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_(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近期预后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宁汝 张恒 +3 位作者 李妙男 孙强 王洪巨 汤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2C19(cytochrome P_(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关系,并观察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2C19(cytochrome P_(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关系,并观察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科同时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及不伴有高血压的ACS患者。检测所有患者氯吡格雷服用前和服用后5~ 7 d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患者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对患者住院期间严密观察,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3月,每月1~ 2次。结果:高血压合并ACS患者中氯吡格雷中、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组。根据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分组比较观察对象CR,发现慢代谢型组及中等代谢型组均较快代谢型组发生CR的比例增高;根据高血压合并ACS组与ACS组两组观察对象CR比较,高血压合并ACS组CR的发生率高于ACS组。所有AC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AR及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合并ACS组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观察对象随访3个月,其中慢代谢型组和中等代谢型组较快代谢型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压合并ACS组较ACS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高血压合并ACS患者血浆CYP2C19中等代谢与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组,且血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同时基因突变增加了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 2C19 氯吡格雷抵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和半乳糖凝集素-3对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碧 崔路遥 +5 位作者 周静 宣玲 张恒 康品方 王洪巨 王效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5,57,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PKC-α激动剂二丁酸佛波醇酯(PDB)、PKC-α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Galectin-3抑制剂β-乳糖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心肌HL-1细胞,Wes...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PKC-α激动剂二丁酸佛波醇酯(PDB)、PKC-α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Galectin-3抑制剂β-乳糖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心肌HL-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KC-α、Galectin-3、Ⅰ型胶原α1(ColⅠα1)蛋白表达;再向HL-1细胞转染pcDNA4/PKC-α或pcDNA4/Galectin-3,验证高表达PKC-α和Galectin-3对HL-1细胞ColⅠα1表达的影响。结果PDB处理后HL-1细胞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hel处理后HL-1细胞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el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PDB诱导的Galectin-3表达(P<0.05);转染pcDNA4/PKC-α后HL-1细胞Galectin-3和ColⅠα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高表达Ga-lectin-3诱导细胞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β-乳糖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PDB诱导的ColⅠα1表达(P<0.01)。AngⅡ处理可以明显上调HL-1细胞PKC-α、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均P<0.05),Chel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AngⅡ诱导的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 PKC-α可能通过调节Galectin-3表达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半乳糖凝集素-3 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大胜 陈东运 +2 位作者 包宗明 马宾 史晓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42-264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7例。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范围进行定量评定;用H检验分析H-FABP是否大于8.0ng/mL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与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程度。结果:H-FABP>8.0ng/mL组与H-FABP<8.0ng/mL组冠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01);血清H-FABP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标准回归系数为0.658,P<0.00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3.177+3.597x(y为Gensini积分,x为血中H-FABP浓度)。结论:H-FABP与近期发作ACS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FABP升高是冠脉病变急性加重的直接结果,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升高推断冠脉病变的危险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心绞痛 生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红伟 张冠军 +3 位作者 曹瑞平 康品方 李正红 高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914,共6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和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在法舒地尔抑制Rho激酶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离体大鼠心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0.5 h,持续再灌注2 h模拟心肌I/R损伤模型。实验分假... 目的观察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和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在法舒地尔抑制Rho激酶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离体大鼠心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0.5 h,持续再灌注2 h模拟心肌I/R损伤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I/R组、法舒地尔组。测定心室动力学变化和再灌注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ho激酶下游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2A(p-PPP1R12A/p-MYPT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fn2、Drp1和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降低,LDH释出增加;与I/R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改善,LDH释出减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I/R组心肌明显肌丝断裂、肌原纤维结构不完整、线粒体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MYPT1蛋白表达上调;与I/R组比,法舒地尔组心肌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损伤减轻,p-MYPT1蛋白表达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Mfn2蛋白表达减少,Drp1和c-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与I/R组相比,法舒地尔组Mfn2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Drp1和c-caspase-3蛋白水平减少。结论法舒地尔抑制Rho激酶的抗心肌I/R损伤作用与Mfn2蛋白表达无明显关联,可能与降低Drp1蛋白表达减少线粒体损伤,进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缺血/再灌注 法舒地尔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 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8
5
