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增强顺铂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文娟 于北凯 耿英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8-1305,共8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MWH组、DDP组、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应用MM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MWH组、DDP组、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应用MM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DP组及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的SMMC-7721细胞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均P<0.05);LMWH组的Fas,Bcl-2和Bax m RNA及蛋白均无明显的变化(均P>0.05);DDP组Fas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Bcl-2轻度降低(P<0.05),Bax无明显变化(P>0.05)。LWMH与DDP联合应用组与对照组及DDP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Bax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Fas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但与DDP组相比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LMWH具有增强DDP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MWH增强DDP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线粒体通路和促使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顺铂 凋亡 FAS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啶氮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守莹 白长存 +1 位作者 陶兆林 梁丽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以2,6-二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酯化、还原、氯化、N-烷基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吡啶双氮芥类化合物及其盐酸盐、硝酸盐。方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结果体外抗菌、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所测试的大多... 目的以2,6-二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酯化、还原、氯化、N-烷基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吡啶双氮芥类化合物及其盐酸盐、硝酸盐。方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结果体外抗菌、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所测试的大多数化合物均可有效抑制被测微生物的生长,且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很强的专一选择性抑制作用,活性与临床药物相当或优于临床药物。其中吡啶双氮芥化合物7、8a和8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显著,与参照药物氯霉素相当,吡啶双酰胺氮芥化合物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是氯霉素的两倍。结论此类化合物有望作为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实验培养得到了中间体产物6的晶体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6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吡啶 抗细菌 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下调miR-27a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佳 方斌斌 +3 位作者 曾凡鹏 庞海杰 马聪 夏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GSPE)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分别采用MTT,Annexin V-FITC/PI双染,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方法检测GSPE对As PC-1细胞...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GSPE)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分别采用MTT,Annexin V-FITC/PI双染,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方法检测GSPE对As PC-1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mi RNA 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GSPE对As PC-1细胞mi R-27a及其下游基因FOXO1表达的影响。转染mi R-27a抑制剂,检测GSPE通过下调mi R-27a调控As PC-1细胞生长、迁移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25,50,75,100μg/m L)GSPE对As PC-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36%,17.36%,50.42%和60.73%,GSPE≥50μg/m L时,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25,50,75μg/m L GSPE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依次分别为2.5%,20.0%,42.3%,64.3%。75μg/m L GSPE组的细胞迁移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内mi R-27a的表达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mi R-27a抑制剂组、GSPE组、mi R-27a抑制剂+GSPE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FOXO1蛋白表达增加;且共同处理组上述作用最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处理组。结论:GSPE可能通过下调mi R-27a表达来抑制胰腺癌As PC-1细胞生长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miR-27a FOXO1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昌杰 刘臣彪 +2 位作者 杨清玲 章菊 藤风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5-959,共5页
目的观察GSE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信号途径,为寻找新的乳腺癌临床治疗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GSE作用后MCF-7细胞生长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周期改变;半定量RT-... 目的观察GSE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信号途径,为寻找新的乳腺癌临床治疗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GSE作用后MCF-7细胞生长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周期改变;半定量RT-PCR观察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荧光素酶试剂盒检测Survivin核心启动子的活性;半定量RT-PCR观察与Survivin核心启动子活性相关的转录因子Sp1、E2F-1和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经GSE作用24h后,MCF-7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圆、脱壁,并聚集成团;细胞生长周期发生改变,细胞阻滞于S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有活性片段产生;Survivin核心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与其活性相关的转录因子Sp1、HIF-1α mRNA表达降低,E2F-1 mRNA表达升高。