床评分的变化及脑缺血病灶血流灌注的变化,并进行两者的相关分析。【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36例上肢功能改善的患者量化表评分明显得到提高,FMA评分从19.7±6.1提高到31.5±9.0(P<0.05),MAS评分从2.1±1.4提高到4.9±4.1(P<0.05),MBI评分从53.4±26.6提高到80.9±14.1(P<0.05)。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半定量值较康复训练前得到改善,从0.48±0.23提高到0.82±0.37(P<0.05)。16例上肢功能改善不明显的患者量表评分变化不明显,FMA评分从14.6±7.5变为15.1±6.1(P>0.05),MAS评分从1.8±1.2提高到1.9±1.6(P>0.05),MBI评分从37.5±22.8变为42.3±15.4(P>0.05),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半定量值从0.26±0.19提高到0.28±0.20(P>0.05)。52例患者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改变与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2、0.571、0.689)。^(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准确评估康复训练前后脑卒中病灶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且这些变化与康复训练疗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结论】^(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评估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疗效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训练 脑血流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芯片法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DC细胞膜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媛 唐晓磊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通过凝集素芯片法筛选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差异表达的膜表面糖蛋白,了解其在HT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制备包含有32种凝集素的凝集素芯片对16例HT患者和22例健康者外周血D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凝集素芯片法筛选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差异表达的膜表面糖蛋白,了解其在HT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制备包含有32种凝集素的凝集素芯片对16例HT患者和22例健康者外周血D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凝集素耦联葡聚糖拉下相应差异表达的糖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对HT患者外周血DC中该糖蛋白的mRNA、蛋白表达及Galectin-9+DC比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DC与CD8+T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FN-γ、穿孔素、颗粒酶B浓度。结果凝集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凝集素脱落酸素(ABA)对应的糖蛋白在HT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对凝集素ABA耦联葡聚糖拉下后洗脱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众多洗脱蛋白中半乳糖结合蛋白-9(Galectin-9)所占比例较为丰富;随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Galectin-9在HT组DC中的表达低于健康组;流式细胞术结果则显示HT组DC Galectin-9low比例高于健康组,且其均能较健康组诱导CD8+T细胞产生3种高水平杀伤因子。结论HT患者外周血Galectin-9lowDC可能与H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树突状细胞 凝集素芯片 半乳糖结合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获得的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适配子可阻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小鼠胃内的定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媛 李卫鹏 +2 位作者 周晓静 孙伟莉 唐晓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800,共8页
目的 探索核酸适配子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对H.pylori宿主细胞黏附的阻断作用。方法 培养H.pylori菌株并提取基因组,并设计引物PCR扩增BabA基因,扩增获得的BabA基因克隆、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异丙基-... 目的 探索核酸适配子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对H.pylori宿主细胞黏附的阻断作用。方法 培养H.pylori菌株并提取基因组,并设计引物PCR扩增BabA基因,扩增获得的BabA基因克隆、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作为靶标,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能够特异性结合BabA的单链脱氧核苷酸(ssDNA)适配子;酶联寡聚核苷酸吸附试验(ELONA)法检测并评估候选适配子的特征;随后在体外细胞水平和小鼠感染模型中,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菌落计数验证ssDNA适配子阻断H.pylori黏附的效果,同时利用ELISA检测小鼠胃黏膜细胞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IL-10和IL-4的水平。结果提取H.pylori ATCC 43504基因组并构建了pET32a-BabA质粒,诱导后并纯化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9 000;经肽指纹图谱(PMF)分析其与BabA蛋白一致;以此为靶标运用SELEX筛选获得5个候选适配子,经分析鉴定适配子A10、 A30和A42识别相同位点,A3和A16与上述三个适配子各自识别不同的位点。适配子体外能够显著阻断H.pylori的黏附,且动物模型实验证明适配子经灌胃处理后,对胃黏膜的H.pylori定植有阻断效果,且能够减轻诱导的炎症反应,适配子治疗组胃黏膜匀浆中IL-4、 IL-6、 IL-8和TNF-ɑ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 适配子特异性结合BabA封闭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够阻断H.pylori在胃黏膜的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适配子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早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丁正强 袁超 +1 位作者 殷锴 张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探讨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远期疗效,综合分析发生早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80例进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随访5年,从甲状腺自身抗体、病理基础、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甲状腺质量、1... 目的探讨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远期疗效,综合分析发生早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80例进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随访5年,从甲状腺自身抗体、病理基础、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等方面观察131I治疗对早晚发甲减的影响及预后。结果 280例甲亢患者甲减发生率为33.9%(95/280),其中早发甲减发生率为24.6%(69/280),晚发甲减发生率为9.3%(26/280)。131I治疗甲亢后早晚发甲减的发生率与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年龄、病程、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更易发生早晚发甲减(P<0.05)。甲减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甲亢后早晚发甲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