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普 乔艳 +2 位作者 张海涛 钟政荣 李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0-765,共6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照CLSI2014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了解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照CLSI2014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共分离45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202株,占26.4%;革兰阴性菌3072株,占67.4%;真菌282株,占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分别为47.6%和81.2%,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显著高于粪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耐药率为1.4%、4.8%,19.9%、24.7%,56.1%~55.1%。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3.7%、38.4%,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5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43.1%;广泛耐药(XDR)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1.9%和56.9%。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敏感率72.2%~100.0%。结论我院2014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严重,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快速增长,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及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增多,应引起临床及医院感染防控部门的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普 乔艳 李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4-640,共7页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7年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临床共分离42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7年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临床共分离42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96株,占27.8%,革兰阴性菌3099株,占72.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7%和77.4%。甲氧西林耐药株对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外的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细菌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四环素和利奈唑胺外)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两种肠球菌中检出少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检出少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占各自菌种的66.0%和22.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有所上升,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率均>1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3.3%,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30%。鲍曼不动杆菌对除阿米卡星外所有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7.5%。广泛耐药(XDR)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15.8%、28.4%和46.7%。结论该院2017年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情况严重,特别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增长和XDR的肺炎克雷伯菌值得关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重视细菌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某医院CRE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普 乔艳 +3 位作者 李静 应冲涛 马梦婷 汪华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判读参照CLSI 2018版标准,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26株CRE,总检出率为12.46%。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84.35%(528/626)和9.27%(58/626)。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6.87%(356/626)、尿液12.14%(76/626)、血液10.38%(65/626)。病区分布主要为急诊内科32.75%(205/626)和重症监护病房25.08%(157/626)。626株CRE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56.07%和69.65%,其余在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626株CRE中602株检出携带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602株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5株(510株携带blaKPC-2基因,5株携带blaNDM-1基因,2株携带blaIPM基因);大肠埃希菌54株(43株携带blaKPC-2基因,13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PM基因)。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未检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结论 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为blaKPC-2型。应加强对CRE菌株的医院感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的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普 乔艳 +1 位作者 张海涛 李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2株黏质沙雷菌,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筛选出的亚胺培南耐药黏质沙雷菌,采用改良Ho...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2株黏质沙雷菌,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筛选出的亚胺培南耐药黏质沙雷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琼脂稀释法检测加入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前后亚胺培南MIC值的变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AmpC酶及外膜蛋白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152株黏质沙雷菌中87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中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9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46株加入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后亚胺培南MIC降低为原来的1/4~1/64;检出KPC耐药基因5株,IMP耐药基因8株,DHA耐药基因6株,外膜蛋白缺失16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耐药情况严重,主要耐药基因型为KPC、IMP和DHA型。外膜蛋白缺失以及外排泵可能也是介导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沙雷菌 亚胺培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教学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乔艳 孙红 +5 位作者 李江艳 应冲涛 黄永强 郝斐然 余莲 郭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耐药、毒力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安徽省某教学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并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菌株,拉...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耐药、毒力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安徽省某教学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并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菌株,拉丝试验及检测毒力基因筛选出CR-hvKP,按1∶1配比选取与CR-hvKP同病室或相近时间内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非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non-hvKP)作为对照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分析CR-hvKP及对照组CR-non-hvKP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毒力基因及ST分型,比较两组菌株间的差异。结果共分离512株CRKP,其中CR-hvKP 30株,CR-non-hvKP 482株。CR-hvKP感染患者多为老年(20例,66.67%),存在呼吸系统疾病(29例,96.67%)、消化系统疾病(12例,40.00%)、感染性休克(10例,33.33%)、侵入性治疗(23例,76.67%)以及高病死率(20例,66.67%)。CR-hvKP对常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90%,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3.33%,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与CR-non-hvKP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表明:CR-hvKP携带主要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为bla_(KPC-2)(28株,93.33%),耐药基因SHV-11、mph(A)和arm A检出率低于CR-non-hvKP菌株。30株CR-hvKP携带的毒力基因iuc A、iut A、fim F、fim H、mrk D检出率均为100%,高于CR-non-hvKP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hvKP菌株中ST11-K64检出率(76.67%)高于CR-non-hvKP菌株(40.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院主要流行株为ST11-K64产KPC-2酶的CR-hvKP,携带较多毒力和耐药基因,病死率高,临床应重点关注老年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 耐药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鲁普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腾 朱伊静 赵守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测试——斯特鲁普(Stroop)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动...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测试——斯特鲁普(Stroop)测试对轻微性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动物命名试验(ANT)及Stroop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收集临床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Stroop测试对MHE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troop测试结果与NCT-A、DST、ANT的相关性。结果96例肝硬化患者中,MHE患病率为30.21%(29/96)。Stroop测试的Off+On总时间诊断MHE时的截断值为212.49 s,其AUC为0.845,敏感度为93.10%,特异度为64.20%。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Stroop测试结果中的On+Off时长、On时长与NCT-A呈中等相关(r值分别为0.580、0.590,P值均<0.01),Off时长与NCT-A呈强相关(r=0.620,P<0.01);On+Off时长、On时长、Off时长与DST均呈强相关(r值分别为-0.650、-0.650、0.630,P值均<0.01)。结论在诊断MHE中,Stroop测试是一项敏感度高、无需专业设备、结果易读、诊断价值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Stroop测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琳 赵守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PE组33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肝衰竭患者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PE组33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肝衰竭患者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等,随访治疗后3个月内病情转归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实验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予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390.48±536.52)U/L vs(81.03±47.58)U/L;(479.27±130.01)μmol/L vs(244.64±151.05)μmol/L,P值均<0.01],Alb、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33.06±5.42)g/L vs(35.24±3.68)g/L;(2.50±1.24)mmol/L vs(3.59±0.86)mmol/L;(34.16±5.33)%vs(73.98±27.23)%,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后ALT、TBil、Alb、CHO、PT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276,P<0.01),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13.258,P<0.01);PE治疗效果与治疗前TBil水平、并发症、胆酶分离、年龄≥40岁有关(P<0.05),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1、8.75);术中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次,予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并完成治疗。结论 PE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株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8
作者 郭普 乔艳 李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TEK 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PCR法检测12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个甲基化酶基因...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TEK 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PCR法检测12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个甲基化酶基因以及外排泵基因adeB。结果在实验的16个基因中,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ac(6′)-Ib、armA、adeB和ant(3″)-Ia,其中aac(6′)-Ib检出率为39.6%(19/48),armA基因检出率为89.6%(43/48),adeB检出率89.6%(43/48),ant(3″)-Ia检出率为10.4%(5/48),其余基因均未检出;存在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共39株,检出率为81.3%(38/48)。结论 aac(6′)-Ib、armA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是介导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