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和PCNA、CerbB-2、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于东红 贾继辉 +3 位作者 李新芝 王萍 唐素兰 姚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8,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 (Hp -L)感染和PCNA、CerbB - 2、P53 表达在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 112例食管癌和 30例对照组的Hp -L型、PCNA、CerbB - 2、和P53 基因蛋白 ,对Hp -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 (Hp -L)感染和PCNA、CerbB - 2、P53 表达在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 112例食管癌和 30例对照组的Hp -L型、PCNA、CerbB - 2、和P53 基因蛋白 ,对Hp -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PCNA、CerbB - 2和P53 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癌组的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 (6 7 9% )与对照组 (2 6 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免疫组化Hp -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 (6 5 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p -L型检出阳性率为6 1 6 % (6 9/ 112 )。癌组的PCNA、CerbB - 2、P53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癌组中Hp -L型感染阳性组的PCNA、CerbB -2、P53 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其Hp -L型阴性组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表明Hp -L型感染与食管癌相关 ,与食管癌的PCNA、CerbB - 2、P53 过表达也相关。结论 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食管肿瘤 幽门螺杆菌 L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基因 免疫组化 革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东红 王启之 +2 位作者 贾继辉 唐素兰 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揭示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 (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p球形体感染阳性的 4例胃癌、2例食管癌组织中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Hp球形体多散在性分布于癌巢、癌间质以及进入癌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胞质... 目的 揭示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 (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p球形体感染阳性的 4例胃癌、2例食管癌组织中Hp球形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Hp球形体多散在性分布于癌巢、癌间质以及进入癌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胞质。Hp球形体与其他细菌的L型一样 ,形态不规则 ,呈多形性 ,且大小不等、胞浆电子密度不等、胞壁缺失等。Hp球形体有A、B两种类型 ,A种体积较小 ,胞浆致密 ,细胞膜上带有鞭毛 ,此种活性较强 ;B种体积较大 ,胞浆疏松 ,细胞膜上不带鞭毛 ,此种可能已退变。结论 Hp球形体仍具有活性 ,因而 ,在Hp的传播、相关疾病的治疗复发和相关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组织 幽门螺杆菌 球形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余清 刘黎明 +3 位作者 王凤超 夏佩莹 王安潮 徐凤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 为了探索肺炎衣原体 (Cpn)和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血清间接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MIF)检测肺癌 80例 ,非肺癌基础肺病 80例痰中CpnDNA和血清中抗CpnIgM、IgG抗体。 结果 肺癌组Cpn急性感染率 (4 2 5 % )和... 目的 为了探索肺炎衣原体 (Cpn)和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血清间接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MIF)检测肺癌 80例 ,非肺癌基础肺病 80例痰中CpnDNA和血清中抗CpnIgM、IgG抗体。 结果 肺癌组Cpn急性感染率 (4 2 5 % )和慢性感染率 (86 % )均明显高于非肺癌肺病组 (8 8% ;71% ) ,肺癌合并Cpn急性感染者 ,除肺部罗音 ,胸片渗出性病变出现较高外 ,其他临床表现与无Cpn急性感染的肺癌无不同。结论 PCR是检测Cpn的有用方法 ,肺癌患者易患Cpn感染 ,Cpn感染与肺癌有一定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炎衣原体 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姆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文英 陈凤玲 +2 位作者 蒋惠荷 李英欣 陈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报告13例淮河流域莱姆病,每一例病人均经过血清莱姆病特异抗体测定而证实,其中10例系初诊误诊病人。进一步分析了误诊原因并探讨了较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组采用大剂量青霉素,加地塞米松、甲硝达唑静脉滴注,剂量大,疗程长,临床... 本文报告13例淮河流域莱姆病,每一例病人均经过血清莱姆病特异抗体测定而证实,其中10例系初诊误诊病人。