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DH2通过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莎莎 吕恒 +5 位作者 王丽娅 田美惠 高洁 刘忠义 王佳慧 于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82-1888,共7页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在内皮屏障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LPS损伤组(LPS):1μg/mL的LPS刺激24 h;LPS+ALDH...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在内皮屏障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LPS损伤组(LPS):1μg/mL的LPS刺激24 h;LPS+ALDH2激动剂Alda-1组(LPS+Alda-1):在LPS刺激前给予20μmol/mL的Alda-1预处理1 h。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跨内皮细胞电阻和FITC-Dextran葡聚糖实验检测细胞通透性变化;试剂盒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LDH2、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以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OPA1和分裂蛋白Drp1、Fis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跨内皮细胞电阻值降低、FITC-Dextran渗漏性增高,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ROS荧光表达增强,ALDH2、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和OPA1表达降低,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和Fis1表达升高(P<0.05)。应用Alda-1干预后,可显著抑制LPS所致的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升高,减低ROS荧光表达,ALDH2、ZO-1、Occludin、OPA1和Mfn2蛋白表达增高,而Drp1和Fis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ALDH2通过抑制线粒体ROS的产生,减轻LPS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线粒体融合及抑制线粒体裂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LPS 线粒体融合和分裂 内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飞宇 徐庆梅 +5 位作者 朱建 汤阳 高琴 唐碧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信号通路和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信号通路和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Ⅱ、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NYHAⅡ~Ⅳ级)各20例为Ⅱ、Ⅲ、Ⅳ组,选择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血浆和单核细胞,磁珠分选法鉴定单核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s中NLRP3、ASC、Caspase-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PBMCs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增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组这些指标的表达增加(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这些指标的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血浆中的IL-1β水平增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组IL-1β表达增加(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IL-1β表达增加(P<0.05)。结论: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并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单核细胞 NLRP3 ASC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可减轻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佳慧 梁欢 +4 位作者 方典 黄毓慧 苗雅琼 于影 高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0-987,共8页
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小体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作用,分析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炎症小体之间可能的上下游关系。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含25mmol/L浓... 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小体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作用,分析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炎症小体之间可能的上下游关系。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含25mmol/L浓度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损伤组(HG):含35 mmol/L浓度的高糖完全培养基;高糖+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组(HG+MitoQ):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mL的MitoQ;高糖+NLRP3抑制剂MCC950组(HG+MCC950):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mL的MCC950;高糖组+MCC950+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Rotenone(ROT)组(HG+MCC950+ROT):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mL的MCC950和0.5μmol/mL的ROT。各组心肌细胞干预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CellRox和MitoSox荧光探针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内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NLRP3、GSDMD和CleavedGSDMD(GSDMD-NT)等焦亡相关重要因子的蛋白表达和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心肌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焦亡相关因子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P<0.01)均明显升高,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HG组相比,HG+MitoQ和HG+MCC950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GPX4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HG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和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HG+MCC950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ROS荧光强度、NLRP3炎症小体免疫荧光以及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MitoQ直接抑制线粒体ROS的产生减轻了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减少焦亡和铁死亡的发生;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线粒体ROS的产生;线粒体ROS和NLRP3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线粒体氧自由基 NLRP3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于抑制铁死亡及炎症级联反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晒 李丽 +7 位作者 闵思敏 刘赛赛 秦志文 熊志尚 徐建国 王博文 丁渡山 赵士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330,F0003,共9页
