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黏着斑激酶(FAK)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1
作者 张丽 张娅 +4 位作者 季江颖 魏梓妤 刘家宇 许涛 汪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与纯化黏着斑激酶(FAK)基因C端黏着斑定位序列(第798~1041位氨基酸),制备兔抗FAK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方法PCR法体外扩增FAK基因C端序列(2671~3402 bp),克隆至pCZN1,构建pCZN1-FAK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 目的克隆、表达与纯化黏着斑激酶(FAK)基因C端黏着斑定位序列(第798~1041位氨基酸),制备兔抗FAK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方法PCR法体外扩增FAK基因C端序列(2671~3402 bp),克隆至pCZN1,构建pCZN1-FAK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利用镍-次氮基三乙酸(Ni-NTA)金属鳌合亲和层析树脂进行蛋白纯化,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法进行效价和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CZN1-FAK重组表达载体,FAK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目的蛋白纯化后,制备的兔抗FAK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512000,且与外源和内源FAK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与纯化FAK蛋白,制备兔抗FAK多克隆抗体,可用于内源FAK蛋白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黏着斑激酶(FAK)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7Rv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脯氨酸-谷氨酸8(PE8)的表达及其兔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涛 张丽 +2 位作者 钱中清 李柏青 汪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克隆Rv1040c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谷氨酸8(PE8)基因、构建pET28a-PE8重组载体和表达纯化PE8蛋白,制备抗PE8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重组克隆技术,将PE8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0.5 mmol/L... 目的克隆Rv1040c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谷氨酸8(PE8)基因、构建pET28a-PE8重组载体和表达纯化PE8蛋白,制备抗PE8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重组克隆技术,将PE8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0.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稀释复性与纯化。用纯化PE8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法进行效价及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PE8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后PE8蛋白在大肠杆菌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复性后纯化PE8蛋白纯度达90%,纯化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430080以上,能与PE8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大肠杆菌表达的PE8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脯氨酸-谷氨酸8(PE8)蛋白 Rv1040c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PPE15蛋白的原核表达、鉴定及其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涛 李敏英 +4 位作者 王楚彤 常先友 钱中清 李柏青 汪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 克隆、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5(PPE15)蛋白,制备并鉴定PPE15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扩增PPE15基因,利用同源重组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组氨酸标签PPE15蛋白的pET28a-PPE1... 目的 克隆、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5(PPE15)蛋白,制备并鉴定PPE15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扩增PPE15基因,利用同源重组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组氨酸标签PPE15蛋白的pET28a-PPE15载体。将pET28a-PPE1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PPE15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鉴定PPE15蛋白表达。用亲和层析法Ni-NTA柱纯化PPE15蛋白,用复性纯化后的PPE15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和纯化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鉴定PPE15蛋白与人血清和多克隆抗体结合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PPE15重组表达载体,PPE15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M;)38 000位置处有单一条带。纯化后PPE15蛋白与结核病患者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300 480以上。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PPE15蛋白,并制备出高效价兔源性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PE15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5(PPE15) Rv1040c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THP-1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敏英 王楚彤 +5 位作者 袁美丽 卢思彤 钱中清 李柏青 许涛 汪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9-793,共5页
目的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THP-1巨噬细胞模型,对耻垢分枝杆菌进行快速定位和直观检测,为探究结核发病机制以及研制新型结核疫苗提供一种示踪工具。方法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 目的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THP-1巨噬细胞模型,对耻垢分枝杆菌进行快速定位和直观检测,为探究结核发病机制以及研制新型结核疫苗提供一种示踪工具。方法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序列,获得EGFP的编码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载体pALACE上,建立重组质粒pALACE-EGFP。利用电穿孔技术将pALACE-EGFP转化到耻垢分枝杆菌中,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克隆,扩大培养后涂片观察,并进行荧光显微镜镜检。再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THP-1巨噬细胞,观察是否有GFP表达。结果正确构建重组质粒pALACE-EGFP;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证实EGFP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并且THP-1巨噬细胞被感染后发出绿色荧光。结论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成功建立,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GFP) 耻垢分枝杆菌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