进一步分析了误诊原因并探讨了较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组采用大剂量青霉素,加地塞米松、甲硝达唑静脉滴注,剂量大,疗程长,临床治愈率达99%,一般本遗留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_2、PTEN、p^(53)基因和L型感染在小鼠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芳芳 汪万英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5-357,361,共4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Mdm2癌基因及PTEN、p53抑癌基因在小鼠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0只小鼠发生肿瘤;13只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Mdm2癌基因及PTEN、p53抑癌基因在小鼠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0只小鼠发生肿瘤;13只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和Mdm2、PTEN、p53蛋白及cDNA基因的表达。结果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及其cDNA基因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5-0.05);Mdm2、p53蛋白和cDNA基因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呈正相关。PTEN蛋白和cDNA基因的阳性表达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与正常肝组织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呈负相关。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Mdm2、PTEN、p53基因协同表达,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基因 肿瘤 癌前病变 金葡菌L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承泽农 于东红 +3 位作者 王启之 贾继辉 唐素兰 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单纯增生15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21例、18例、15例)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鳞状上皮组织中HpL型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对Hp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组织类型HpL型检出率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均比较高(55.6%~62.9%),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120例食管病变组织中,61例HpL型阳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有48例,占78.7%;79例HpL型阴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24例,占40.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各病变组中HpL型感染阳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L型阴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25)。表明HpL型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着相关性。结论HpL型可能通过影响bcl2蛋白表达,使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异常而涉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 食管癌 癌前病变 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临床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文英 郦忆文 +2 位作者 蒋惠荷 陈艺林 李英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BvirusesCBV)所致神经系统病变目前报道较少,其实并非少见。主要因其感染后多系统损害症状复杂,很难使人们确诊为神经系统病变,如不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个别病人可导致失明或致残。方法所有可疑本病患... 目的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BvirusesCBV)所致神经系统病变目前报道较少,其实并非少见。主要因其感染后多系统损害症状复杂,很难使人们确诊为神经系统病变,如不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个别病人可导致失明或致残。方法所有可疑本病患者均经CBV抗体IgM、IgGI-Ⅳ型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CBVI-Ⅳ)抗原分别检查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包括IgM和IgG)IgMI:100·IgG1;800或1:1600视为阳性。结果9例病人IgM1:100、IgG1:1600阳性,5例IgM(-)、IgG1:1600阳性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结论以上病人均给抗病毒和脑细胞活化剂治疗一个月,临床体征消失,头颅CT扫描转正常。临床实践证明病原学血清诊断是唯一先决条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已是公认的一种可靠快速可取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组病毒 柯萨奇病毒 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兆美 蒋惠荷 +1 位作者 李英欣 陈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3-64,共2页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郭兆美,蒋惠荷,李英欣,陈艺林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抽搐、瘫痪、失语、癫痫等神经...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郭兆美,蒋惠荷,李英欣,陈艺林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抽搐、瘫痪、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后发症。