作者 范高福 刘修树 +3 位作者 汤洁 龚菊梅 蔡玉华 康品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制备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溶液研磨法、超声法、搅拌-超声法分别制备包合物后,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进行鉴定,HPLC法测定石榴鞣花酸含有量。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石榴鞣花酸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 目的制备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溶液研磨法、超声法、搅拌-超声法分别制备包合物后,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进行鉴定,HPLC法测定石榴鞣花酸含有量。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石榴鞣花酸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然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表观溶解度。结果搅拌-超声法最适合制备包合物。最佳条件为石榴鞣花酸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1∶2,包合时间36 h,包合温度20℃,乙醇体积分数60%,包合率(90.12±1.31)%。与鞣花酸单体比较,其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提高了约10倍。结论该方法稳定简单、包合率高,所得包合物疏松易溶,可为石榴鞣花酸的应用开发提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鞣花酸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 搅拌-超声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在大鼠糖尿病心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梅 叶红伟 +3 位作者 康品方 王洪巨 高琴 李正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在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阶段心肌损伤中表达,并分析其作用。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4周、8周、12周行离体心脏灌流,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心... 目的观察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在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阶段心肌损伤中表达,并分析其作用。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4周、8周、12周行离体心脏灌流,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和羟脯氨酸含量变化。Real-Time qPCR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线粒体ALDH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4周组左室发展压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无明显变化,但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ALDH2 mRNA表达降低;糖尿病8周、12周组左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降低,心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ALDH2mRNA表达降低;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大鼠不同时间段相比,动力学、心肌SOD活性、ALDH2 mRNA表达进一步降低,MDA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结论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心肌ALDH2表达逐渐降低,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心肌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荧光定量PCR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辉 李妙男 +5 位作者 康品方 李扬 汤阳 卢冬雨 史晓俊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入选275例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PCI术治疗的ACS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入选275例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PCI术治疗的ACS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及7 d后检测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采用基因芯片及PCR技术检测每组内患者CYP3A4基因894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通过PCI术明确患者的冠脉病变数目并计算其Gensini评分。出院后随访3~12月。结果 CYP3A4基因多态性在氯吡格雷抵抗(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3A4基因894C>T位点中携带T突变基因与ACS患者发生CR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59,P>0.05)。随访3~12月后,CR组较NCR组均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0.05),但与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突变类型无关。结论 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多态性对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效应及心血管发生风险无明确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4基因多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抵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妙男 王洪巨 +3 位作者 赵皓 黄宇理 史晓俊 王本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水平及其与ACS合并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且年龄≥65岁患者208例,男性124例,平均年龄(71.9±5.2)岁。208例患者分为三组:AC...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水平及其与ACS合并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且年龄≥65岁患者208例,男性124例,平均年龄(71.9±5.2)岁。208例患者分为三组:ACS合并糖尿病者为糖尿病组(n=74),ACS不合并糖尿病者为非糖尿病组(n=83),冠脉造影正常且不合并糖尿病者为对照组(n=51)。应用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EMP水平,标记为CD31+/CD42b-EMPs,采用Gensini评分对每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血浆CD31+/CD42b-EMPs水平非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者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而单支血管病变者少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Gensini评分值与血浆CD31+/CD42b-EMPs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浆EMP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合并糖尿病有关,提示老年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合并糖尿病可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内皮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动ALDH2对抗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冠军 康品方 +3 位作者 宗巧凤 于影 王芳芳 高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观察激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并分析JN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激动剂乙醇组。造模8周... 目的观察激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并分析JN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激动剂乙醇组。造模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结构改变,测定肝脏组织ALDH2、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ST、ALT水平升高,病理切片显示,肝小叶结构异常,肝细胞边界不清,细胞索排列紊乱,细胞肿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组织ALDH2蛋白表达降低,p-JNK、JNK蛋白表达增加,p-JNK/JNK比值增加。乙醇干预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降低,血清AST、ALT水平降低,病理改变减轻,肝脏ALDH2蛋白表达增加,p-JNK、JNK蛋白表达降低,p-JNK/JNK比值降低。结论增加ALDH2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JNK的表达,减轻糖尿病对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损伤 乙醇 ALDH2 JNK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乃菊 陈天平 +4 位作者 董淑英 张月林 李筱俊 余美玲 祝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不同浓度aspisol(1、5、10mmol·L-1)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凋... 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不同浓度aspisol(1、5、10mmol·L-1)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P-ERK1/2)和COX-2的表达。结果 aspisol(1、5、10m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降低克隆形成数量、诱导HeL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下调P-ERK1/2及COX-2的表达水平(P<0.01),但不影响总ERK表达(P>0.05)。