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格列酮通过抑制肠系膜脂肪组织炎症改善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1
作者 张朝阳 王娟 +7 位作者 邵志林 王畏 王炼 解巧丽 周昌旻 葛思堂 左芦根 钱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7-793,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20只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罗格列酮处理组及...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20只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罗格列酮处理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罗格列酮处理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0. 2 m L,[20 mg/(kg·d)]),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 2 m L/d)灌胃。处理6周后,处死所有小鼠。采用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HE染色结合Spencer结肠炎组织学评分评估两组小鼠肠道炎症程度及组织学改变,ELISA检测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及肠系膜脂肪组织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脂肪组织HE染色后200倍光镜下拍照依据比例尺计算脂肪细胞直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F4/80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数量、脂肪细胞成熟标志物外周蛋白(peripherin)、脂连蛋白(adiponectin)及瘦素(leptin)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信号通路中的NF-κBp65、磷酸化的NF-κBp65(p-NF-κBp65)、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p-IκB)及磷酸化的IκB激酶(p-IKK)的蛋白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处理后第5及6周,小鼠DAI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处理组小鼠肠黏膜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罗格列酮处理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直径及脂肪细胞成熟标志物perilipin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同时,罗格列酮处理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及炎症介质IL-6、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罗格列酮治疗显著促进处理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adiponectin的表达,而抑制leptin的水平。罗格列酮处理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NF-κBp65、p-NF-κBp65、p-IKK及p-Iκ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TNBS模型小鼠肠道炎症,可能与抑制肠系膜脂肪组织NF-κBp65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三硝基苯磺酸(TNBS) 结肠炎 肠系膜脂肪组织 炎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抑制肠道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 被引量:21
2
作者 席进 葛思堂 +3 位作者 左芦根 朱玉可 王炼 解巧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TP处理组,每组10只。GTP处理组小鼠每日给予0.2 mL GTP灌胃(100 mg/kg),模型组每...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TP处理组,每组10只。GTP处理组小鼠每日给予0.2 mL GTP灌胃(100 mg/kg),模型组每日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处理4周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ELISA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1(ZO-1)及密封蛋白1(claudin-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ZO-1、claudin-1、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在GTP处理的第3周及第4周,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GTP处理组小鼠的结肠炎症评分及肠黏膜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TNBS组,而IL-10显著高于TNBS组。与TNBS组小鼠相比,GTP处理显著提高小鼠claudin-1、ZO-1的表达水平,且小鼠肠黏膜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GTP通过抑制肠道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及肠黏膜屏障结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多酚(GTP) 药物治疗 克罗恩病(Crohn病) 肠屏障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包装 被引量:1
3
作者 席进 陈月娟 +3 位作者 张楠 张敬星 胡建国 吕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Olig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包装。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以大鼠pEGFP-N3-Olig1表达质粒和pDsRed-monomer-N1为模板,扩增获得大鼠Olig1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片段。将两者进行PC... 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Olig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包装。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以大鼠pEGFP-N3-Olig1表达质粒和pDsRed-monomer-N1为模板,扩增获得大鼠Olig1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片段。将两者进行PCR拼接获得Olig1-RFP片段,并与pLenti6.3-MCS-DEST载体连接,构建获得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测序。