结论GSE通过调节Survivin核心启动子活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而抑制Sur-vivin核心启动子的活性,下调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Caspase-3蛋白的活性,抑制了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同时可能还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乳腺癌 SURVIVIN Survivin核心启动子 转录因子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上调let-7a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生长及迁移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佳 方斌斌 +3 位作者 马聪 庞海杰 曾凡鹏 夏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是否通过上调let-7a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分别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是否通过上调let-7a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分别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利用mi RNA实时逆转录PCR检测细胞内let-7a表达变化。As PC-1细胞转染let-7a mimics后,MTT法、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处理As PC-1细胞后,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能力随着原花青素浓度升高而下降,而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let-7a的表达升高。通过脂质体转染let-7a mimics后,细胞的增殖率及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且let-7a mimics与原花青素共同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迁移明显低于let-7a mimics和原花青素单独作用组。结论原花青素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原花青素可能是通过上调let-7a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let-7a 胰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勇兴 李成华 +2 位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承泽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研究了乳腺癌标本中CXCR4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生物学标记物HER2的表达,进而评估这些生物学标记物能否预测腋窝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潜能。方法:CXCR4和HER2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 目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研究了乳腺癌标本中CXCR4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生物学标记物HER2的表达,进而评估这些生物学标记物能否预测腋窝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潜能。方法:CXCR4和HER2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时期乳腺癌的石蜡切片。其中淋巴结阳性病例80例,淋巴结阴性病例7例。结果:淋巴结阳性较阴性病例显示CXCR4高表达率(26.3%VS.14.3%,P=0.013),HER2过表达(28.8%vs.14.3%,P=0.011)。CXCR4与HER2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分期(P=0.000)和淋巴结转移状况(P=0.032)正相关。同时标记CXCR4和HER2,与淋巴结阴性肿瘤比较,淋巴结阳性高表达其中一种标记物(51.3%vs.28.6%,P<0.003)。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联和其他标记物,如HER2可提高预测受累淋巴结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 肿瘤分期 淋巴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抑制MCF-7细胞survivin基因及对多西他赛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1 位作者 王惠 李成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2-796,共5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sur-vivin基因,观察MCF-7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survivin蛋白表达及对多西他赛(docetaxel)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体外研究模型,设对照组、空载体组及RNAi组进行实验。... 目的利用RNAi技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sur-vivin基因,观察MCF-7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survivin蛋白表达及对多西他赛(docetaxel)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体外研究模型,设对照组、空载体组及RNAi组进行实验。(1)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2)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3)用MTT法分析多西他赛对各组细胞存活率作用的浓度。结果(1)RT-PCR检测结果显示,RNAi组survivin扩增条带(134bp)明显弱于空载体组及对照组,mRNA相对含量较空载体组明显下降(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空载体组与对照组survivin蛋白条带明显存在,且基本一致,而RNAi组同样位置的条带基本消失(79.8%);(2)RNAi组细胞阻滞在G0/G1期,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处理后对照组、空载体组、RNAi组的IC50分别为(124.7±0.21)、(116.9±0.25)、(15.2±2.8)μg.L-1,RNAi组MCF-7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药物敏感性增高(P=0.000)。结论RNAi明显抑制了survivin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RNAi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能明显提高乳腺癌MCF-7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URVIVIN 多西他赛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石玉荣 周海艳 章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T2DM并发CHD组FABP2A/T突变频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G、TC、LDL-C浓度升高,血HDL-C浓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并CH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ε3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C、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BP与ApoE基因连锁分析,FABP2T基因和ApoEε4基因连锁时,T2DM并发CHD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FABP2T基因及ApoE/ε4等位基因增高T2DM并发CHD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脂肪酸结合蛋白 基因多态性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X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武文娟 崔灿 +2 位作者 康品方 石玉荣 耿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LeX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FUT7和SLeX在HepG2细胞中表达,而在L-02细胞中无表达;0.05、0.5和5 mg/L的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的迁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组间两两比较迁移率与侵袭细胞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与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 N端肽调控SDF-1α/CXCR4诱导趋化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2 位作者 陈昌杰 杨志峰 高艳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评价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是否通过干扰SDF-1α/CXCR4信号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以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SKBR3和MCF-7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用细胞转移实验检测在NT21MP存在或缺... 