结论 aspisol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的活化进而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HELA细胞 信号通路 ERK1/2 COX-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TIMI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妙男 钱少环 +9 位作者 姚卓亚 闵生萍 史晓俊 康品方 张宁汝 王效静 高大胜 高琴 张恒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介入治疗资料。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为:ACS组(597例)和对照组(111例)。根据TIMI危险评分对AC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104例)、中危组(425例)和低危组(68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设计调查表,出院后对ACS组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15个月,统计Mace事件的发生,根据Mace事件将ACS组患者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517例)。结果ACS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辅助ACS诊断[0.648(0.597~0.699)],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86.5%,其临界值为288.50 ng/mL。TIMI危险分层显示,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协助高危组患者诊断[0.645(0.588~0.703)],敏感性为42.3%,特异性为80.1%,其临界值为327.50 n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eu5Ac与年龄、血尿酸、肌酐、脂蛋白a、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Gensin评分成正相关性报告P值,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负相关性报告P值。对ACS组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后,发现Mace事件组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事件组的患者。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Neu5Ac水平、既往脑卒中病史是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Neu5Ac水平对ACS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价值,是ACS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 TIMI危险评分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静 赵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5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11例次),发生率为20.4%(11/54),其中电极脱位5例次(45.4%),...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5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11例次),发生率为20.4%(11/54),其中电极脱位5例次(45.4%),囊袋积血3例次(27.3%),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次(18.2%),起搏器综合征1例次(9.1%);所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为多见;熟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理论知识、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植入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463G/A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永胜 包宗明 +1 位作者 吴士礼 张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16-3917,共2页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463G/A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19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阳性患者分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96例阴性者设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463G/A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19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阳性患者分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96例阴性者设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测定各组基因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冠脉狭窄各病变组基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A等位基因或AA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在对照组明显高于冠脉病变组(P<0.05)。结论:髓过氧化物酶MPO-463G/A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狭窄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对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髓过氧化物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乙醇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宣玲 陈斌 +5 位作者 郭建路 康品方 陶敏 高琴 唐碧 张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乙醇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低剂量乙醇组。后两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低剂量乙醇组于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低剂量乙醇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低剂量乙醇组。后两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低剂量乙醇组于造模成功1周后给予2.5%(20 mg/kg/d)乙醇日常饮用,1周后改为5%(39.45 mg/kg/d)的乙醇持续至8周。小动物超声测定心室心功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测定血浆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的变化,蛋白印迹检测左室心肌组织NF-κB、IKK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心肌组织NF-κB的蛋白的胞内定位分布,测定心肌组织4-HNE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血浆IL-1水平、心肌组织4-HNE表达增加(P<0.01),血浆IL-4水平降低(P<0.01),心肌组织NF-κB、IKK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NF-κB蛋白在胞内分布增加,透视电镜显示心肌肌丝断裂、肌原纤维结构不完整、线粒体损伤。与糖尿病组相比,低剂量乙醇干预组大鼠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了改善,心肌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损伤减轻,降低了血浆IL-1及心肌组织4-HNE水平(P<0.01)及NF-κB、IKK的蛋白表达(P<0.01),NF-κB蛋白胞内分布减少,血浆IL-4水平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组织NF-κB表达增加,低剂量乙醇干预使NF-κB的表达降低,提示NF-κB信号通路参与低剂量乙醇对糖尿病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乙醇 糖尿病 心肌损伤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存活心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祖磊 包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5-877,共3页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存活经过最近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过去我们认为心肌在缺血后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心肌坏死、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是一种全或无现...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存活经过最近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过去我们认为心肌在缺血后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心肌坏死、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是一种全或无现象。经过最近数十年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存活心肌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左室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存活 心肌坏死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nexin-1半通道调控NLRP3/Caspase-1介导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
16