然后,将其与包装质粒混合后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结果通过酶切鉴定、测序,证明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够被高效地包装为病毒颗粒。结论成功建立大鼠pLenti6.3-Olig1-RFP慢病毒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Olig1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 慢病毒表达载体 包装 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CD96可促进NK细胞分泌IFN-γ并减轻小鼠肺部的衣原体感染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郑晶 +4 位作者 王敏达 张艳 江益凡 张小凤 郭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通过调控CD96在C.muridarum肺炎小鼠体内的水平,探讨CD96调控NK细胞功能在衣原体肺部感染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Cm组、anti-CD96组及sham组,5只/组,进行3次独立重复实验。采... 目的通过调控CD96在C.muridarum肺炎小鼠体内的水平,探讨CD96调控NK细胞功能在衣原体肺部感染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Cm组、anti-CD96组及sham组,5只/组,进行3次独立重复实验。采用滴鼻吸入C.muridarum建立肺部感染模型,anti-CD96组:小鼠在感染基础上给予腹腔注射anti-CD96抗体(250μg/只,每3 d给药1次);Cm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ham组:小鼠鼻吸入缓冲液。小鼠每日称重并绘制体质量曲线,造模5 d后,经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采用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CD96的表达;通过HE染色及病理评分评估小鼠肺炎症状;肺组织匀浆检测包涵体形成单位,评估肺部衣原体负荷;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等方法检测肺NK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以及NK细胞对巨噬细胞和Th1型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结果C.muridarum感染后第1、3、5天,采用磁珠分离各时间点以及Sham组小鼠肺NK细胞,结果显示NK细胞中CD96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NK92细胞系经C.muridarum感染后6、12、24 h,CD96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验证anti-CD96抗体可有效中和小鼠肺组织中CD96表达(P<0.05),自感染后第3天开始anti-CD96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程度较Cm组减轻(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证实,anti-CD96组小鼠肺炎减轻。与Cm组相比,anti-CD96组小鼠肺部衣原体负荷降低(P<0.05);Anti-CD96组小鼠肺组织中分泌IFN-γ的NK细胞(DX5^+IFN-γ^+)比例高于Cm组(P<0.05),与Cm组相比,anti-CD96组小鼠肺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anti-CD96组与Cm组相比,NK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也显著增强,小鼠肺脏中巨噬细胞比例增加(F4/80^+,P<0.05),Th1应答增强(CD3^+CD4^+IFN-γ^+,P<0.05)。结论抑制CD96可减轻C.muridarum感染小鼠肺炎,可能与其增强NK细胞分泌IFN-γ能力及对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肺部感染 CD96 NK细胞 干扰素-Γ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单克隆抗体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缓解克罗恩病模型小鼠肠道炎症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娟 张朝阳 +8 位作者 邵志林 王畏 周昌旻 周杰 何逸凡 沈梦迪 葛思堂 左芦根 钟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8-683,共6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IL-12 mAb)对IL-10敲除(IL-10 KO)的克罗恩病(CD)小鼠模型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5周龄雄性IL-10 KO小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IL-12 mAb处理组。IL-12 mAb处理组小鼠给予腹腔注...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IL-12 mAb)对IL-10敲除(IL-10 KO)的克罗恩病(CD)小鼠模型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5周龄雄性IL-10 KO小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IL-12 mAb处理组。IL-12 mAb处理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IL-12 mAb(25 mg/kg,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0. 2 m 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处理4周后,采用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HE染色结合Spencer结肠炎组织学评分评估两组小鼠肠道炎症程度及组织学改变;采用活体肠黏膜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通透性实验评估两组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密封蛋白1(claudin-1)的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黏膜CD3、CD4、γ干扰素(IFN-γ)和IL-4,评估Th1细胞/Th2细胞平衡。采用ELISA检测两组小鼠肠黏膜IL-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6(p-STAT6)的蛋白水平。结果 IL-12 mAb治疗后第3周及第4周,IL-12 mAb处理组小鼠DAI及肠道炎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IL-12 mAb处理组小鼠肠黏膜通透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肠黏膜claudin-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IL-12 mAb治疗抑制肠黏膜Th1细胞比例,上调Th2细胞比例。信号通路分析中发现,IL-12 mAb治疗提高肠黏膜p-STAT6及IL-13水平,而抑制TNF-α水平。结论 IL-12 mAb可有效缓解CD小鼠模型的肠道炎症并保护肠黏膜屏障,可能与抑制肠黏膜Th1细胞免疫反应及上调STAT6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白细胞介素12(IL-12) 肠黏膜屏障 炎症 T细胞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