有报道该病与变态反应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脑动脉炎 三黄化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霉舒霜治疗体股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宁静 唐宁枫 宋兆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疗霉舒霜治疗体股癣的疗效观察宋宁静①唐宁枫②宋兆友①*疗霉舒(特比萘芬)霜剂是一种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对皮肤真菌、双相真菌有杀灭作用[1]。我科自1994年5月~1995年9月,共治疗体股癣病人50例,报... 疗霉舒霜治疗体股癣的疗效观察宋宁静①唐宁枫②宋兆友①*疗霉舒(特比萘芬)霜剂是一种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对皮肤真菌、双相真菌有杀灭作用[1]。我科自1994年5月~1995年9月,共治疗体股癣病人50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癣 皮肤真菌病 药物疗法 疗霉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癫痫发作149例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文英 蒋惠荷 +2 位作者 杨百春 陈艺林 李英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58,共2页
本文报道149例钩端螺旋体病癫痫发作,进一步对病因及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钩端螺旋体感染或者是钩端螺旋体L型直接损伤了脑组织或脑部供血血管,所致脑部间质性炎症变及内毒素刺激诱发癫痫症状。治疗... 本文报道149例钩端螺旋体病癫痫发作,进一步对病因及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钩端螺旋体感染或者是钩端螺旋体L型直接损伤了脑组织或脑部供血血管,所致脑部间质性炎症变及内毒素刺激诱发癫痫症状。治疗不仅是控制癫痫发作,最主要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药物,损伤钩体DNA结构。甲硝哒唑静滴为首选,其次选青霉素、地塞米松,可减少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症,彻底控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癫痫 甲硝哒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X线头部照射对三种模型大鼠垂体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守良 尉军 +1 位作者 刘树铮 李柏青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本文报道,去胸腺雄性大鼠血清PRL、TSH和GH水平明显降低,而去肾上腺雄性大鼠这3种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去睾丸大鼠仅血清PRL水平明显增高。三种动物模型经10GyX射线头部照射后48h,去胸腺和去肾上腺大鼠3种激素水平都有降低趋势,而去... 本文报道,去胸腺雄性大鼠血清PRL、TSH和GH水平明显降低,而去肾上腺雄性大鼠这3种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去睾丸大鼠仅血清PRL水平明显增高。三种动物模型经10GyX射线头部照射后48h,去胸腺和去肾上腺大鼠3种激素水平都有降低趋势,而去睾丸大鼠却略有增加。上述结果提示,3种大鼠模型种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已发生异常改变,不能产生正常大鼠头部照射后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辐射效应 大鼠 促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下伤寒沙门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12
作者 刘婷婷 马丽娜 +1 位作者 李凤云 刘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了解氧化应激作用下伤寒沙门菌能否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将氧化应激状态伤寒沙门菌及自然状态伤寒沙门菌与巨噬细胞共孵育,于2、4、8、12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于作用8h后检测TNF-α,SOD产生量。结果氧化应... 目的了解氧化应激作用下伤寒沙门菌能否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将氧化应激状态伤寒沙门菌及自然状态伤寒沙门菌与巨噬细胞共孵育,于2、4、8、12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于作用8h后检测TNF-α,SOD产生量。结果氧化应激作用下的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率与对照组及自然状态伤寒沙门菌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作用8h后TNF-α产生量高于对照组,SOD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化应激状态下伤寒沙门菌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其凋亡可能是由TNF-α介导的凋亡途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氧化应激 巨噬细胞 TNF-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生期去胸腺雄性大鼠免疫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13
作者 龚守良 刘伟宏 +2 位作者 尉军 刘树铮 李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8-591,共4页
本研究证实,初生48小时内去胸腺的成年雄性大鼠脾细胞ConA刺激反应性及IL-2活性下降,表明T细胞功能受损。同时,体重、垂体和睾丸重、血清LH和FSH水平、血清和尿睾丸酮含量以及垂体cAMP含量均降低,下丘脑5-HT代谢发生改变。这些结果提示... 本研究证实,初生48小时内去胸腺的成年雄性大鼠脾细胞ConA刺激反应性及IL-2活性下降,表明T细胞功能受损。同时,体重、垂体和睾丸重、血清LH和FSH水平、血清和尿睾丸酮含量以及垂体cAMP含量均降低,下丘脑5-HT代谢发生改变。这些结果提示,雄性大鼠去胸腺后可发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切除术 下丘脑 垂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癫痫34例诊治探讨