目的:评价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是否通过干扰SDF-1α/CXCR4信号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以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SKBR3和MCF-7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用细胞转移实验检测在NT21MP存在或缺乏的情况下SDF-1α诱导SKBR3细胞的趋化作用;以Fluo3/AM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NT21MP对SDF-1α诱导SKBR3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ERK1/2和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相对于MCF-7细胞,SKBR3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经SDF-1α处理后,SKBR3的迁移能力提高,CXCR4抑制剂AMD3100可有效抑制SKBR3细胞的迁移,细胞经NT21MP预处理后,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BR3细胞的迁移(P<0.05);NT21MP也可抑制由SDF-1α诱导的细胞内Ca2+峰值(P<0.05),而钙离子浓度升高是SKBR3细胞迁移的重要信号之一;另外,相对于阴性对照组,NT21MP也可下调SDF-1α诱导的SKBR3中信号蛋白ERK1/2和FAK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NT21MP可抑制SDF-1α诱导的SK-BR3细胞的迁移,可能与其上游钙离子释放和ERK1/2及FAK磷酸化阻断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CXCR4 钙流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活细胞内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艳军 杨清玲 +1 位作者 陈昌杰 丁勇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9-526,共8页
目的:构建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和CD184)与CXCR4抑制性多肽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合成法获得巨噬细胞... 目的:构建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和CD184)与CXCR4抑制性多肽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合成法获得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viral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Ⅱ,vMIP-Ⅱ)N端21肽(N-terminal 21-mer peptide,NT21MP)编码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经Kpn I和EcoRⅠ酶切的pBiFC-VC155中,筛选含有目标基因的正确克隆。利用RT-PCR扩增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CXCR4全长基因后,T-A亚克隆至经Kpn I和EcoRⅠ酶切的pBiFC-VN173载体中。然后,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2个基因是否正确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中。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共转染pBiFC-VC155-NT21MP和pBiFC-VC155-CXCR4至细胞株COS-7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T21MP与CXCR4在胞内的相互作用。结果:经DNA测序及同源性对比,证实pBiFC-VC155-NT21MP和pBiFC-VN173-CXCR4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基因片段与NCBI基因库vMIP-Ⅱ和CXCR4基因CDS序列同源性达99.9%。BiFC法观察NT21MP与CXCR4在细胞内结合出现的荧光信号,该信号分布细胞内。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应用BiFC技术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在活细胞内检测到NT21MP与CXCR4的互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趋化因子/遗传学 趋化因子CXCL2 质粒 重组蛋白质类/遗传学 遗传载体 转染 遗传互补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IP对细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亲和力的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通过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的比较性研究,阐明vMIP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利用饱和实验、动力学实验和特异性分析,鉴定vMIP的受体结合能力。结果v... 目的通过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的比较性研究,阐明vMIP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利用饱和实验、动力学实验和特异性分析,鉴定vMIP的受体结合能力。结果vMIP与人、食蟹猴PBMC膜上受体结合的Kd分别为11.1、14.3nmol/L,对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竞争结合的IC50分别为3.4、4.5nmol/L。结论提示了vMIP与膜上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并对CCR5和CXCR4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能对防治炎症及HIV1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趋化因子受体 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联合三氧化二砷对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素莲 郭玉红 +4 位作者 童芳 李自岩 张枫 杨清玲 陈昌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利用荷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效应,为选择最佳的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荷乳腺癌BALB/c小鼠模型,测量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 目的利用荷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效应,为选择最佳的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荷乳腺癌BALB/c小鼠模型,测量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肺转移情况;苦味酸浸泡法计数肺结节;利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原发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NT21MP和As2O3均可抑制原发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0.4%和40.0%,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54.4%)。NT21MP和As2O3均可抑制肺转移,以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明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NT21MP组、As2O3组及NT21MP+As2O3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以联合用药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NT21MP和As2O3可通过抑制增殖、促进凋亡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 N端肽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继红 唐晓燕 +2 位作者 赵锐 王慧 夏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将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探讨RI对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1)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重组表达载体pLNCX-RI和空载体pLNCX导入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传代。RT-PCR... 目的:将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探讨RI对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1)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重组表达载体pLNCX-RI和空载体pLNCX导入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传代。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I表达。(2)流式细胞术、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观察RI对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3)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活化情况,初步探讨RI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4)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4mRNA和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RI抑制细胞侵袭的机制。