目的基于大豆异黄酮(SI)对区域脑血流(rCBF)、铁死亡、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级联调控作用,探讨SI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SI组... 目的基于大豆异黄酮(SI)对区域脑血流(rCBF)、铁死亡、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级联调控作用,探讨SI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SI组),40只/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合并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中各组大鼠通过LDF实时监测脑皮层血流动态变化;术后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神经元和BBB超微结构变化,评估神经缺损程度,量化脑梗死、脑水肿和BBB破坏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缺血半暗带Fe^(2+)、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1β活性,Western blot法和IHC法检测病灶周围GPX4、MMP-9和Occludin表达。结果插线成功后I/R组和SI组大鼠rCBF均呈现骤降趋势,而拔线后I/R组rCBF上升慢于SI组;rCBF存在插线后不稳定和拔线后未复流状况。I/R组神经细胞固缩严重,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加、嵴减少,紧密连接松散、基底膜厚薄不均,SI组各结构损伤相较于I/R组呈不同程度减轻。与Sham组相比,I/R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渗透量明显增加(P<0.01),Fe^(2+)和MDA含量增多、GSH含量及GPX4表达降低(P<0.01),MPO含量和血清TNF-α、IL-1β活性增高(P<0.01),MMP-9表达增多、Occludin表达减少(P<0.01);与I/R组相比,SI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渗透量降低(P<0.05或P<0.01),Fe^(2+)和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及GPX4表达升高(P<0.05或P<0.01),MPO含量和血清TNF-α、IL-1β活性降低(P<0.05或P<0.01),MMP-9表达下调、Occludin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SI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善脑血流,抑制铁死亡、炎症反应和保护BBB,进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RCBF 铁死亡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加减方通过抑制GSDMD介导的焦亡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铭 吴天宇 +7 位作者 刘小碣 张妍 何晓宇 刘赛赛 赵士弟 陈莉秋 陈传好 张小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目的:探讨甘草附子汤加减方(GCFZD)抑制gasdermin D (GSDMD)介导细胞焦亡途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尾跟部注射由牛Ⅱ型胶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形成的乳化剂,构建CIA大鼠模型并对其关节炎指数进行评估,将成功... 目的:探讨甘草附子汤加减方(GCFZD)抑制gasdermin D (GSDMD)介导细胞焦亡途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尾跟部注射由牛Ⅱ型胶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形成的乳化剂,构建CIA大鼠模型并对其关节炎指数进行评估,将成功诱发关节炎的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甘草附子汤低(4 g/kg)、中(8 g/kg)和高(16 g/kg)剂量组及甲氨蝶呤(1 mg/kg)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30 d。测定大鼠的体重、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指数;X线影像学观察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厚度改变;HE染色观察脾脏和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改变;TUNEL染色观察关节内细胞焦亡发生情况;Western blot测定TLR4、caspase-1、NLRP3和GSDMD蛋白表达;real-time PCR和ELISA测定IL-1β、IL-6和IL-10细胞因子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CFZD治疗显著改善CIA大鼠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破坏,降低脾脏和胸腺指数;HE染色结果显示,GCFZD治疗减轻CIA大鼠脾脏和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GCFZD治疗减少软骨组织破坏,修复软骨结构;TUNEL染色结果显示,GCFZD显著抑制关节组织内的细胞焦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CFZD降低CIA大鼠脾脏中TLR4、cleaved caspase-1、NLRP3和GSDMD-N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和ELISA结果显示,GCFZD减少CIA大鼠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IL-10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GCFZD能够抑制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减少IL-1β和IL-6分泌,促进IL-10分泌,有效减轻CIA大鼠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附子汤 类风湿关节炎 gasdermin D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Nrf2减轻HT22细胞缺氧/复氧引起的铁死亡 被引量:4
6
作者 门运政 胡淼 +5 位作者 刘刚 段方方 童旭辉 黄杰 金文静 董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0-1486,共7页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HT2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T22细胞制备H/R损伤模型。为了探究DEX对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最适浓度,HT2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HT2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T22细胞制备H/R损伤模型。为了探究DEX对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最适浓度,HT2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低浓度DEX组(H/R+DEX_(2.5),2.5μmol·L^(-1))、中浓度DEX组(H/R+DEX_(5),5μmol·L^(-1))、高浓度DEX组(H/R+DEX_(10),10μmol·L^(-1)),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为了探讨DEX对HT22细胞H/R保护作用机制,将HT22细胞分为4组:Control组、H/R组、H/R+DEX_(5)组、H/R+DEX_(5)+ML385(Nrf2抑制剂)组。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使用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2+)水平的变化;C11 BODIPY 581/591检测细胞中Lipid ROS的变化;使用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试剂盒检测细胞中MDA及GSH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和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R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GSH含量、Nrf2、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Lipid ROS、MDA、Fe^(2+)含量和TFR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与H/R组相比,低、中、高浓度DEX均可使H/R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GSH含量、Nrf2、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Lipid ROS、MDA、Fe^(2+)含量和TF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在DEX的基础上使用ML385后,与H/R+DEX 5组相比,细胞存活率、GSH的含量、Nrf2、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Lipid ROS、MDA、Fe^(2+)含量和TFR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DEX可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HT22细胞H/R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Nrf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氧复氧损伤 铁死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胡淼 门运政 +4 位作者 陈蕾 黄杰 段方方 张雨鑫 董淑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目的: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7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辅助用药,其在对抗脑I... 