作者 朱建 杨燕 +3 位作者 徐淑楠 高娜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与疾病的关系及Pannexin-1(Panx-1)半通道对其的调控。方法:采集EH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外周血,收集外周血浆,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免疫磁珠法分...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与疾病的关系及Pannexin-1(Panx-1)半通道对其的调控。方法:采集EH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外周血,收集外周血浆,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免疫磁珠法分选单核细胞,并通过RT-qPCR、Western blot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nx-1、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效应分子IL-1β及焦亡蛋白GSDMD的表达。体外培养两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anx-1的表达及定位。在体外培养的EH患者单核细胞上,使用Panx-1半通道抑制剂丙磺舒及特异性siRNA进行预处理,再给予NLRP3炎症体通路激活剂脂多糖(LPS)活化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分析培养上清中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上各目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健康受试组相比,EH组患者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升高;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nx-1、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及GSDM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上调;单核细胞上Panx-1蛋白表达增强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在体外培养的EH患者单核细胞上,不同干预处理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LPS可致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含量升高,单核细胞上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及GSDMD的蛋白表达量上调;而经丙磺舒及Panx-1 siRNA预处理细胞后,LPS上述活化效应被拮抗。结论: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的活化介导了单核细胞焦亡,且其活化受Panx-1半通道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Pannexin-1 NLRP3炎症体 IL-1Β GSD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17
作者 杜永胜 包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51-4252,共2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简称,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髓过氧化物...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简称,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酶,主要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MPO可以作为炎症介质参与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同时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具有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嗜中性粒细胞 狭窄或阻塞 嗜天青颗粒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娜娜 周彤 +1 位作者 王茜 许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9-24,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提取、汇总和分析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冠心病并存衰弱老年患者运动决策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金字塔模型,由上自下循序检索国内外相关重要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 目的系统检索、提取、汇总和分析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冠心病并存衰弱老年患者运动决策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金字塔模型,由上自下循序检索国内外相关重要数据库中关于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运动干预的文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根据主题提取和汇总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1篇临床决策。汇总形成8个主题(多学科团队、运动评估、运动流程、运动强度、运动方式、运动频率与时间、运动安全、随访)共29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选择最佳证据用于老年冠心病并存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的临床实践,以减缓或逆转衰弱,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衰弱 运动康复 运动评估 运动强度 运动方式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 法 被引量:25
19
作者 谭鑫 鲜维 +4 位作者 陈永锋 李小荣 王其一 康品方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8-1206,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HF)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CTD和GeneCards数据库得到槲皮素和HF相关靶点,通过在线Venn网站得到槲皮素-HF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后导入Cytoscape3.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HF)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CTD和GeneCards数据库得到槲皮素和HF相关靶点,通过在线Venn网站得到槲皮素-HF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后导入Cytoscape3.7.2得到槲皮素治疗HF的核心靶点。通过R包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槲皮素处理HF细胞模型的AKT1、Phospho-AKT(Ser473)、eNOS、MMP9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分析得到80个槲皮素-HF交集靶点,槲皮素治疗HF核心靶点5个:AKT1、CASP3、MAPK1、MMP9和MAPK8。GO分析中,生物过程集中在对肽类激素的反应、磷脂酰肌醇介导的信号传导、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和炎症反应的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富集最显著的信号通路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和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对5个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0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细胞AKT1、Phospho-AKT(Ser473)、eNOS、MMP9和Caspase-3水平(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调节AKT1-eNOS-MMP9通路抗凋亡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心力衰竭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可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基于调控HMGB1/RAGE/NF-κB通路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宁宁 邱奇 +5 位作者 陈永锋 孙正宇 卢国庆 王磊 康品方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6-1612,共7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是否通过HMGB1/RAGE/NF-κB改善肺动脉高压(PAH)。方法构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分别设置对照组(CON组)、缺氧组(Hypoxia组)、缺氧+槲皮素组(Hypoxia+Que),治疗组每日以槲皮素100 mg/kg灌胃处理。以生物信号采集系... 目的研究槲皮素是否通过HMGB1/RAGE/NF-κB改善肺动脉高压(PAH)。方法构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分别设置对照组(CON组)、缺氧组(Hypoxia组)、缺氧+槲皮素组(Hypoxia+Que),治疗组每日以槲皮素100 mg/kg灌胃处理。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并测定右心室压力(RVSP)作为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评估右室肥厚程度。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重构情况。通过小动物超声仪评估各组大鼠右心功能,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HMGB1、RAGE、NF-κB,凋亡标志物Bax、Bcl-2和Cleved-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Hypoxia组RVHI增加和RVSP升高(P<0.01),槲皮素干预后降低RVHI和RVSP(P<0.01)。HE染色观察到Hypoxia组肺动脉血管壁明显增殖增厚和管腔狭窄,Hypoxia+Que组管壁增厚减轻和管径增大。小动物超声显示Hypoxia组RVFW增加和PAT/PET比值降低(P<0.01),Hypoxia+Que组较Hypoxia组RVFW降低和PAT/PET比值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ypoxia组HMGB1蛋白表达升高(P<0.01),RAGE、NF-κB、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Bax、Cle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1),Hypoxia+Que组HMGB1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蛋白和Cle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HMGB1/RAGE/NF-κB通路促进凋亡改善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