结果:(1)成功构建表达外源性RI的亚克隆细胞系MDA-MB-231/pLNCX-RI。(2)与未转染的MDA-MB-231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MDA-MB-231/pLNCX细胞相比,MDA-MB-231/pLNCX-RI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细胞穿膜数减少(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1),且能活化Caspase-3;CD24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亦下降(P<0.01)。结论:(1)外源性RI基因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可以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和激活Caspase-3促进细胞凋亡,并能通过抑制CD24表达降低细胞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75的siRNA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陈素莲 马佳 +4 位作者 张枫 余新超 李翠云 杨清玲 陈昌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构建P75特异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乳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GenBank提供的P75mRNA序列,设计3对能转录短发夹状RNA的DNA序列,构建pSilencerTM4.1-CMV neo质粒重组载体,转染乳腺癌SKBR... 目的构建P75特异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乳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GenBank提供的P75mRNA序列,设计3对能转录短发夹状RNA的DNA序列,构建pSilencerTM4.1-CMV neo质粒重组载体,转染乳腺癌SKBR3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筛选RNA干扰效果最强的干扰片段;以此干扰片段转染至乳腺癌SKBR3细胞,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P75-siRNA的SKBR3细胞株,命名为P75-siRNA;MTT检测P75干扰后NG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荷乳腺癌小鼠模型,观察P75干扰后对小鼠肿瘤生长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序列测定表明成功构建P75-siRNA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75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尤以P752-siRNA干扰片段效果显著;MTT检测显示,NGF能刺激细胞增殖,与NGF组相比,P75-siRNA干扰后细胞增殖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GF+P75-siRNA组和NGF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NGF+P75-siRNA组更为明显;荷乳腺瘤小鼠中,P75-siRNA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明显超过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0.05),且P75-siRNA组Caspase-3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P<0.05)。结论P75特异干扰表达载体能有效降低P75的表达,增强NGF促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抗凋亡作用,从而使肿瘤生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75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及PI3K在结核杆菌抗原再刺激诱导人γδT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6
作者 梅传忠 李柏青 沈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3-206,211,共5页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抗原(Mtb-Ag)再刺激活化的人γδT细胞凋亡模型;应用信号分子阻断剂观察p38及PI3K信号传导途径在Mtb-Ag再刺激诱导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3种浓度Mtb-Ag分别再刺激培养15~25天的Mtb-Ag激活的人T细胞(Mt...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抗原(Mtb-Ag)再刺激活化的人γδT细胞凋亡模型;应用信号分子阻断剂观察p38及PI3K信号传导途径在Mtb-Ag再刺激诱导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3种浓度Mtb-Ag分别再刺激培养15~25天的Mtb-Ag激活的人T细胞(MtbAT)24小时后,应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γδT细胞凋亡;用Mtb-Ag(10.0μg/ml)分别再刺激MtbAT3、6、12和24小时后,观察γδT细胞凋亡情况;预先用SB203580(p38途径抑制剂)及LY294002(PI3K途径抑制剂)分别处理MtbAT60分钟,观察Mtb-Ag(10.0μg/m1)再刺激3小时后γδ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μg/ml MtbAg均显著诱导γδT细胞凋亡(P〈0.0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增加35.63%及38.83%,且此二种浓度MtbAg在诱导γδT细胞凋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 Mtb-Ag再刺激MtbAT3、6、12和24小时均可显著诱导γδT细胞凋亡(P〈0.01),凋亡细胞比例在44.21%~51.76%之间;且Mtb-Ag再刺激MtbAT3小时实验组与再刺激MtbAT 24小时实验组相比,在诱导γδT细胞凋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的凋亡细胞比例仅比前者增加7.55%;Mtb-Ag再刺激诱导γδT细胞凋亡可被SB203580(80.0μmol/L)及LY294002(10.0μmol/L)抑制,凋亡抑制率分别为91.6%及43.1%。结论:采用Mtb-Ag(10.0μg/m1)再刺激活化的γδT细胞3小时的方法,可建立Mtb-Ag再刺激活化的人γδT细胞凋亡模型;信号分子阻断剂的实验证明,p38途径及PI3K途径均参与了Mtb-Ag再刺激已活化γδT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结核杆菌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7
作者 陈昌杰 赵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神经营养素-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 Ⅲ和BamHI位点。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经酶切鉴定证明NT-3... 目的:构建含有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神经营养素-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 Ⅲ和BamHI位点。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经酶切鉴定证明NT-3基因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碱基序列的测定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人的NT-3基因序列。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携有人NT-3cDNA序列,并且含有巨细胞病毒强启动子、ploy(A)加尾信号和neo标志基因,可能具有转染多种哺乳类细胞通用性,可用于NT-3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基因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亚军 钱立庭 陈昌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0、10、20、40)g/ml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培养72 h后,MTT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0、10、20、40)g/ml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培养72 h后,MTT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p-JAK2、p-STAT3、STAT3、Bax、Bcl-2、Cleavage-PARP和CleavageCaspase3表达。结果黄连素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CF-7细胞的增值抑制和凋亡,上调Bax、Cleavage-PARP和Cleavage-Caspase3表达,下调p-JAK2、p-STAT3和Bcl-2,对JAK2和STAT3表达无明显影响。但高表达p-STAT3的MCF-7细胞可以抑制黄连素的减少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结论黄连素诱导MCF-7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MCF-7 增殖 凋亡 JAK2/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