14
作者 陈艺林 蒋惠荷 +3 位作者 李英欣 张勤 徐家丽 杨勇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8,共1页
钩体病后发癫痫系钩体感染后引起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有许多病例发生呈隐性或轻型感染,不出现典型的急性期症状,而神经系统后发症为其唯一临床表现。钩体病后发癫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纯抗癫痫治疗而未作病原治疗,易致复发,现将我们近... 钩体病后发癫痫系钩体感染后引起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有许多病例发生呈隐性或轻型感染,不出现典型的急性期症状,而神经系统后发症为其唯一临床表现。钩体病后发癫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纯抗癫痫治疗而未作病原治疗,易致复发,现将我们近年来经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或病原学证实的34例钩体病后发癫痫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14岁,6例为城市儿童,28例为农村儿童,均有与猪或狗的接触史,患儿发病前无典型的钩体病史。 (二)临床表现:失神小发作24例、头痛型6例、腹型癫痫4例,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可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1~2天,发作频率不定,发病时间最长为2个月,最短的3天。 (三)实验室检查: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首次MAT效价达1∶200者9例、1∶400 23例、1∶800 2例,血培养钩体阳性6例,钩体L型培养阳性4例,经抗钩体治疗一个疗程后MAT效价均有所下降,3个月复查MAT转阴9例,半年复查MAT转阴性27例。 (四)脑电图、脑地形图、CT检查:34例患儿中27例脑电图报告有痛性放电,7例患儿脑地形图出现有痫性放电,34例中有8例患儿同时做CT检查均提示局灶低密度改变。 (五)治疗与疗效 对于确诊的患儿给予青霉素10~25bu/kg/天与甲硝哒唑16~Z5mg/kg/天静脉滴注12天为一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癫痫 儿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钩端螺旋体所致神经根炎病变探讨
15
作者 李英欣 郭兆美 +2 位作者 蒋惠荷 陈艺琳 王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4-114,44,共2页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称钩体病)多发性神经根炎,是钩体病感染后严重的神经系统后发症。过去我们对无青霉过敏反应的患者,首选青霉素予以治疗,对有过敏史的患者改用庆大霉素等药物。近年来,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本病的同时再加用中医中药...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称钩体病)多发性神经根炎,是钩体病感染后严重的神经系统后发症。过去我们对无青霉过敏反应的患者,首选青霉素予以治疗,对有过敏史的患者改用庆大霉素等药物。近年来,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本病的同时再加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在临床有广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根炎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X线照射对去胸腺雄性大鼠神经内分必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龚守良 刘树铮 李柏青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5-7,共3页
初生48h内去胸腺的成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及皮质系统功能发生改变。经10GyX线头部照射后2天,除了下丘脑M-Enk含量增加外,血清LH和FSH、血尿睾丸酮和皮质酮、垂体和睾丸cAMP以及下丘脑β-EP和L-Enk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正常... 初生48h内去胸腺的成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及皮质系统功能发生改变。经10GyX线头部照射后2天,除了下丘脑M-Enk含量增加外,血清LH和FSH、血尿睾丸酮和皮质酮、垂体和睾丸cAMP以及下丘脑β-EP和L-Enk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正常雄性大鼠头部照射后的变化不一致。这些结果提示,由于去胸腺大鼠影响了神经内分泌功能,不可能产生正常大鼠头部照射后所见到的那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照射 胸腺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杆菌及其L型内毒素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阳 李凤云 林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71,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痢疾杆菌及其L型内毒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痢疾杆菌诱导为稳定L型 ,分别制备原菌内毒素和L型内毒素 ,用尾静脉注射法感染小鼠 ,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 ,并对死亡小鼠进行组织学及凋亡细胞检查。本实验共分三组 :A组原菌... 目的 探讨痢疾杆菌及其L型内毒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痢疾杆菌诱导为稳定L型 ,分别制备原菌内毒素和L型内毒素 ,用尾静脉注射法感染小鼠 ,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 ,并对死亡小鼠进行组织学及凋亡细胞检查。本实验共分三组 :A组原菌内毒素组 ,B组L型内毒素组 ,C组生理盐水组。结果 A组致小鼠细胞凋亡作用最强 ,以肝细胞凋亡最明显 ,A、B两组之间致凋亡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痢疾杆菌内毒素可致小鼠肝细胞凋亡 ,而其L型 ,由于失去细胞壁 ,内毒素丢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L型 内毒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