目的: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7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辅助用药,其在对抗脑IR损伤中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基于铁死亡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抗小鼠脑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IR+D1组(给予IR和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2组(给予IR和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3组(给予IR和100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2+ML385组(给予IR、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和30 mg/kg的ML385)。采用Longa五分法进行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DA、GSH和Fe^(2+)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MDA和Fe^(2+)含量明显增加,TFR1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脑组织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皱缩,嵴减少,膜密度增加;使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相较于IR组,小鼠神经学行为评分、MDA和Fe^(2+)含量、TFR1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线粒体受损情况显著改善;而在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ML385后,与IR+D2组相比,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MDA和Fe^(2+)含量明显增加,TFR1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线粒体再次出现明显受损。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脑IR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与抑制铁死亡有关,其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rf2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缺血再灌注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探讨AMPK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淼 童旭辉 +4 位作者 黄杰 陈蕾 门运政 田成鸿 董淑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脑I/R组和脑I/R+AMPK激活剂AICAR(I/R+AICAR...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脑I/R组和脑I/R+AMPK激活剂AICAR(I/R+AICA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Longa 5分法进行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小鼠的脑梗死体积,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和Fe^(2+)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MDA和Fe^(2+)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中线粒体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MPK、p-AMPK及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SLC7A11、GPX4的表达变化。结果相较于Sham组,I/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MDA及Fe^(2+)水平、TFR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脑组织中线粒体损伤明显,p-AMPK/AMPK、SLC7A11和GPX4表达显著降低;相较于I/R组,I/R+AICA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MDA及Fe^(2+)水平、TFR1表达显著性降低,脑组织中线粒体损伤减轻,p-AMPK/AMPK、SLC7A11和GPX4表达显著增高。结论激活AMPK抗小鼠脑I/R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MPK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改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内皮屏障及维持线粒体动力学平衡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娅 田美惠 +5 位作者 李蓉 吴越 王莎莎 吕恒 刘忠义 于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8-1395,共8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LPS组、LPS+ALDH2激动剂Alda-1组(LPS+Alda-1)、LPS+ALDH2抑制剂Daidzin组(LPS+Daidzin),15只/组。实验结束...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LPS组、LPS+ALDH2激动剂Alda-1组(LPS+Alda-1)、LPS+ALDH2抑制剂Daidzin组(LPS+Daidzin),15只/组。实验结束后检测肺湿干重比,伊文思蓝(EB)检测渗透量;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4-羟基壬烯醛(4-HNE)的水平,氧化应激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Westernblot检测ALDH2、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OPA1和分裂蛋白Drp1、Fis1以及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EB渗透均增高(P<0.01);肺组织结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及线粒体损伤严重;4-HNE、MDA含量升高,CAT及SOD活性下降(P<0.01);ALDH2、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和OPA1表达降低,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和Fis1表达升高(P<0.05,P<0.01);此外,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表达均增高(P<0.01)。应用Alda-1干预后,小鼠肺组织结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及线粒体损伤明显改善(P<0.01);ALDH2、ZO-1、Occludin、OPA1和Mfn2蛋白表达增高,Drp1和Fis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P<0.01)。相比LPS+Alda-1组,LPS+Daidzin组肺部通透性增加,线粒体损伤明显;并伴有ALDH2、ZO-1、Occludin、Mfn2、OPA1、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表达降低,Drp1和Fis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ALDH2可通过维持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抑制氧化应激,改善LPS诱导的ALI小鼠肺内皮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肺内皮屏障 线粒体动力学 Nrf2/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NA网络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晓宇 何豪华 +6 位作者 张妍 吴天宇 陈永杰 唐承志 夏天 张小楠 谢长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0-759,共10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炎症细胞导致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参与RA的炎症细胞包括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巨噬细胞、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各种炎症细胞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导致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炎症细胞导致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参与RA的炎症细胞包括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巨噬细胞、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各种炎症细胞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导致免疫反应失调,使炎症细胞的mRNA表达紊乱,产生促炎细胞因子,激活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应答,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是RA的重要致病因素。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能够通过竞争性地结合miRNA来调节mRNA的表达,与之相关的ceRNA网络被发现参与调控RA炎症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等异常生物学过程。了解ceRNA网络在6种RA常见炎症细胞中的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研究R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内源RNA网络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微RNA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